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保姆式”的學生管理不僅讓輔導員手忙腳亂,也讓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漸行漸遠。自主化班級管理的目的是實現(xiàn)自我教育,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內在潛能,促進班級向上發(fā)展。
關鍵詞 自主化 個性化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A
“無為而治”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無為”不是讓輔導員不作為,而是尋找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遵循教育管理原則,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采用正確科學的管理方式,增強學生自主管理意識,培養(yǎng)學生班級主人翁精神。
1班級管理主要存在問題
1.1學生自主意識強,追求個性化發(fā)展
當代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家里的寵愛集齊一身,形成唯我獨尊的自我意識。上大學獨立后,環(huán)境切換,但是意識并未改變,與同學之間的相處方式總是從自身角度出發(fā),欠缺相互理解的包容意識。他們做事情目的性強、目標更直接,在他們眼中,個人利益占比提升,等同于班級、學校、國家的利益。部分同學只有“小我”,沒有“大家”,對于集體性的活動缺乏動力,沒有集體榮譽感,個人主義色彩濃重,更多的是追求個性化發(fā)展。
1.2班級管理方式待創(chuàng)新
高職院校相對于本科院校,學校管理一直采用傳統(tǒng)管理模式,強調組織性、紀律性,以學校利益、班級利益優(yōu)先,班級管理較死板,缺乏人性化和個性化。忽略班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意愿。學生不是任意擺布的木偶,忽略他們的意見和想法,等同于和學生對立起來。輔導員應該著力研究學生的需要,使得學生個體發(fā)展與班級建設有機的結合,將班級管理的整體目標內化為學生個體的自我約束和個性化發(fā)展。
1.3班干部管理方式、能力有待提升
班干部團隊意識較差,缺乏合作精神。對待班級事物,都想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按照個人想法。班干部之間零交流,與班內同學關系欠平等,學生官思想嚴重,使得學生干部脫離學生群體,班級人心渙散,凝聚力不強。學生干部能力欠缺,沒有主動創(chuàng)新工作和服務班級的意識,對于老師安排的任務,只是機械的傳達信息,做事墨守成規(guī),不會創(chuàng)新性的開展工作,更不會“沒事找事”,不能真正的架起師生橋梁。
1.4教師隊伍力量薄弱
隨著高職院校自主擴招,班級的增多使得輔導員的工作難度越來越大。一方面,班級管理事物繁雜,任務重,責任大,專業(yè)教師懼怕當班主任,班主任隊伍越來越薄弱;另一方面,配備班主任的班級,班主任大多為專業(yè)課教師,由于專業(yè)建設任務多,教學工作量大,使得班主任們分身乏術,不能將充足的精力投入到班級建設中。配備的班主任大多為新任教師,缺乏班級管理經驗。
綜合以上,實現(xiàn)自主化的班級管理已經迫在眉睫。
2自主化班級建設
2.1固化班級結構
在班級管理的實踐中,除了班級日常管理工作,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務性工作,這些工作具有突發(fā)性和緊急性,占用了很多精力,使得輔導員分身乏術。走出這種困境的最優(yōu)辦法就需要固化班級結構,組建一支工作能力強、業(yè)務素質高的班干部。以班長和團支書作為班級的主要支撐骨架,優(yōu)化組合其余班委力量,形成班級的主命脈。輔導員如果能將各班的班委人盡其才,建立有效的班級管理結構,就能真正的從班級繁雜的事物管理中解放出來,集中主要的精力處理重要的工作。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需要輔導員在后期的工作中及時的指導和指引,否則,學生干部只能成為沒有主動工作意識的“傳話筒”。
2.2建立優(yōu)良班風
優(yōu)良的班風,就如同班級的風向標,對班級每個成員的思想、品質、作風的形成都產生積極的作用,使得班級成員能夠從心底自我約束、自我教育、相互督促。學生在認識上都有著“先入為主”的特點,要重點抓住第一次新生見面會、第一次班會、第一次講話、第一次集體活動等等,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如何上好大學,為班風建設打好重要基礎。在班風建設初期抓榜樣、樹新風,強化集體觀念,打造良好的集體輿論,善于激勵和約束班級成員。通過每周的班會、升旗,加強集體主義教育,強化紀律意識。優(yōu)良班風的創(chuàng)建,還應有具體的班級目標作為導航,指導學生前進的方向,是班級建設的精神支柱,對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到重要作用。
2.3班級制度的健全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良好的班級管理制度是確保班級日常秩序的關鍵,在鍛煉學生自主管理的同時,解放了輔導員,使其能更有精力開展其他工作。班級制度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老師和學生站在相互的立場上思考和評價,探討班級制度的形成,并定期進行討論交流,對不適當?shù)臈l例進行修訂,形成一套具有人性化的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班級制度包括衛(wèi)生分工責任制、集體活動參與率、自習出勤率等班級事務性分工,明確懲戒條例,并對個人進行評估加減分進行激勵和懲罰,達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保障”的效果。
2.4巧用微信公眾號,助力班級管理
網(wǎng)絡平臺的開放給大學生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微信已經成為一種引領潮流的溝通方式,微信公眾號也成為眾多網(wǎng)絡達人的發(fā)聲方式。班級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信息方便、快捷,且圖文并茂,更易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得思想教育更靈活,打破思維局限,使得處處皆教育,時時在交流。微信公眾號不僅能夠成為老師對于學生鼓勵、訴說的平臺,也為班級學生開辟了展示專欄,學生的文章、感悟、讀后感、攝影作品、書法等皆可上傳,鼓勵學生綻放自己的光芒,樹立自信心。通過評論、打賞、投票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學生的個性化得到充分展示,也讓班級管理變得數(shù)字化、多樣化。
作者簡介:馬源源,(1991.01-),女, 漢族,陜西渭南人,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精密機械。
參考文獻
[1] 周丕,孫蕾.小組合作模式下班級自主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23):19-21.
[2] 韓戰(zhàn)強,劉長春,李鵬偉,朱金鳳,劉守鉉.高職院校班級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實踐研究[J].河南農業(yè),2019(12):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