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芝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zhàn)“疫”中,中醫(yī)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中的“三藥三方”,即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血必凈注射液;化濕敗毒方、清肺排毒湯、宣肺敗毒方更是功不可沒,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的抗疫斗爭取得階段性進展。其實,中醫(yī)藥在幾千年的發(fā)展歷史中,積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防疫抗疫方法,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也有很好的防疫抗疫效果。
預(yù)防茶飲方
材料:金銀花2克,藿香2克,百合3克,茯苓3克,薄荷1克,桑葉1克,赤小豆5克,人參3克。
中醫(yī)認(rèn)為,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人體的正氣足了,病毒就難以侵入人體,人就不會染病。此方中人參可以補五臟之虛,五臟的正氣足了,對抗病毒的能力就提高了;金銀花、桑葉可清熱解毒、宣肺止咳;藿香、薄荷可以芳香化濕;百合是養(yǎng)肺、潤肺、固肺的藥食兩用之品;茯苓可以健脾、化濕、滲濕,給邪以出路,使其從小便排出;赤小豆可以敗毒滲濕,利水利尿,也可以給邪以出路。
神術(shù)解毒方
材料:蒼術(shù)3克,陳皮2克,桑葉1克,毛根2克,金銀花2克。
蒼術(shù)辛溫香燥,是古人防疫避穢的常用藥,可以去火;陳皮可健脾行氣、燥濕化痰;茅根可清熱涼血利尿;桑葉具有疏散風(fēng)熱,宣肺潤燥的功效。
服用方法:把這些藥材同煮當(dāng)茶喝,早晚各服300毫升,15天為一個療程。
人參敗毒散方義化裁方
人參敗毒散被古人稱為治疫第一方,后人根據(jù)它的方義,化裁出了日常食用的茶飲方。
材料:生曬參3克,百合10克,紫蘇葉3克。
包括這次新冠肺炎在內(nèi),容易被感染的是老年人和有基礎(chǔ)性疾病的人。因為他們的肺和其它臟器的正氣不足,而人參正是補五臟正氣最有效的藥材。所以一定要用人參,但人參又是溫燥的,吃了容易上火;百合可以潤肺止咳,是一味既利于行肺氣又利于化痰的藥;紫蘇葉有清熱解毒作用,能較好地化解人參的不足之處。三味藥有機結(jié)合,取長補短,可以達到補而不膩的良好效果。
服用方法:把幾種藥材放在鍋里煮15分鐘,當(dāng)茶飲。
五紅湯方
將紅皮花生豆、紅小豆、紅棗、枸杞各30克,加水500毫升,煮熟,加入適量紅糖,吃花生豆、紅小豆、紅棗、枸杞,喝湯。
根據(jù)中醫(yī)的理論,紅色屬于陽性,紅花生、紅棗、紅小豆、紅糖都是傳統(tǒng)的補虛扶正的食材;研究證實,枸杞能夠生長紅細(xì)胞、白細(xì)胞、血小板,是補肝腎的佳品,可很好地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它們可使人體周圍陽衛(wèi)固密,形成一道防病毒的保護墻。
五紅湯一般人群都可以喝,可使人體更強大;更適合有慢性基礎(chǔ)性疾病、體質(zhì)虛弱、氣血虧虛以及放化療的腫瘤患者,它可扶正驅(qū)邪,提高人們對抗流感、疫情的能力。
熏香方
熏香在我國歷史悠久,它有芳香化濁的作用,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的消毒劑。熏香最常用的藥物是艾絨,就是艾灸時艾灸條里的艾絨。它是艾葉做成的,里面含有精油等揮發(fā)成分,有殺菌抗病毒的作用。艾絨還能通經(jīng)活絡(luò),更有利于殺菌抗毒病毒的藥效在全身發(fā)揮作用。
在艾絨里還可加一點檀香粉。檀香入心經(jīng),有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對心慌心悸、失眠的患者有治療作用??砂寻瑮l剪下拇指大小一段,把艾條打開,艾絨打散,使艾絨和檀香粉摻和均勻,再用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指頭將它們捏成寶塔的形狀,家中有香爐的,放在香爐里當(dāng)然好,沒有香爐的將寶塔放在小碗里點燃了也可以。
室內(nèi)熏消方
材料:蒼術(shù)50克,艾葉15克,薄荷10克。
使用方法:將材料放進鍋內(nèi),加兩升左右的水,把鍋放在火上慢慢蒸煮,慢慢沸騰藥液,熏蒸室內(nèi)。
這個藥量可以滿足20~50平方米室內(nèi)面積的熏蒸。熏蒸時注意間歇性開窗通風(fēng),以達到芳香避穢,對室內(nèi)進行消毒的目的,它和目前室內(nèi)噴灑酒精、消毒劑有相似的功效。
外用熱敷方
這個熱敷方法適用的對象是肺氣虛、容易感冒、呼吸道常常有不適癥狀的人群。它的原理與大家熟悉的三伏貼有點類似,是利用藥物對于穴位的刺激、滲透來補益肺氣,增強抗疫能力的。
材料:炒白芥子100克,炒萊菔子100克,炒紫蘇子100克,吳茱萸100克,丁香50克,桂皮50克。
白芥子、萊菔子、紫蘇子三者組合是著名的中藥方劑,名字叫三子養(yǎng)親湯。主要功效是化痰健脾,止咳宣肺的。吳茱萸除了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外,主要是用來保溫的;丁香、桂皮都是芳香溫散之品,加熱之后,它們的芳香氣味可以攜帶著其它藥效滲透到人體的臟腑之內(nèi),從而達到補益肺氣,增強肺臟抗疫能力的作用。
中醫(yī)藥是中華文明的精華,針對防疫抗疫,它的思路不是要把某種病毒徹底殺滅,而是強大人類自己,使病毒無法侵入人體,所謂“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正是這種思路的具體體現(xiàn)。
編輯:陌漓? yangsheng_mol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