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賽花
【摘 ?要】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診斷及治療方法。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80例經B超確診為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采納“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觀察組(剖宮產后瘤挖除術)與對照組(單純剖宮產術)各40例,兩組療效比較。結果:兩組比較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無差異,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多,P<0.05。結論:超聲診斷、剖宮產后瘤挖除術能改善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的母嬰結局、降低二次手術風險,值得推崇。
【關鍵詞】妊娠;子宮肌瘤;診斷;治療方法
【中圖分類號】R25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672-3783(2020)08-0294-02
近年來研究表明[1],目前較常見的妊娠合并癥是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該肌瘤多是良性腫瘤,經流行病學顯示,此病發(fā)病率是0.3%-2.5%,根據肌瘤大小、性質及部位的差異性,對妊娠結局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若肌瘤較大或變性,則極易增加產道狹窄、梗阻風險,甚至約有≥30%的群體出現(xiàn)胎位異常、胎盤低置及產后出血等,危及母嬰健康、影響妊娠結局,因此探尋經濟、有效及可行處理辦法,逐漸成為醫(yī)學界研究熱點。李彬[2]學者認為,單純剖宮產術能為母嬰健康提供可靠保障,但未能及時剔除子宮肌瘤、影響預后效果、未獲得患者青睞,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診斷及治療方法,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基線資料
選擇2019.1-2019.11我院收治的80例經B超確診為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分兩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22-37歲,均值是(25.24±1.43)歲;孕周37-42周,均值是(39.42±1.58)周;其中初產婦21例,經產婦19例;對照組:年齡23-38歲,均值是(25.49±1.58)歲;孕周38-42周,均值是(39.56±1.47)周;其中初產婦22例,經產婦18例。兩組比較(P>0.05)。
①納入:B超檢查顯示子宮出現(xiàn)乳頭狀突起、邊界模糊不清,附近有豐富血管、血流流暢[3];均有肝子宮不對稱增大、子宮增大及異常陰道出血癥狀;體征平穩(wěn)、意識清晰者;經驗豐富的超聲醫(yī)師鑒定為良性腫瘤;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②排除:心肝腎功能障礙者;伴妊娠合并癥;凝血功能障礙、免疫系統(tǒng)疾病;認知、精神障礙;剖宮產禁忌癥;臨床資料不完整。
1.2方法
入院后實時監(jiān)測患者病情,借助超聲明確子宮肌瘤部位、數量及大小,剖宮產者結合實際,分別開展單純剖宮產術、剖宮產后瘤挖除術,具體如下:術前提供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術前≤30min提供抗生素、降低感染風險,予以子宮下段切口方式,經腹恥骨聯(lián)合上3-4橫指處為切口,待產婦分娩完成,宮體內注射20U催產素,對照組患者采用200ml甲硝唑沖洗宮腔、縫合傷口,觀察組患者待沖洗完成,對子宮內肌瘤情況進行探查、剔除肌瘤,縫合傷口。
兩組術后每日均靜脈滴注10U催產素,結合實際調整用藥劑量,遵醫(yī)囑使用廣譜抗生素、降低感染風險。
1.3觀察指標
診斷結果:統(tǒng)計發(fā)生子宮肌瘤的部位、數量。
臨床指標:測定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臨床指標)以 ±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χ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診斷結果
患者經B超檢查顯示,①子宮肌瘤部位 漿膜下肌瘤有19例,占23.75%;肌壁間肌瘤有40例,占50.00%;黏膜下肌瘤有5例,占6.25%;混合型肌瘤有16例,占20.00%;②子宮肌瘤數目 單個肌瘤有34例,占42.50%;多個肌瘤有46例,占57.50%。
2.2 臨床指標
兩組比較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無差異,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多,P<0.05(具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較常見的良性腫瘤,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發(fā)病機制較復雜,可能與性激素水平、遺傳及細胞因子等因素有關,具有較高的患病率,患病后常有疼痛、白帶增多等表現(xiàn),且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者治療難度增加、嚴重者可能影響妊娠結局,因此劉文丹[4]學者認為,早期實行早診斷、早治療原則尤為重要。
經調查研究顯示,超聲診斷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具有無創(chuàng)、操作簡便等優(yōu)勢,切實了解腫物的位置、形態(tài)、大小及與子宮關系,判斷腫物的血流、內容物,根據盆腔檢查明確子宮肌瘤類型,為后期臨床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數據。部分研究結果表明,剖宮產是產科的創(chuàng)傷性生產方式,術后先結扎子宮動脈、再行肌瘤切除能提高手術效果,降低二次手術風險、改善母嬰結局,促進患者產后身體康復,療效確切、安全可靠。
本研究示:兩組比較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無差異,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較對照組多,P<0.05(具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本文與王敏等[5]文獻結果接近,由此可見患者剖宮產后實行肌瘤挖除術安全性較高,利于促進產后身體康復,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行超聲診斷、剖宮產后瘤挖除術能使孕婦免受二次手術痛苦,促進產后身體康復,具臨床可借鑒性。
參考文獻
[1] 金華,任郁,鄭會賢.足月妊娠合并子宮肌瘤不同處理方式的療效探討[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9,26(S1):111-112.
[2] 李彬,廖滿華,胡嬡初等.聯(lián)合應用經陰道彩超和經腹部彩超對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診斷價值[J].國外醫(yī)學(醫(yī)學地理分冊),2019,40(04):432-435.
[3] 馬新茹.超聲對妊娠子宮局限性收縮與合并子宮肌壁間肌瘤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8,24(11):74-75.
[4] 劉文丹.超聲檢查對妊娠子宮局限性收縮與妊娠合并子宮肌壁間肌瘤的鑒別診斷價值[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8,29(05):562-563.
[5] 王敏.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的臨床診斷及治療[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4):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