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英
【摘要】德育伴隨著學生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正是對其進行德育的重要時期,如果這個時期的學生缺少德育,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里的大家長,除了要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之外,還要對學生進行德育,起到開導學生的作用,成為學生成長之路的引導者。自從新課程改革以后,學校更加重視學生的德育,現在德育已經成為一門“必修課”。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在新課改的教育大背景下,德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要求發(fā)生了變化,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也提高了。在傳統(tǒng)的小學德育中,大多數是班主任在班會課上進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并沒有能夠真正地被學生所理解和接受,學生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能力并不強。隨著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提出,德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也越來越緊迫和重要。
一、現階段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雖說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一直在進行中,但是實際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有的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時習慣采用灌輸式的方式,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還不夠成熟,灌輸式的教育不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次,班主任容易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中,很少花時間去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此外,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素養(yǎng)也是影響德育工作開展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的班主任在對待學生時未能做到公正平等,會因為學生的成績或家境而對學生區(qū)別對待,成績好的就偏愛,成績不好的就愛答不理,學生在一種缺乏愛的環(huán)境中成長,容易導致心理不健康。最后,有的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缺乏創(chuàng)新,只是按照學校領導安排的內容對學生開展教育,在實際的德育工作中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和社會發(fā)展趨勢,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只是為了完成校級領導安排的任務,而不是出于關愛學生的角度去與學生進行溝通,不能夠及時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或者是心理上存在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策略
(一)班主任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
時代在不斷發(fā)展和變化,新課改是為了適應現代學生和社會發(fā)展需求而進行的變革,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都發(fā)生了變化,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領頭羊,也必須進行一定的改變。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卻很少有教師去改變和創(chuàng)新德育教學方式,導致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效果不佳,而且也會拉開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現在的小學生有著比較強的自尊心,被動接受教育的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一種抵觸心理,導致德育工作開展效率低下。因此,班主任想要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首先要從自身做起,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德育理念,不斷地學習更新德育的手段與方法,平等的對待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開展愛的教育,并且將德育貫穿到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中,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溝通是班主任了解學生的需求的重要方式,通過與學生的溝通,能夠了解到學生在學習上的需求,或者是在學習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難,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班主任不僅是教師,同時也是學生的朋友,在與學生的相處中,應當將自己當作是學生的朋友,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上或心理上有問題時,主動與學生溝通,引導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之后,就可以將被動進行德育轉化為主動接受德育,遇到問題時能夠主動與班主任進行溝通。此外,班主任還可以通過開展德育活動的形式來開展德育,讓班級上的學生多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在參與德育活動的同時也能夠接受德育,這樣的教育方式也更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
(三)班主任要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
對于學生而言,班級就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大家庭,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質量也會更好。班級是一個大集體,班級環(huán)境需要全體學生共同營造,因此,班主任要發(fā)揮全體學生的力量,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首先,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意識到班集體是大家的,班級的發(fā)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同時班主任也要讓學生感受到班級的歸屬感,例如,在制定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時,提出“我的班規(guī)我做主”的方式,采用平等、公開的形式征求班級上每一個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然后進行綜合整理,盡可能地兼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想法,提高班級規(guī)范和班級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其次,班主任要關注到學生的閃光點,例如,在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時,引導具有相關特長的學生到講臺上展現自己,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推動其他同學的進步。
再次,現在的小學生都喜歡玩手機游戲,可見現在的網絡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學習和思想。因此,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網絡,我們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包括學科知識的學習,也包括德育知識的學習,例如,教師給家長發(fā)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紀錄片、講座視頻等等,要求家長與學生一起觀看,既能夠加強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拉近學生與父母的關系,同時又能夠起到德育的目的。此外,教師還要讓學生意識到玩游戲要適度,不能夠因為玩游戲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此外,網絡上的信息各式各樣,不免存在一些不良信息會影響到學生,這是需要班主任與家長共同監(jiān)督,盡量不讓學生接觸到那些不良信息,對學生的思想產生負面影響 。
(四)班主任要做到熱愛學生
托爾斯泰曾說過:“如果一個老師把熱愛事業(yè)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美的老師?!笔堑?,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應該既熱愛事業(yè)又熱愛學生,要去愛護、關心每一位學生,要把教育學生的過程看作是愛學生的過程。雖說小學生的年齡小,但是處于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尊心也比較強,教師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心理會有較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做到關愛、理解、尊重學生,當發(fā)現學生的問題,或者是學生犯錯時,首先要做的是心平氣和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進行分析,畢竟小學生的思想還不是很成熟,在做事的時候會比較沖動,而班主任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去開導學生,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生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才能夠有效地消除學生的不良情緒。
相反的,如果學生遇到問題或犯錯時,班主任不問緣由就去批評指責學生,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還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導致學生故意跟班主任對著干,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
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中,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和愛,用包容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生。在很多時候,小學生犯錯并不是出于他們的本意,做錯事情是因為他們還不成熟,還沒有長大,需要班主任去關心、愛護和引導,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大班級的溫暖,實現愛的教育。
三、結束語
德育是關系學生一生的教育,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大家長,擔任起了德育工作的任務。因此,班主任要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結合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要求,現代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德育,使學生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將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天欽.做好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幾點有效策略[J].報刊薈萃:下, 2018(2):241.
[2]陳婷.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模式,提升德育工作質效——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路徑的創(chuàng)新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18(6).
[3]歐陽維杰.淺談教育均衡發(fā)展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J].贏未來,2018(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