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ffen Hillebrecht, Rene Andrel
(維爾茨堡-施韋因富特應用科學大學,德國 維爾茨堡 97070)
通過對許多德國企業(yè)工作流程的觀察,可以看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日益提高。在遇到以下這些工作任務時,讓員工進行團隊合作是一項經常會采用到的措施:(1)工作流程的改進,例如優(yōu)化不同部門間的磋商機制、分析客戶需求或者處理投訴;(2)優(yōu)化或開發(fā)產品與服務;(3)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或加快處理特定事項的速度。
當然,通過團隊合作還可以解決許多其他任務。特別是當團隊成員的經驗和技能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創(chuàng)造的附加值遠遠高于標準化處理單個任務的時候,團隊合作就十分有價值。每個人都知道,一個團隊建造房子要比一個人建造容易得多。通過團隊合作,一個新產品的宣傳片會被更快地制作出來;一個大型的外科手術,亦或是新車的開發(fā),都離不開團隊合作。 一個團隊能夠將許多人的專業(yè)知識和經驗結合起來,但在此所需的組織和工作方法與傳統(tǒng)的科層結構下有所不同。
當然,團隊合作也有其局限性和弊端。團隊合作具有發(fā)揮不同觀點、經驗、能力和資質帶來的優(yōu)勢,同時也要處理不同的期望和目標。不過,有研究表明,團隊合作總體上起積極的作用。滿意度高的員工會將其滿意度歸因于較強的團隊合作參與感和收獲的相應的社會認可度,而滿意度低的員工也往往會通過較多的團隊合作明顯提升積極情緒。[1]因此,大學讓學生為團隊合作做好準備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有益于學生今后更輕松地適應工作環(huán)境,并能更快地擔負起責任。
出于不同考量,項目教學現(xiàn)已實行得比較普遍。一方面,項目工作在許多企業(yè)里已屬于家常便飯,[2]特別是“敏捷管理” (Agile Management) 的理念就是把團隊合作作為基礎。 在這樣的團隊合作中,團隊成員可以根據(jù)項目的進展進行自我調控,并能夠動態(tài)處理有困難的地方。[3]因此,高等教育,特別是在應用科學大學的教學中,也應培養(yǎng)學生項目管理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教學理論的維度來看,從“社會學習”[4](Soziales Lernen) 到互相激勵 (Gegenseitige Leistungsmotivation) 、再到更容易地進入專業(yè)實踐主題,以及突破學生之間保持距離的大學學習制度 (Anonyme Studienstrukturen),有很多這樣的理由支持項目教學。
項目教學往往安排在較高的學期。這樣做的想法通常是認為應當先向學生傳授基本知識,以確保他們之后有可能從事高質量的項目工作。但是,采用控制論的方法(Kybernetischer Ansatz),維爾茨堡應用科學大學卻有意識地選擇在大學學習剛開始的時候就實施相關啟蒙項目。其背后的理由是:
