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酈薇
春天是各種植物蓬勃生長的季節(jié),素菜就成了春天明清宮廷飲食的主角。明代在立春這天,皇帝和貴族們都會吃一道名叫“五辛盤”的菜。“五辛”指的是五種帶有辣味的食材,一般為蔥、姜、蒜、韭菜、芥菜。古代人認(rèn)為,春天吃“五辛盤”對心、肝、脾、肺、腎等器官都有好處。
關(guān)于“五辛”指什么,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比如《本草綱目》里就說,立春時要吃蔥、蒜、韭菜、蓼蒿、芥菜這五種食材。
很多小讀者都愛吃春餅,這其實也是明清時期皇宮里流行的春季食物。明代皇帝會將春餅賜給百官品嘗,而清代宮廷制作的春餅里會卷一種滿族的傳統(tǒng)菜式——炒合菜,是由鹿肉、野雞肉、鴨子肉、野豬肉、粉條、菠菜、胡蘿卜、豆芽等食材一起炒制而成。
到了炎熱的夏季,皇帝和妃嬪們除了去避暑山莊乘涼,也能吃到不少消暑的美味佳肴呢!
首先當(dāng)然是五花八門的當(dāng)季水果,比如西瓜、葡萄、梨……這些水果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榨成汁,調(diào)制成飲料喝。朝鮮人樸趾源就曾在日記里寫道:乾隆皇帝御賜了他一壺荔枝汁,黃色的汁液上漂浮著十幾顆荔枝,喝起來香甜可口。清代人查慎行記錄,自己曾經(jīng)在避暑山莊品嘗過一杯皇家秘制的“山梨枸杞汁”,令他回味無窮。
紫禁城還有一樣好東西,那就是冰。據(jù)資料記載,夏天,皇宮里有各式各樣的冰品,比如冰鎮(zhèn)的荷葉粥、杏仁豆腐、甜酒、乳酪、酸梅湯等;另外還有一種甜品叫“甜碗子”,就是把甜瓜、果藕等切成薄片,冰鎮(zhèn)了吃;或者把鮮核桃仁的嫩皮剝?nèi)?,澆上葡萄汁,再用冰?zhèn)。這些甜碗子冰爽可口,還有滋補(bǔ)的功效。
同學(xué)們可能要問,這些冰品是怎么做出來的呢?原來呀,清代宮廷里還有“冰箱”呢!
清代 柏木冰箱
這是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清代柏木冰箱。箱內(nèi)隔為兩層,下層放置冰塊,食物放在上層,箱內(nèi)四面都用錫皮包著,可以隔熱和保持低溫。冰箱里的冰塊大多是取自冬天窖藏的冰。
清代皇帝常在秋季率領(lǐng)皇室子弟以及王公大臣們到圍場打獵,被稱為“木蘭秋狝(xiǎn)”??滴酢⑶∧觊g都有捕獲到虎、豹、熊、鹿等動物的記載。圍獵結(jié)束后,皇帝會賞賜臣子,并在圍場里點起篝火、燒烤野味。比如下面這幅圖,描繪的就是皇帝打獵后休息、用餐的場景。有人切肉、有人煮湯、有人烤肉,你是不是仿佛也透過畫面聞到那陣陣香味了?
清代 《乾隆皇帝圍獵聚餐圖軸》(局部)
清代用來狩獵的鹿哨
明代史書里記載:在皇帝冬天的早飯里,會加一碗辣湯;下雪的時候,皇帝喜歡在房間里觀賞梅花,吃烤羊排、羊肉包,喝熱牛奶或燙熱的渾酒;十二月的菜單上常常出現(xiàn)油渣鹵煮豬頭、燴羊頭、糟腌豬蹄尾、冬筍等美食。
清代皇帝則是火鍋的“狂熱愛好者”,那時的火鍋花樣也非常多,有“燕窩松子雞熱鍋”“羊肚絲羊肉絲熱鍋”“口蘑肥雞熱鍋”“鹿筋冬筍三鮮雞熱鍋”等。據(jù)說乾隆皇帝有一年竟然吃了200多頓火鍋。
下面就給大家看看乾隆皇帝在正月里的一份菜單吧!
清代 銀壽字火鍋
乾隆三十六年(1771)正月十六,未正,黃新莊行宮進(jìn)晚膳:
燕窩鴨子熱鍋
油煸白菜肥雞豆腐片湯
奶酥油野鴨子
水晶丸子
攢絲烀豬肘子
火熏豬肚
小蝦米油火渣炒菠菜
…………
“未正”,就是下午兩點到三點,你可能會感到奇怪了,怎么這個時候就吃晚飯呀?沒錯,清代皇帝通常一天只吃早、晚兩頓正餐,早飯在七點左右,晚飯就是下午兩點到三點。此外皇帝們還會時不時吃些點心或宵夜,御膳房得隨時把食挑盒或者方便熱飯的“熱鍋”給準(zhǔn)備好,方便皇帝在御花園或者野外享受美食。
了解了紫禁城的四季美食,我們也要忍不住感嘆一句:按照時令來給皇家安排飲食,還是非常符合養(yǎng)生學(xué)的。吃健康的食物,保持身體健康,我們現(xiàn)代人也可以適當(dāng)?shù)馗麄儗W(xué)一學(xué)喲!
清代 花梨木蟠螭紋鏤空提梁食挑盒
清代 錫方形一品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