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
[摘要]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在治療急性冠狀脈綜合征患者中的臨床安全性。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在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冠狀脈綜合征患者160例。按照隨機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80例)和觀察組(80例),對觀察組患者使用替格瑞洛給予治療,而對照組則選擇使用氯吡格雷。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中產生的不良心血管情況以及并發(fā)癥狀況。結果 在治療的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為91.25%(73/80),對照組為81.25%(65/80),前者顯著高于后者(χ2=12.830,P<0.05)。觀察組患者中MACE的發(fā)生率為3.75%(3/80),而對照組中MACE的發(fā)生率為18.75%(15/80),即觀察組MACE的發(fā)生率顯著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140,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4例出血情況,占據(jù)5.00%,對照組中則有7例患者存在出血癥狀,占據(jù)8.75%,兩組患者出血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20,P>0.05)。結論 對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來說,使用替格瑞洛進行治療可顯著降低患者出現(xiàn)不良心血管情況,同時并發(fā)癥出現(xiàn)率較低,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 急性冠脈綜合征;替格瑞洛;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afety of ticagrelo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ethods 160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February 2019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80 cases)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80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icagrelor,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Observe the adverse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compl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In terms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25% (73/80)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81.25% (65/80). The form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latter (χ2=12.830, P<0.05). The incidence of MA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75% (3/80), while the incidence of MAC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18.75% (15/80). That is, the incidence of MA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χ2=11.140, P<0.05); 4 cases of bleeding occurred during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unting for 5.00%, and 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bleeding symptoms, accounting for 8.75%,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bleeding reaction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χ2=1.320, P>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the use of ticagrelo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in patient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low,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Ticagrelor;Safety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初始癥狀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出現(xiàn)糜爛或者破裂情況,隨之出現(xiàn)閉塞性血栓而引發(fā)其他疾病,其中包括急性非ST段拾高型心肌梗死、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癥狀。因此,臨床對于此類疾病的治療主要則是ACS抗血小板[1]。當前臨床主要則是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常見的藥物有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該次對2017年8月—2019年2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160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研究探討替格瑞洛的臨床治療安全性,通過觀察該院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180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
納入標準:①入院后均給予相關檢查;②均顯示與1999年WHO相關診斷標準相符;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臟器疾病;②缺乏正常的理解及溝通能力。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對照組80例患者中,男性有53例(66.25%),女性有27例(33.75%);年齡44~68歲,平均(56.21±11.32)歲;病程3~7年,平均(4.03±1.34)年;在疾病類型方面,急性心肌梗死46例(57.50%),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34例(42.50%)。觀察組80例中,男性有55例(68.75%),女性有25例(31.25%);年齡45~68歲,平均(58.55±8.36)歲;病程4~7年,平均(4.27±1.38)年;在疾病類型方面,急性心肌梗死45例(56.25%),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35例(43.75%)。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所選病例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療:給予患者300 mg氯吡格雷(國藥準字H20123115)負荷劑量治療,之后在進行100 mg阿司匹林(國藥準字H43021160)治療的基礎上,給予75 mg氯吡格雷持續(xù)治療,治療時間為3個月。觀察組的治療方式則選擇使用替格瑞洛:對患者進行180 mg替格瑞洛(國藥準字J20130020)負荷治療,之后在服用100 mg阿司匹林的基礎治療上,對患者進行90 mg替格瑞洛給予持續(xù)性治療,治療的時間同樣為3個月。除以上治療方式之外,對于所有患者在住院后,均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β受體阻滯劑等常規(guī)治療,用于控制危險因素。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評定標準
①不良心血管情況(MACE)。主要有心源性猝死、再發(fā)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②治療期間出血并發(fā)癥。若患者血紅蛋白下降程度為50 g/L以上,且存在自發(fā)性心臟壓塞以及顱內出血癥狀,則為重度出血;若血紅蛋白下降量在50 g/L以下,且存在肉眼血尿、消化道出血以及牙齦出血癥狀,則為輕度出血。
1.4?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完全無臨床癥狀,具有正常的心電圖;有效:治療后患者具有明顯較輕的臨床癥狀,心電圖檢查具有較高的心功能,ST段雖然降低,但是正常,T波變淺或直立;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減輕或加重。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在治療的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為91.25%(73/80),對照組為81.25%(65/80),前者顯著高于后者(χ2=12.830,P<0.05)。見表1。
2.2? MACE