構建適當?shù)膯⒚身椖?,不僅有利于學生較容易適應專業(yè)學習和大學生活,還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維爾茨堡應用科學大學采取的做法能夠從大學學習一開始就確保學生之間的社會凝聚力,特別是為那些在大學的新環(huán)境中感到茫然的學生們提供幫助。由于許多學生剛脫離了熟悉的家庭和學校,十分需要適當?shù)囊龑?。在第一學期的項目學習中,學生們可以很快地在小組里建立友誼。新的生活環(huán)境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能很快地與他人分享,因為在小型、有深入合作的團隊中,可以較為容易地了解到團隊其他人的情況。在此背景下,文章將詳細介紹維爾茨堡-施韋因富特應用科學大學名為“新生項目”的這樣一個啟蒙項目。該項目活動已在學校成功開展了十多年。
維爾茨堡-施韋因富特大學的媒體管理專業(yè)是2008年起開設的一個普通本科專業(yè)。每年大約有70名學生開始該專業(yè)的大學學習。 他們大部分來自德國各地,也有一部分來自國外。該專業(yè)屬于德國的受限 (NC) 專業(yè), 這意味著要從大約1 300名申請者中選出最優(yōu)秀的學生,當然,優(yōu)異的入學成績也為學生成功完成他們的大學學業(yè)奠定了基礎。 因此,80%的學生都能在規(guī)定學制內完成學業(yè),他們的平均成績約為1.9(過去幾年的波動范圍約為±0.3之間)。成績的等級為從1(優(yōu)秀)到5(不及格)。
在銜接本科階段的碩士專業(yè)“品牌與媒體管理”(M3ve)中,一般錄取大約30名學生,他們須以2.0或者更好的成績完成他們的本科學業(yè)。這里的遴選程序也根據(jù)成績進行。本科階段的學制為7個學期,其中第五學期是實踐學期。項目教學安排在第一、第四和第六學期進行。碩士階段的學制為3個學期。其中,在第九學期(即碩士階段第三學期)的項目學習是學業(y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見表1。
表1 媒體管理專業(yè)的課程結構
續(xù)表1 媒體管理專業(yè)的課程結構
在本科階段的第一、第四和第六學期以及碩士階段的第三學期,都安排了必修的媒體項目模塊。項目結束時,學生要完成一個廣播節(jié)目的制作、一本內附高清圖片的書、一個播客、視頻或者營銷方案。他們的合作伙伴是當?shù)氐钠髽I(yè)、政府機構、體育俱樂部或者社會機構。項目內容舉例如下:
(1)關于紅十字會水上救生隊的宣傳視頻;(2)關于維爾茲堡地區(qū)自行車道的交互式PDF;(3)為德國手球乙級聯(lián)賽里的一個俱樂部制定市場營銷方案;(4)為一個工業(yè)設備供應商制作操作指導視頻(更換潤滑劑的操作指南);(5)提供給家長翻閱的《維爾茨堡地區(qū)中小學校名冊及課程介紹》。
有一些項目課題是由外部合作伙伴提出的,因為他們愿意為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提供支持,并通過以往的合作積累了良好經驗,希望繼續(xù)與高校合作。還有一些想與學校保持聯(lián)系的往屆學生也會提出關于項目課題的建議,因為他們了解項目教學在質量上的要求。
在此,學生的項目任務不僅僅是制作媒體成品,還包括從制定項目計劃到進行項目審驗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具體來說,這些任務包括:(1)制定項目計劃(進度表、包括材料和人工成本的項目預算、風險分析、制定項目結構計劃、確定項目的組織機構,包括由學生擔任項目管理者),以此作為項目協(xié)議的基礎;(2)項目工作的組織安排;(3)項目工作的實施;(4)完成項目目標(例如制作含營銷方案的影片、設計并印制一個宣傳冊、創(chuàng)建一個網(wǎng)頁等);(5)項目工作的文件記錄(特別是關于版權保護及其他的商業(yè)文件、對項目的成本預算和實際支出做出的評價等);(6)對學習成果的評價,并與項目團隊成員相互提供反饋意見。
