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麟
嶗山靠海,有“海上第一名山”的美譽(yù),確實不同于江南的青山。乍一眼看去,只有突兀的幾塊灰黃山石聳立在山巔;細(xì)瞧,卻見濃濃綠意席卷而下——不是水鄉(xiāng)柔美的青翠,而是一種飽含滄桑的震撼。其間有細(xì)碎的石頭,無傷大雅,自有幾分隨意,頗有道家“道法自然”的味道。
來時有霧。
乘大巴沿山勢而上,窗外海天一色,僅有些微差別。潮汐輕卷,微激陣陣白沫,除了“祥和”,無可形容。登高看海,遙遙望去,涇渭分明的海與天,在霧的作用下模糊了分界線,融為一體。翻山越嶺,隨著海拔的升高,身后的嶙峋亂石和高樹交纏著,似一幅肆意揮灑而成的水墨畫,漸漸地,隱在霧中。
從一個山頂下來,映入眼簾的是漫天的海。高處看似在仙界,然終是在人間。幾聲鳥鳴湮沒于山林,又再起。偶有長風(fēng)舞動山林,枝葉輕觸,樹影迷蒙,處處是景。
幾經(jīng)攀登,總算到了明霞洞。
七百多歲的古樹傲然挺立,半遮半掩著后面的銘文。站在明霞洞前,俯觀一片云蒸霧繞,那是眼中絕對抹不去的驚艷。
山勢起伏,分不清云和霧,自是覺得風(fēng)云變幻,云霧急速涌動。忽散,露出半座仙山,或是一片碧海;忽起,掩一切在茫茫白色中,也不覺單調(diào)。那出塵的氛圍,不就是“天上人間,海上仙山”嗎?
萬千盛景,比不上一眼“云起遮青桐,長風(fēng)莫添廖”。
然而,等下了山,遠(yuǎn)離了云霧繚繞的仙山,卻恍惚如夢醒時分。人間仙境,終是一場夢幻。
多少人沉浸于自我的世界不能自拔?多少人徘徊在虛無的夢境不愿出來?快請醒來吧!腳踏實地,付諸實踐,自成風(fēng)景。
(浙江新昌縣七星中學(xué)詩路文學(xué)社)
簡評
開篇簡練地交代此行的目的地——嶗山,接著從不同的角度寫山上的霧、海中的霧、霧中的大海。在小作者眼中,嶗山上的霧構(gòu)成了人間仙境,變幻莫測,讓人如夢如醉。離開嶗山,恍若夢醒。由此小作者聯(lián)想到那些太過自我,太理想化的人,勸慰他們快醒來,腳踏實地闖出一片天地,啟人深思。
(姜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