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欣悅
陽光透過窗欞灑進(jìn)老舊的屋子里,溫暖立刻包圍了我的全身。
眼前是冒著熱氣的雞蛋羹,淡黃色的蛋羹上浮著一層淺淺的醬油,還有幾滴香油的油花。香氣,在室內(nèi)飄散……
我拿起勺子,輕輕舀起一小塊放入口中,瞬間,漫開的溫?zé)嵯銡?,在唇齒間散開。品著熟悉的、久違的味道,我忽然鼻子一酸,眼淚禁不住撲簌簌滑下臉頰。
“奶奶……”我哽咽了。
似一把鑰匙打開了塵封的鎖,往事如潮水般涌出。
早上被媽媽趕去奶奶家時,我很不情愿地說:“就為吃個飯走這么遠(yuǎn)路? ”
“你奶奶不是想你嘛。你多長時間沒去看她啦?剛打來的電話,讓你過去吃飯,快點!催了那么多回了,你也該去了。”在爭執(zhí)中,敗北的我,極不情愿地往奶奶家走去。
走在大街上,不遠(yuǎn)處,一個熟悉的身影,我知道那就是奶奶。
花白的頭發(fā),微躬的后背,瘦弱的她在風(fēng)中顯得那么單薄。走近,她那布滿皺紋的臉上,依舊是慈祥的笑容。
“孫女,你來了——”我疾步上前,挽住她。突然,我發(fā)現(xiàn)她竟比我矮了好多。
“外面怪冷的,跑外面來干啥?”
“我尋思你怎么還不來,叫你來一趟比請客都難哪!”一句話如鯁在喉,我實在無話可說。
有多長時間沒來看她了?我問自己,自從上了初中,每周的雙休日被安排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即使有空,也會毫不猶豫地癱在家里拿起手機消磨時光,沒有絲毫想要來看望她的想法。我想起之前媽媽一直說奶奶想見我,我一直找理由推脫,要么說太遠(yuǎn)了不想去,要么說作業(yè)太多了走不開,我仿佛看見一個瘦弱的身影站在路邊,伸長了脖子,使勁兒張望……
我的心“咯噔”一下,我把自己鎖起來了,我把鑰匙弄丟了。驀地,我似乎回到了童年——
那個時候,每天,我在雞鳴聲中準(zhǔn)時醒來,洗漱完,走到餐桌前,總會看到一碗冒著熱氣的雞蛋羹。然后,奶奶一臉慈祥地看著我,催我趁熱吃下。
我長大了,卻和她疏遠(yuǎn)了……
最樸素的做法,最普通的食材,于我,卻是美食。小時候我吃得很急,不知細(xì)細(xì)品嘗,用奶奶的話說,像怕有人跟我搶似的。
唉,那時的我太天真了。狼吞虎咽地吃完,卻從來沒有關(guān)心過奶奶是否吃過。
斗轉(zhuǎn)星移,那些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那些仗著被偏愛的有恃無恐,連同那香氣四溢的雞蛋羹被我一起丟在了腦后。
我長高了,奶奶卻變矮了;我長大了,卻吝嗇得空不出看她的時間。羊有跪乳之恩,可我呢?
“孩子,你咋了,不好吃嗎?”奶奶關(guān)切地問我。
“不……好吃,好吃!”抹去眼角的淚水,我說,“奶奶,我會常來看您的。奶奶,我會把學(xué)校的故事講給您聽。以后,我多來陪您?!?/p>
(指導(dǎo)教師? 黃? 峰)
【評點】
作者由一碗香氣四溢的雞蛋羹打開了回憶的大門,以插敘的方式記錄了奶奶對自己的愛,字里行間流露出自己的愧疚之情。作者將自己對奶奶的愧疚之情融于一件件具體的事、一句句樸素的話中,將奶奶對作者到來的盼望和作者總是推脫的態(tài)度進(jìn)行了對比,更加強烈地表達(dá)出了奶奶對作者無私的愛和作者對奶奶的愧疚之情。結(jié)尾處,于簡短樸素的對話中,不僅表達(dá)了作者的幡然悔悟之心,更升華了文章的主題,首尾圓合,收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