項目協(xié)議簽訂好了之后,學生可以自由構建相關內容。學生會定期地獲得項目指導。在此也會進行常見的評估測試(例如貝爾賓團體角色測試)[5],用以幫助學生對自己扮演的團隊角色以及自身的優(yōu)勢和局限性進行自我反思。這樣,學生能夠學習到將來如何更好地參與到項目中并成為有價值的團隊成員。同樣,有問題的行為也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反映出來。接下來將通過介紹“新生項目”來更進一步地說明項目學習的這些優(yōu)勢。
媒體管理本科專業(yè)及續(xù)接的“品牌與媒體管理”碩士專業(yè)的前身是1992至2008年維爾茨堡-施韋因富特應用科學大學一個傳統(tǒng)的8個學期的本碩連讀專業(yè) (Diplomstudiengang)。在轉換為本碩兩段制后,特別是引入了一個必修的“新生項目”(Erstsemesterprojekt,縮寫為EPRO)。該項目與媒體技術和商科的基礎課具有同等地位。此外,還有兩門名為“團隊培訓”和“項目管理入門”的課程用以輔助該項目的教學(對這兩門課程會在之后的章節(jié)中做更詳細的介紹)。如果強調在項目工作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那么就得給學生創(chuàng)造進行團隊合作的機會,并讓他們學習到使團隊合作取得成功的基礎知識。
“新生項目”由一個團隊訓練活動拉開序幕。新學期伊始,大學校長和經濟學院院長迎新之后,媒體管理專業(yè)的新生就被駛往一個外部教育機構所在地,在那里進行團隊訓練。為此特別找了大學以外的地方,目的是使團隊成員不受到學校里其他活動的干擾,從而有機會深入地相互結識。這一團隊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自己的性格特征和他們在團隊中扮演的個人角色展開初步的思考。在此,理論知識的輸入和實際應用之間的交替很重要。學生會首先通過問卷測試來確定他們在團隊中的個性特征。在此基礎上,他們會得到不同的任務。通過游戲的方式完成這些任務,他們也就得以找到各自在團隊中的角色。[6]在元層次上(Metaebene),學生可以學習到:(1)團隊合作能力的重要性;(2)如何在工作團隊中就他人的表現(xiàn)和行為互相做出反饋;(3)團隊發(fā)展的方式。
表2詳細描述了團隊訓練的過程。
表2 團隊訓練的過程
根據(jù)布魯斯·塔克曼(Bruce Tuckman)的團隊發(fā)展階段模型,可以把新生項目的進行分為四個階段[7]:(1)組建(形成階段);(2)激蕩(沖突階段);(3)規(guī)范(規(guī)則階段);(4)執(zhí)行(績效階段)。
可以觀察到,團隊訓練進行了3天后,上述4個階段中的前3個都已完成,各工作小組就可以直接進入到第四個階段,即展開項目工作。
就團隊訓練的費用而言,學生須自己負擔的伙食費為大約30歐元。在扣除了自費承擔部分后,70名學生和7位隨行老師(3位教師和4個高年級的學生助教)的全部費用約為5 800歐元中包括了公交車接送。3天在一起的時間讓學生們有機會深入地了解彼此,這為接下來展開項目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因為學生通過團隊訓練能夠較為容易地建立起可成功合作的團隊。
從團隊訓練返校后,學生開始上常規(guī)課并完成新生項目。該新生項目每年都確定一個與維爾茨堡地區(qū)緊密相關的主題。例如:
(1)2017年:維爾茨堡地區(qū)的圣誕習俗;(3)2018年:維爾茨堡地區(qū)的典型餐飲;(3)2019年:維爾茨堡地區(qū)的音樂。這些主題容易使學生從多維角度發(fā)現(xiàn)學校所處地區(qū),即維爾茨堡一些獨特的地方,并相互之間分享他們在主題領域積累的個人經驗、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另外,學生們還會藉此熟悉學校的技術部門,特別是學校的媒體中心,因為他們會從那里借用媒體器材。 該中心同時也是廣播播音室和電視演播室。
