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要】小班幼兒初次入園,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中,面對陌生的人際關系,普遍會出現(xiàn)哭鬧不安、焦躁難過的情緒,這對幼兒今后的身心發(fā)展很不利。本文對幼兒分離焦慮的原因與緩解對策進行分析研究,并針對性地從幼兒園和家庭兩方面提出緩解幼兒分離焦慮的對策。
【關鍵詞】幼兒;分離焦慮;緩解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0-0008-02
分離焦慮是幼兒身上一種常見的與親人分離而產(chǎn)生的焦躁不安、難過傷心的情緒。這種情緒隨著個體差異而反映出來的是一系列不良的情感表現(xiàn)和動作反應。幼兒第一次離開熟悉的親人和家庭,來到陌生的幼兒園中,他們不能很快地適應周圍陌生的環(huán)境和陌生的面孔,而產(chǎn)生種種哭鬧、自閉、焦慮現(xiàn)象,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筆者通過觀察幼兒,歸納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和緩解對策,力圖幫助幼兒盡快融入幼兒園的大家庭。
一、分離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
(一)幼兒安全感的缺失
幼兒從出生到進入幼兒園前的這段時間,都無時無刻不在親人的關注和呵護下成長生活,他們沒有長時間離開過自己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他們在家里會得到家人們密切的關注,有任何的需求,甚至不用開口就能得到滿足。而現(xiàn)在,他們進入幼兒園這個大環(huán)境中,親人們把他們送進班級就離開了,他們需要獨立面對一個陌生環(huán)境和一張張陌生的面孔,這讓幼兒沒有安全感,他們覺得自己在幼兒園沒有可以依賴和可以相信的人。很多幼兒一時無法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和環(huán)境,心理落差很大,那么就會出現(xiàn)來園后緊張、哭鬧、吃不好、睡不著等不良情緒反應。
(二)幼兒自信心的缺失
目前,絕大多數(shù)的家庭中都是幾個家長圍著一個孩子轉,所有的關注都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有一點閃光的地方,家長都能迅速捕捉到,從而進行表揚夸贊,幼兒在家里都被捧在手心里,是爸爸媽媽最聰明、最可愛的寶貝。而幼兒園是一個大集體,幾位教師需要同時照顧幾十個孩子,同時還要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那么教師肯定做不到面面俱到。有的幼兒一時之間不適應自我受關注的程度明顯降低,導致自信心的缺失。
(三)家長自身的分離焦慮
我們普遍認為的分離焦慮是表現(xiàn)在幼兒身上的分離焦慮,殊不知個別家長身上也存在著分離焦慮。他們在送幼兒人園時表現(xiàn)出來的動作、言語、表情,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有的家長會抱著孩子不肯松手,有的甚至會趴在窗戶旁偷偷流淚。這些家長的行為必然會影響幼兒的情緒,使幼兒對幼兒園生活難以適應并加重幼兒的分離焦慮。
二、分離焦慮緩解的策略
對于第一次進入幼兒園的小班幼兒來說,他們?nèi)松械牡谝淮巍胺蛛x焦慮”就是這個時候產(chǎn)生的,這對每個幼兒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如果幼兒分離焦慮這種現(xiàn)象沒有得到教師和家長的關注,以及關注得不夠及時,那么這對幼兒今后社會適應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心理學研究證明,早期比較嚴重的心理焦慮會降低幼兒的智力。作為學前教育者,應及時發(fā)現(xiàn)并幫助幼兒克服分離焦慮,這對于幼兒以后的成長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所以,家長和教師要一起努力,共同尋找方法,幫助幼兒緩解并克服“分離焦慮”。
(一)幼兒園緩解分離焦慮的對策
1.蹲下身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教師是幼兒在幼兒園中唯一可以依戀的對象,那么像母子關系一樣親近的師生關系可以很好地減少幼兒分離焦慮的發(fā)生。尤其是在小班幼兒剛人園的時候,教師要最大限度地創(chuàng)設溫馨寬松的氛圍,充分關注每一個幼兒,根據(jù)不同幼兒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安撫,蹲下身子做幼兒的玩伴、朋友,讓幼兒對教師產(chǎn)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幼兒盡快融入集體中。
2.給予肯定,激發(fā)幼兒的自信心。每位幼兒在家都受到親人們密切的關注,他們在幼兒園也同樣期待教師的關注。教師要盡可能地多去觀察每一個幼兒,注意幼兒的一舉一動,能隨時做出回應和肯定,讓幼兒感覺到教師和媽媽一樣,在無時無刻地關注我,提高幼兒的自信心。
3.家園互動,幫助幼兒和家長做好人園的心理準備。在開學前,教師要提前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情況和幼兒的一日生活作息安排,只有讓家長放心把幼兒交到我們手里,才能更好地緩解分離焦慮。同時,我們可以提前組織親子活動,邀請幼兒和家長一起來園參觀,熟悉幼兒園環(huán)境,體驗幼兒園活動,認識自己的教師和伙伴,為幼兒正式人學奠定基礎,減少家長的擔憂,減輕幼兒的陌生感和焦慮情緒。
(二)家庭緩解分離焦慮的對策
1.逐步放手,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在開學前一階段,應提前在家做好相應準備,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放手,減少溺愛和包辦,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只有提升了幼兒的自身能力水平,他們才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從而在幼兒園找到自信,減少焦慮情緒。
2.走出家門,擴大幼兒社交范圍。家長要常帶幼兒外出,結識同齡的伙伴,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提高幼兒的社交水平。家長在指導幼兒與同伴的交往中,要及時引導和幫助,使幼兒的交往方式和語言水平朝好的方向發(fā)展。另外,要鼓勵引導幼兒勇敢地多接觸新事物,尤其對于一些比較內(nèi)向的幼兒,更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他們克服膽怯心理。
參考文獻:
[1]紀紅霞.入園適應相關因素解析[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2).
(責編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