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莉
游戲是幼兒生活的關鍵組成部分,在幼兒階段,學生自身的認知水平有限,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游戲對于其進行學習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民間游戲作為我國民間長期流傳和繼承下的游戲形式其包括兒童游戲和民俗節(jié)目。兒童民間游戲主要是指通過特定的物品和語言,以游戲的形式對幼兒起到啟蒙心智的作用。 兒童民間游戲是我國民俗文化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內容與幼兒生活較為貼近,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越來越多的幼兒教育工作者開始將民間兒童游戲應用在幼兒教育,以期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能力及優(yōu)秀品質。
1 兒童民間游戲的主要特點
1.1 和童謠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對幼兒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在幼兒階段學生本身的天性便是玩耍,兒童民間游戲最具代表性的特點便是娛樂性。它常常與詼諧幽默的童謠相聯(lián)系。這些童謠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兒童玩過幾遍便可以輕松學會。例如經典的民間兒童游戲丟手絹,與它配套的童謠是大家所熟知的經典童謠,兒童可以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邊唱民謠邊進行游戲,這對于幼兒有著十分大的吸引力。
1.2 游戲所需要的道具制作簡單,可以提高教師工作效率
兒童民間游戲另外一個重要的特點便是開展游戲時所需要的道具往往十分簡單,即使手頭上沒有合適的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制作一個,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以及金錢,這就為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同樣拿經典的兒童游戲丟手絹為例,整個游戲得以開展的唯一道具僅僅是一個手絹,沒有現(xiàn)成的手絹的話,教師可以隨意使用一片畫布將其作為手絹。這也決定了民間兒童游戲本身便具有一定的簡潔性。換言之,民間兒童游戲的游戲規(guī)則往往較為簡單且游戲內容的開展也大多是由人們口頭進行制定,兒童在進行游玩的過程中并不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進行學習,往往是很快便能輕松上手。
1.3 游戲的開展對于場地的要求較低。
民間兒童游戲起源于人們日常的生活,無論是游戲需要的道具亦或是游戲開展的場地都要求相對較低。以老鷹捉小雞為例,老鷹捉小雞游戲的開展只需要一塊較為開闊的場地,這塊場地上只要沒有多余的障礙物便可供孩子進行游戲。
1.4 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密切,對幼兒具有很輕的親和力。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兒童民間游戲起源于人們日常生活中,因此,兒童民間游戲本身便被烙上一定的生活性與地方性的特點。通常在某一個地區(qū),這一地域的兒童往往會進行相同種類的民間兒童游戲,因此,大家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往往遇到的困難相對較低,并且大家都對于所要開展的游戲較為熟悉,不需要花費多余的時間進行學習。除此之外,一些民間游戲在不同的地區(qū)也會有不同的規(guī)則,這也體現(xiàn)出了民間兒童游戲自身的地域性特征。
2 兒童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的意義與價值
2.1 有助于幼兒認知能力的提升
在幼兒階段,兒童本身正處于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民間兒童游戲可以盡快地幫助兒童培養(yǎng)社會認知能力。并且在兒童游戲過程中,為了取勝,兒童需要投入個人思考,這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兒童獨立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民間兒童游戲大多需要進行團隊協(xié)作,這可以培養(yǎng)兒童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為日后開展其他生活實踐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老鷹捉小雞游戲中,為了防止被老鷹捉住,扮演小雞的兒童就需要通過團隊協(xié)作,通過合理的調整方向來躲避老鷹的追擊,從而實現(xiàn)最終的勝利。而這個躲避的過程正是考驗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過程。
2.2 有利于增強兒童自身的體質