在項目工作中,學生被分為五個工作小組,每個小組約有10~20名成員,他們要使用博客、廣播、視頻、照片和播客等媒體形式來表現(xiàn)給出的主題。通過這些任務,學生既能學習到媒體工作的基礎知識,也能更好地了解他們學習和生活的地區(qū)。
學期結束時,學生們要組織一個結項報告會,邀請教師和其他人來參加。在報告會上,每個小組都要向大家展示他們的經歷和工作成果。這個共同活動把5個小組再次匯集為一個大組。評分以各團隊的工作成果和結項報告會上的報告質量為依據(jù)。為了使項目教學成功進行,教師給學生提供各種支持和指導。其中最為重要的措施有兩個,一個是在第二周的“方法工作坊”,另外一個是由有經驗的、第七學期的學生助教提供伴隨性輔導。后者主要是為做項目的學生在掌握媒體技術(攝影機與照相機、編程語言、無線電廣播技術等)方面提供幫助。對這些學生助教來說,他們也能借此機會接觸到教學工作,并可以考慮將來是否也從事教學工作。
在學期的第二周,教師會舉辦相應的工作坊。在工作坊上會對各種媒體技術(音頻、視頻、照片、網(wǎng)絡)和新聞業(yè)的工作方式與方法進行介紹并對學生做相應培訓。每個小組都會簡短重溫團隊訓練的內容。另外會把團隊成員的媒體專業(yè)能力、社交能力和個人能力整合在一起。具體而言,這是指以下幾個方面:
(1)“廣播”和“播客”小組的學生首先會聽取關于新聞表現(xiàn)形式的入門課。在此涉及對W問題的提出和如何進行采訪。W問題是一個記者在一篇報道里應該回答的一些基本問題,它們是:
(Wer):誰(參與者)?/(Was):什么?(發(fā)生的事)/(Wo):在哪兒 ?(發(fā)生的地點)/(Wann):什么時候?(發(fā)生的時間)/(Wie):怎么發(fā)生的?(發(fā)生過程)/(Warum):為什么?(動機)/(Woher):從哪兒來的?(信息來源)
(2)學生如借用學校的錄音設備,他們會獲得詳細的使用指南。接下來會向他們介紹編輯軟件“Audacity”, 并且學生會立即在工作坊中應用這個軟件。廣播組的學生還會學習廣播節(jié)目的傳統(tǒng)播放過程。
(3)攝影和視頻小組會在一起學習構圖知識。 這里的重點是三分法(將畫面橫分三分,一般來說,如果把表現(xiàn)主體放在每一分的中心,那么這樣的畫面通常被認為是最符合美學的),見圖1。此外,他們還要學習如何找到恰當?shù)闹黝}以及如何敘事。在這之后,攝影和視頻小組將被分開接受各自的技術培訓。
圖1 三分法例圖 (來源: Pixabay及作者自制)
(4)博客小組參加的工作坊會向他們介紹如何使用內容管理系統(tǒng)“Wordpress”創(chuàng)建網(wǎng)絡日記,如何設計博客并添加文字和圖像,以及如何正確地使用新聞的表現(xiàn)形式。
“新生項目”的教學里包含一個名為“項目管理”的課程,用以伴隨新生項目的開展。在這個課程里,學生會學習到項目工作和日常工作之間的區(qū)別、一個合理的項目計劃須包含哪些要素,以及輔助項目工作的工具有哪些,例如項目軟件MS-Project、團隊協(xié)作工具如asana 或trello。
學生學習到了相關方法后,就開始進入媒體制作階段。在每周與學生助教會面的時候,學生要介紹他們的想法和項目進度,同時也能獲得關于項目實施的建議和幫助。
項目工作啟動4個星期后,將會有第一輪的反思會。第二輪的反思會在第一輪結束的4個星期后進行。在這個階段也會有初步成果發(fā)布。每個小組成員須反思以下4個問題:
(1)什么對實現(xiàn)目標有幫助/起促進作用?(2)什么阻礙了目標的實現(xiàn)?(3) 我將會記住哪些成功因素? (4) 我將會怎么樣具體地優(yōu)化哪些因素?
