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瑾郁
小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可塑階段,只有具備健康的心理,才能積極樂觀的學習與生活。由于成長環(huán)境、學習壓力等因素影響,許多小學生的心理出現問題,甚至危害到小學生的人身安全。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程度,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其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诖?,本文重點探究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以及解決對策。
健康的心理是小學生以正確認知和行動為人處世的前提條件。如果小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就會失去發(fā)展動力,以消極沮喪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習和生活,長此以往將對自身產生嚴重傷害。筆者的實際調查發(fā)現,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家庭環(huán)境因素。小學生是家庭內的一員,其與家庭聯系密切,很容易在家庭內受到影響,進而形成不同的價值取向和思維認知。兒童心理學家發(fā)現,單親家庭容易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使小學生心理變得敏感,性格變得孤僻。除此之外,如果家庭不和睦,家長經常吵架等,家庭氣氛緊張,會造成小學生產生悲觀、恐懼心理。
其次,社會環(huán)境因素。社會上存在的許多庸俗和消極思想逐漸蔓延到小學生心里。許多電影、電視劇等傳遞出的拜金、暴力等思想造成小學生產生急躁、暴力的心態(tài),小學生如果缺乏正確引導甚至會造成心理的扭曲。值得注意的是,社會環(huán)境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既深刻又廣泛,亟待解決。
最后,學習壓力。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升,教育提倡借助素質教育實現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全方位發(fā)展。然而,社會大眾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下,不少教師和家長仍然過分關注小學生的學習成績,給小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在學習壓力的影響下,小學生無法根據自己的興趣發(fā)展自己,每當成績下降時被批評就會加深他們的不自信,使其變得自卑。
上述因素都是制約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如何守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值得相關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筆者根據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誘因提出如下解決辦法。
1.營造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學校需要做好家長工作,積極向學生家長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起學生家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對于學校而言,一方面,學??梢约皶r向家長反饋小學生在校的心理狀況,指導家長在家庭中疏導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學校還可以經常開展一些親子活動,增加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小學生在愛的氛圍中積極學習和成長。對于家長而言,學生家長需要為小學生展示濃濃的親情,使小學生感受家庭的和睦與溫暖,使他們能夠對父母暢所欲言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2.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校園是最為純凈的場所,它是社會不良思想的緩沖地帶,只有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才可以使小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認知,自覺抵制消極思想。對此,學??梢越洺P缘亻_展一些集體活動,促使小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學會與他人相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中收獲友誼。同時,以體育競賽為主的活動還可以強化小學生的意志,使他們勇敢地面對困難,戰(zhàn)勝挫折,提高心理應對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情感教育,為學生播放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片,使他們認識心理健康問題,掌握一些獨立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手段。
3.做好心理咨詢與輔導。心理咨詢與輔導是預防和解決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手段。例如,當小學生因為成績不理想而沮喪時,教師可以幫助小學生尋找自己身上的發(fā)光點,提高其自信心,使其具備越挫越勇的心理。學校要建設專業(yè)的咨詢室,重點關注諸如單親家庭等成長環(huán)境影響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小學生,為他們提供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從而使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回歸正常,具備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只有通過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提高其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效解決小學生的心理困惑,才能使其避免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