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MACE共有3例,其發(fā)生率為3.75%,相較于對照組中的15例,發(fā)生率為18.75%來說顯著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140,P<0.05),見表2。
2.3? 出血并發(fā)癥
觀察組患者出血并發(fā)癥出現(xiàn)率為5.00%,與對照組出現(xiàn)率8.75%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20,P>0.05),見表3。
3? 討論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屬于心血管急診,且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特點是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ACS疾病的病理主要是冠狀動脈粥樣斑塊出現(xiàn)破裂情況,造成血小板呈現(xiàn)粘附和大量聚集,導致出現(xiàn)血栓,從而使得冠狀動脈出現(xiàn)部分或者完全閉塞。就目前來說,臨床對于此疾病主要是使用藥物治療,且藥物選擇類型也較多,不同的藥物帶來的治療效果具有差異性。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則是氯吡格雷,是前體型藥物[2],屬于噻吩并吡啶類抗血小板治療的藥物,在使用中需要現(xiàn)經過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進行生物轉化,從而才能產生作用,即發(fā)揮抗血小板活性的作用,且氯吡格雷與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體P2Y12之間的結合是不可逆的。替格瑞洛作為當前一種新型藥物,是P2Y12受體拮抗劑,是一種非噻吩吡啶類的藥物,并且對于P2Y12受體產生抑制作用并可逆[3],在患者服用之后,可被機體迅速吸收,從而產生具體效果。替格瑞洛相較于其他類的并吡啶類藥物存在很大不同,比如氯吡格雷,兩者相比,替格瑞洛本身就處于一種活性的狀態(tài),在產生作用的時候不需要經過相關生物轉化作用,具有效果快且穩(wěn)定的特點和優(yōu)勢;同時,與P2Y12之間是一種可逆的結合,患者在使用過程中不易出現(xiàn)出血情況[4],降低了患者面臨的生命風險,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有些研究指出,替格瑞洛的使用對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來說其出血情況明顯較少,同時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住院時間大大縮短,治療費用也明顯降低,為一些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消除了部分經濟壓力[5-6],是當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治療福音。
Giulia Angelini等相關醫(yī)學學者為了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治療中替格瑞洛的臨床價值進行探討[7-8],將研究對象設定為120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隨機分其為替格瑞洛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組(研究組)、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組(對照組)兩組,每組60例,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全血粘度、血漿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研究組、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3.3%、81.7%,前者顯著高于后者。同時,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幅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此外,兩組患者均沒有重度出血發(fā)生,研究組患者中呼吸困難1例,輕中度出血6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1.7%;對照組患者中呼吸困難1例,輕中度出血4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3%,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對照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分別為11.7%、31.7%,前者顯著低于后者。以此認為急性脈管綜合征治療中替格瑞洛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能夠促進患者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的有效降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該次研究中,通過對該院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進行觀察,分析在使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的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為91.25%(73/80),對照組為81.25%(65/80),前者顯著高于后者(χ2=12.830,P<0.05)。觀察組患者中MACE的發(fā)生率為3.75%(3/80),而對照組中MACE的發(fā)生率為18.75%(15/80),即觀察組MACE的發(fā)生率顯著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140,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4例出血情況,占據(jù)5.00%,對照組中則有7例患者存在出血癥狀,占據(jù)8.75%,兩組患者出血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20,P>0.05),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證實使用此藥物帶來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且不易出現(xiàn)出血并發(fā)癥,對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來所大大提升了其預后,改善了生活質量,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表明了該次研究的價值。
綜上所述,使用替格瑞洛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可產生加高的安全性,具有臨床使用并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麗, 曹學彬, 石妍,等. 替格瑞洛和氯吡咯雷抗血小板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近期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6, 33(7):1385-1387.
[2]? 張巖, 任天舒, 魏榮榮,等. 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抗血小板療效分析[J].臨床軍醫(yī)雜志, 2016, 44(5):460-463.
[3]? 王丹利,韓文杰,陳文山,等.替格瑞洛治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前瞻性研究[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6,14(4):346-350.
[4]? 劉然, 鄭文, 張玉姣,等. 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行藥物洗脫支架植入患者抗血小板治療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臨床軍醫(yī)雜志, 2016, 44(5):454-459.
[5]? 周建嶺, 李大告, 倪浩. 對比分析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在治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中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J].中外醫(yī)療, 2017, 36(16):99-100.
[6]? 杜燕賓,鄭若龍,錢惠東.腦心通膠囊對急性冠脈綜合征介入治療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8,37(29):103-105.
[7]? Giulia Angelini, Davide Flego, Ramona Vinci, 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ight affect adaptive immunity in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by increasing CD31 cleavage on CD4+ T-cells[J].Eur Heart J, 2018, 39(13): 1089–1097.
[8]? Maros Ferencik, Udo Hoffmann, Fabian Bamberg, et al.Highly sensitive troponin and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suspecte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Eur Heart J, 2016, 37(30): 2397-2405.
(收稿日期: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