這樣的反思十分有助于小組的自我優(yōu)化:學生不僅應該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化需求,而且也應該認識到他們在項目工作中積極的方面。
結項報告會在授課期的最后一個星期舉行。在此,學生可以完全自由地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意來組織這一活動。教師們也總是很高興看到年輕人是多么地富有創(chuàng)意。他們往往會把報告會設計得很生動,好似電視節(jié)目。往屆學生曾選擇過以下形式:
(1)烹飪節(jié)目;(2)逛集市;(3)父母的青春記憶——一個穿越時光的娛樂節(jié)目。
這些非常新穎的活動也帶來了顯著的學習效果,比如說如何做符合時間要求的規(guī)劃(準備和協(xié)調所需的時間、時間上的協(xié)調)、要對活動的各個部分進行預先演練(例如在觀眾面前得體的主持)、對項目工作要做精準的記錄以及按時提交相關文檔。另外,受邀出席報告會的父母們也對能有機會看到自己子女的快速成長而感到高興,并對他們子女的學業(yè)內容可以獲得更好的認識。
一個必須在16周內完成的復雜項目需要有嚴格的時間管理。因此,學生要制定一份進度表,并由教師監(jiān)督遵守情況(表3)。
表3 新生項目的進度表/流程表
根據(jù)這樣的教學結構,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學習規(guī)劃項目的一般步驟,也可以練習如何處理經常會出現(xiàn)的錯誤。這些錯誤包括:對單個工作環(huán)節(jié)所需時間的錯誤估計(比如在圣誕節(jié)假期快到的時候對結項報告會進行規(guī)劃,時間是否充足);沒有認識到的一些關聯(lián)性(例如結項報告會的成功需要各個小組之間保持不斷的互動,因此也需要在各個小組中定義對此的負責人 —— 實際上就會產生第六個名為“結項報告會”的虛擬工作小組);常見的社會沖突(誰在什么時間有空以及怎樣讓每個成員都能參加每周的項目會議和工作坊?誰和誰相處得不好以及為什么相處得不好?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應該跟其他人談談)等。這些問題也都讓學生為以后在工作中會出現(xiàn)的各種壓力做好準備。
歐盟國家在《博洛尼亞公約》中已經就統(tǒng)一的學習制度達成了共識,認為本科專業(yè)的學生應修180~210個學分方可畢業(yè),而一個學期一般是30個學分。因此,維爾茨堡應用科學大學的第一學期有30個學分,其中企業(yè)經濟學和溝通學方面的課程各占12個學分。剩下的6個學分則屬于PROA這個模塊(見表4)。
表4 模塊PROA的結構
在這些數(shù)值的背后,隱藏著很多依據(jù)新生知識和能力水平來組織的小規(guī)模的指導與輔導單元。 具體來說,這些工作是由兩名教師和3名學生助教來分擔的。如果有大概70名學生的話,對各個工作小組一般做如下分配:
(1)博客小組有大約15名成員。他們會制作一個wordpress博客網(wǎng)頁,上傳他們自己的博客文章,但也上傳其他小組的視頻、照片和播客。
(2)視頻小組提供大約16~18個名額。小組內還會再被分成4個人一組的小分組,外加一個小組負責人。根據(jù)給出的主題,他們一共會制作16個視頻。
(3)廣播電臺小組會制作出4個時長各為1小時的節(jié)目。節(jié)目的主題大致以給出的題目為導向。除了必須遵循各自節(jié)目的主題,學生在節(jié)目的制作上則完全可以自由發(fā)揮。他們會自主地安排電臺的主持、音樂、社交媒體營銷和播放時間。這一組提供15個名額。
(4)播客小組由大約10名學生組成。他們會制作出六個30分鐘以下的播客單集。 他們也同樣只要根據(jù)給出的主題制作即可。老師不做干預。
(5)攝影小組里的10~15名學生會根據(jù)主題進行攝影,并將所有的照片收集、記錄在一個攝影集里。
(6)5個小組各選出最多3名學生來組織最后的結項報告會,在此也稱他們?yōu)閰R報小組。
該項目迄今為止取得的諸多成功無疑是對這一教學方案的最大支持。自從新生項目推出以來,輟學率一直穩(wěn)定在10%以下,并且大多數(shù)輟學學生是因為期間獲得了其他原已申請過專業(yè)的學習名額,比如醫(yī)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這樣的項目教學,外國留學生可以更快地熟悉德國人的做事特點并更容易輕松地融入到學業(yè)和大學生活中[8],這也同時使我們的教學方案獲得了較高的滿意度。
該專業(yè)的畢業(yè)生通常會在市場營銷和數(shù)字經濟領域找工作。 他們往往會在工作中迅速承擔起責任來。用人企業(yè)經常向學校反饋,稱贊我們的畢業(yè)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在領導力和責任心方面都表現(xiàn)得很出眾。這也證明了上述項目教學方案的優(yōu)勢。因此,維爾茨堡-施韋因富特應用科學大學未來也將繼續(xù)實施這樣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