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戶外活動是幼兒日常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了提高幼兒身體的適應能力、抗病能力、增強體質(zhì),促進身體健康發(fā)展。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在幼兒園里打造了一個野戰(zhàn)區(qū),開展“小小野戰(zhàn)”活動。
關(guān)鍵詞:幼兒;戶外;野戰(zhàn)
一、游戲來源:
這個月我們班的孩子輪到玩主操場,于是我利用散步帶他們到戶外玩具柜尋找他們想玩的游戲材料,回到班級,他們都你一句我一句的,都想玩滑板車,于是我們的滑板車小故事開始了……
二、游戲觀察:
1.滑板車動起來
今天戶外我們來到了主操場,你們拿起選擇的游戲材料—滑板車和呼啦圈開心地玩起來,因為滑板車和劃槳的數(shù)量有限,因此有大部分的小朋友在半個主操場上玩呼啦圈,慶銘拿了兩根劃槳想嘗試讓滑板車往前滑動,但是它卻紋絲不動,而另一邊的小沫讓安哲用呼啦圈拉著她走,而你坐在滑板車上讓陳銘拿著兩根劃槳拉著往前走。其他小朋友看見了紛紛學起來。孩子們由自己玩變成了合作玩,看著他們開心的笑容知道他們玩得很開心。
2.瞧,我們的車來了
今天的戶外你們還是選擇玩滑板車和呼啦圈,你讓陳銘拿著滑板車,然后就像風一樣的女子一樣跑到戶外玩具柜找來了木板車,和陳銘嘗試看有什么辦法能讓木板車連在滑板車上,但是沒有成功,你想了想對陳銘說:要不我拉著你,你站起來試試看,能走起來嗎?于是,你和陳銘就試著站著玩滑板車,玩了一會兒你叫來了紫祎,你們?nèi)齻€小女生一個負責拉,一個坐在木板車上抱著另一個的腰,玩得可開心了,其他小朋友看見了,也紛紛嘗試起來。
3.毛毛蟲來了
經(jīng)過前幾次的游戲,我拋出問題:有什么辦法能讓所有的滑板車連起來,你聽了之后就組織小朋友們,一個一個坐在滑板車上手拉在前一個小朋友的腰上,兩個小朋友在前面負責拉,一個小朋友在后面幫忙推,就像毛毛蟲一樣的往前行走。其他的小伙伴看到了,也紛紛加入游戲中,一瞬間歡聲笑語響徹整個幼兒園。
4.我們的滑板車
戶外活動時間到了,今天我們的游戲主題是小小建筑師,在老師講解了游戲規(guī)則后,孩子們紛紛去搬建構(gòu)材料,而你拿起了一塊木板和幾個易拉罐,一個人蹲在那玩了好久,第一次你先嘗試用三個易拉罐并排放在一起,再把一塊長木板放上面,然后一腳一腳地慢慢站上去身體左右傾斜,卻發(fā)現(xiàn)木頭和易拉罐一動不動,第二次,你改變了方法,你先在地上放了一塊木板,然后把三個易拉罐放在木板上,最后在易拉罐上面再放一塊木板,你站在木塊上去,終于,易拉罐動起來了,你成功了。
三、游戲分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jīng)驗的需要,而本次游戲中你們在缺少游戲材料的時候能積極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嘗試使用其他替代物來進行游戲。戶外活動結(jié)束后,我針對今天的戶外情況,引導孩子討論:怎么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滑板車的游戲中。
《指南》中社會領(lǐng)域指出:活動時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能一起克服。我發(fā)現(xiàn)你們很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游戲材料,而且在活動中能同伴間相互影響,彼此激發(fā),互相學習,在整個活動中體驗到與同伴一起游戲的樂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zhì)。你可以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組織孩子們一起嘗試合作玩滑板車,像毛毛蟲一樣,讓我發(fā)現(xiàn)你是個善于思考的小朋友。
《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在本次游戲中你能善于利用木板和易拉罐玩起滑板車,從無意到有意的一個探索游戲。雖然在游戲中遇到了困難,但你沒有放棄,總是在不斷地嘗試、探索和發(fā)現(xiàn),說你名你能勇于嘗試和探索,到最后你終于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四、游戲推進:
1.引導孩子觀看滑板車的視頻,豐富孩子們的游戲經(jīng)驗,并提供多種輔助材料,引導幼兒大膽思考滑板車的各種游戲玩法。
2.及時關(guān)注,給予肯定,集中點評,激發(fā)幼兒的游戲潛能,同時帶領(lǐng)幼兒欣賞同伴的游戲成果,在向同伴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的游戲水平。
3.提供木板和易拉罐,引導幼兒嘗試自己用易拉罐和木板制作滑板車玩,引導幼兒嘗試以繪畫的方式呈現(xiàn)預設的游戲情節(jié)。
4.利用平衡木、梅花樁、蒙眼走路等游戲活動來提高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
五、游戲價值:
都說父母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父母一切行為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但是在幼兒園,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同伴的行為、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也在影響的身邊的人,生活中處處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本次游戲孩子們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把身邊可利用的廢舊物品玩出另一種花樣,我認為我們應該多為幼兒提供更多豐富多樣的低結(jié)構(gòu)材料,鼓勵他們不斷探索游戲的玩法。戶外游戲不僅鍛煉了孩子們走、跑、跳等技能,還讓孩子們在游戲中不斷梳理和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并在幼兒的游戲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與他人的交往能力。
作者簡介
楊思榮(1991.4.26—),女,漢,福建泉州,大專,二級教師,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