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益峰 喬 進 顧金國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南通22600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肝臟疾病,其發(fā)病率高,起勢隱匿。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球HBV攜帶者約3.5~4.0億人,而我國CHB患者約2000萬例,每年超過100萬人死于CHB[1]。CHB已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目前其治療方法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jié)、抗炎保肝等,其中抗病毒為首選治療方法[2]。臨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藥主要包括干擾素和核苷(酸)類藥物。干擾素費用高,需注射治療,患者依從性差,且用藥后流感樣癥狀等不良反應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的應用[3]。核苷(酸)類似物服用方便,對HBV抑制率較高,價格適中,為大多數(shù)患者所接受。我院是南通傳染病防治院,現(xiàn)對2016至2018年我院肝炎藥房抗HBV核苷(酸)類似物的應用情況和趨勢進行統(tǒng)計分析,旨在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通過我院肝炎藥房信息管理系統(tǒng),提取2016年至2018年肝炎藥房抗HBV核苷(酸)類似物的藥品種類、使用量、銷售金額等數(shù)據(jù)。采用Excel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匯總分析,通用名相同而廠家、規(guī)格、劑型不同的藥品分別計算其使用量,再統(tǒng)計出該藥的總用量。
1.2 方法 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限定日劑量(DDD)為定量指標,根據(jù)用藥頻度(DDDs)、限定日費用(DDC)等分析用藥情況。DDD指用于成人的可達到主要治療目的的藥物平均日劑量,其值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新編藥物學》(17版)及藥品說明書確定。DDDs=某藥的總用量(g或mg)/該藥的DDD,DDDs越大,表明臨床對該藥的選擇傾向越大;DDC=某藥年銷售金額/該藥的DDDs,DDC越大,表明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越重。排序比(B/A)=藥品銷售金額排序(B)/DDDs排序(A),反映銷售金額與用藥人數(shù)的同步性,B/A接近1,表明同步性好;B/A<1,表明藥品價格偏高;B/A>1,表明藥品價格偏低。
2.1 2016年至2018年我院肝炎藥房抗HBV核苷(酸)類似物的使用量呈逐年增長趨勢,銷售金額也逐年遞增,2017年其使用量、銷售金額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06%、11.23%。見表1
表1 2016至2018年我院肝炎藥房抗HBV核苷(酸)類似物的使用量、銷售金額及增長率
2.2 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的DDDs逐年遞增,其他3種藥品的DDDs均有所縮減;恩替卡韋的DDDs排序一直居第1位,表明臨床醫(yī)師對其的選擇傾向性大;恩替卡韋和替比夫定的B/A均為1,反映兩者的臨床用藥人數(shù)與銷售金額同步性良好;DDC排序依次為替諾福韋>恩替卡韋>替比夫定>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2016-2018年替諾福韋的DDC為49.00元,2018年有所下降,但仍為最高。見表2
阿德福韋酯為無環(huán)磷酸化核苷(酸)類似物,是第2個上市的抗HBV核苷(酸)類藥物。與拉米夫定相比,阿德福韋酯耐藥基因突變發(fā)生率低。阿德福韋酯可用于治療對拉米夫定耐藥的HBV感染,與拉米夫定合用可減少HBV變異的發(fā)生。恩替卡韋是第3個被批準上市的核苷(酸)類似物。恩替卡韋具有很強的抗HBV作用和較低的耐藥率,備受臨床醫(yī)師和患者青睞。3年來,我院恩替卡韋的DDDs和DDC均為最高,其銷售金額占核苷(酸)類似物銷售金額的比例均>85%,且B/A一直為1.00,用藥人數(shù)與銷售金額的同步性良好。替比夫定的DDC相對較高,僅次于替諾福韋和恩替卡韋,且隨著其不良反應周圍神經(jīng)病變、血肌酸激酶水平異常升高的發(fā)生[4-5],導致其使用量呈下降趨勢,2018年其DDDs排序居末位。替諾福韋于2008年由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抗HBV治療,為妊娠B級推薦藥物,現(xiàn)已成為一線抗HBV藥。替諾福韋治療初治CHB患者,可強效抑制HBV復制,獲得滿意的病毒學應答率、血清學應答率和組織學應答率,且長期治療具有零耐藥率、安全耐受性良好等優(yōu)點。這也是我院替諾福韋使用量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2 2016至2018年我院肝炎藥房抗HBV核苷(酸)類似物各品種的DDC、DDDs及B/A
抗HBV治療具有長期性、復雜性等特點,臨床應基于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合理選擇藥物,綜合考慮患者個體情況及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經(jīng)濟性,優(yōu)化治療方案,定期監(jiān)測,減少耐藥的發(fā)生,規(guī)范、合理地使用核苷(酸)類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