兒童民間游戲是一個不斷運動的過程。在不斷的運動中,兒童感受到了游戲帶給自身的樂趣,同時,兒童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健康狀況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例如,丟手絹游戲,首先需要選擇一名兒童拿著手絹進行奔跑。在奔跑的過程中,找準機會,選擇合適的位置并將手絹放在某個人的后面,后面那個人要進行追逐從而保證自己不丟失原來的位置。這樣的游戲規(guī)則即體現(xiàn)了游戲帶給給兒童的歡樂,又可以達到增強孩子自身的體質以及健康狀況的目的。
3 兒童民間游戲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 幼兒教師對開展民間游戲心口不一
通過對我園教師的調查,大多數(shù)老師都認為民間游戲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正如C老師所言:“民間游戲是培養(yǎng)幼兒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徑,我認為它是非常重要的,是咱們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和傳承”。但在對日常工作的非結構化觀察中,筆者發(fā)現(xiàn),民間游戲活動往往會讓位于其他領域的活動或者民間游戲只出現(xiàn)在教學活動計劃中,但未出現(xiàn)在實際教學中。究其原因,老師害怕幼兒在“磕拐、騎馬打仗”等這類傳統(tǒng)民間游戲中受傷。
3.2 幼兒教師對民間游戲的指導需進一步加強
問卷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幼兒教師會參與到幼兒民間游戲活動中。但教師在實際游戲過程中教師左右的發(fā)揮略顯不足。具體表現(xiàn)為:第一,部分教師過于發(fā)揮主導性,隨意叫停幼兒正在進行的游戲。比如,“打沙包”游戲活動中,一旦出現(xiàn)互踩或者沙包打痛幼兒現(xiàn)象,為了防止幼兒受傷教師就會立刻叫停游戲。第二,教師對幼兒放任不管,任其自由活動。例如:大班“丟手絹”游戲活動中,幼兒開始活動之后,教師就放任不管了,問其原因,教師說“丟手絹”他們都往玩過很多次了,讓自己玩去,不用指導。
3.3 幼兒園開展傳統(tǒng)民間游戲的環(huán)境與條件需進一步完善
硬件設施的完備是是幼兒園科學、全面開展各類游戲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民間游戲的有效開展,除了對軟件設施(教師的素養(yǎng)、教師的理念等)有要求之外,支撐其開展的外部條件(場地、道具)也是相當重要的。就我園目前的實際狀況來看,活動場地,雖然空間有保障,但級別急需提高;活動所需道具,數(shù)量不足,同時質量和豐富性也有待加強。
4 提高兒童民間游戲效度的策略
4.1 知行合一,并加強與幼兒家長的聯(lián)系與溝通,更新家長教育觀念。
教師是民間游戲的組織者,游戲前,教師要充分準備,確保游戲能正常開展。游戲中,教師要積極參與,根據(jù)幼兒需求及時給與恰當?shù)闹笇?。游戲后,教師要及時進行評價,不斷改善。只有教師知行合一,傳統(tǒng)民間游戲活動的開展才能暢通無阻。
教師要積極與幼兒家長進行聯(lián)系和溝通,幫助家長教育觀念,使認識到民間游戲對的幼兒教育價值,家長一旦對幼兒園開展傳統(tǒng)民間游戲持正面的積極態(tài)度,教師才能會開展民間游戲活動更有信心,民間游戲活動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2 選編符合幼兒生活認知的民間游戲
選編符合幼兒生活認知的民間游戲,首先教師要以幼兒為主導,迎合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并且符合幼兒成長的實際情況,同時也要適當?shù)芈犎〖议L的建議和意見,選編出符合幼兒生活認知且利于幼兒發(fā)展的傳統(tǒng)民間游戲。其次,教師在選編民間游戲時,還需適量的考慮本園的軟硬件設施,選擇的游戲要有可行性。 其次,已選定的民間游戲要隨著游戲的開展程度,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針對大中小班要有不同的側重點,不能一成不變。
4.3 創(chuàng)設豐富的傳統(tǒng)民間游戲環(huán)境
游戲環(huán)境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情感,增長幼兒的見識,開拓幼兒的眼界,對于幼兒的發(fā)展是相當重要的。首先,幼兒園要注重精神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在墻面和其它公共空間增添富有民間文化特色的圖片。例如:在墻面懸掛唐卡、京劇臉譜、各種刺繡。其次,在物質環(huán)境方面,幼兒園要注重提供不同的開展傳統(tǒng)民間游戲的場地,提供相應的游戲材料,保證足夠的游戲活動時間。
5 總結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開展,民間兒童游戲因其自身所具有的歡樂性、簡單性,從而得到了越來越多幼兒教師的青睞并且被逐步引入到了幼兒教學工作中。它即提升了兒童自身的認知能力,也強化了兒童自身的體質,是培養(yǎng)兒童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為兒童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甘肅省嘉峪關市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