洪海
每到臘月份,在豫東南固始縣城的大街小巷都有賣甜糟的吆喝:“打甜糟來!”這悠揚的聲音往往勾起我的記憶。我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出生的,那時家家都不太富裕,我的父母非常聰明,年輕的時候自學了很多回族食品的制作方法,靠著這些技藝父母做了一輩子的小吃生意,養(yǎng)活了一大家子,包括供養(yǎng)我們上學。
小時候我的母親因為做甜糟手藝非常好,遠近聞名,每到年關將至,請她到家里做甜糟的人家很多,我母親就帶著特制的圓柱形狀的木桶或鐵皮桶及酒曲到別人家上門服務,每天都趕很多家去做甜糟,她按每斤糯米收取報酬,大約一斤米一兩角錢的樣子。當時我家還在做其它小吃生意,因為我小干不了家里其它活計,有時趕上下雨或下雪哥姐會告訴我母親可能會在誰家讓我去接母親回家,我就會打著一種叫撐桿子的竹制黃色雨傘到別人家去尋找母親,如果找到了母親在誰家而甜糟還沒有做完,我就會在這家等母親,這時這家主人會將其家里一些點心如花生等拿給我吃,這也是我會愉快接受哥哥姐姐安排我去接母親的原因,從這個方面來看我也算是吃過百家飯長大的。
母親給人家做完甜糟后會一手打著雨傘,并在咯吱窩夾著糟桶,一只手拉著我冒著雪雨回家,此時往往已經(jīng)夜深人靜,只有母親和我的腳步聲在深夜里長長的巷子里回響。
我因為隨母親見得多,所以也知道制作甜糟的流程,但是我一直沒有實踐過。甜糟要好首先得選上好的酒曲,這是最為關鍵的,酒曲的主要原料是我們當?shù)禺a(chǎn)的一種叫辣蓼子的植物,固始古稱為蓼國便是因為那時盛產(chǎn)此物而得名。我家每年都和農(nóng)村中專門會做酒曲的人家提前定做好的,多年來已經(jīng)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系,買回來后糯米要用水浸泡24小時,不可長也不可短,長了米在高溫蒸后易爛,做好后的甜糟不成形,時間短了米不易熟,影響發(fā)酵;然后再將糯米放在糟桶中用大火蒸大約半個小時,之后用涼水和鍋中的熱水稀釋成溫水對蒸好的糯米進行澆灌使其降溫,切記不可直接用涼水澆灌,否則也會影響甜糟的發(fā)酵。如此三遍直到淋出的水微溫,然后將酒曲研磨成粉拌在糯米飯中,再放入保溫較好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48小時發(fā)酵即可成為一盆香甜可口的甜糟,且又有伴生物俗稱糟浮子的甜美的米酒,因為用圓盆盛裝,又象征著圓圓滿滿,吃一口涼甜中帶著香,那種甜帶著香直沁入你的脾胃之中,回味悠長,不能飲白酒的女士和男人在過年的晚上將米酒微微加溫飲它一杯,預祝來年家中生活甜美,工作、生意順利,風調(diào)雨順。
都說手藝傳男不傳女,但是我父母卻沒有這樣,男孩女孩一樣,但是我姊妹多人卻只有大姐得到真?zhèn)?,其他都和我一樣只會說不會做,所謂眼高手低?,F(xiàn)在父母均去世,而大姐也已古稀之年,有一次中央電視臺味道欄目組到固始采訪固始名吃,我父母當年做的“胡辣湯”完全可以上的,因為無人繼承被其他后起之秀露了臉?,F(xiàn)在父母已經(jīng)過世多年,有時夢中還見到他們相貌依舊,醒來方知已是陰陽兩隔,誠愿祈禱他們一切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