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波
【摘要】 目的 分析和處理精神病患者與正常人群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遴選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我院精神科的74例患者為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以紅藍球抓鬮法分為兩組,一組觀察組(37例),另一組為對照組(37例),分別采取一般臨床麻醉和綜合評估麻醉,對比兩組患者的麻醉方式、用藥劑量。結果 觀察組中27例(72.97%)患者以全身麻醉的方式手術,10例(27.03%)患者采取椎管麻醉;對照組9例(24.32%)以全身麻醉的方式展開手術,28例(75.68%)患者采取椎管麻醉;結論 精神病患者接受藥物鎮(zhèn)靜后,采取麻醉手術后,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具體治療方式對用藥劑量和方式進行選擇。
【關鍵詞】精神病;正常人群;手術麻醉;用藥劑量
精神病患者常表現為思維、認知以及行為等方面異常,在與人交流溝通中具有較大的障礙,因此在遵醫(yī)囑與疾病治療中缺乏依從性,且自理能力較差。相比于正常人群發(fā)生骨折、胃穿孔、腸穿孔、闌尾炎以及膽囊結石等外科疾病的風險更高。多數的精神病患者需要長期的抗精神病類藥物支持,此類藥物屬于鎮(zhèn)靜類藥物,極易引發(fā)麻醉事故,釀成風險[1]。本次調查以精神病患者與正常人群患者的對比研究探討手術麻醉過程中的安全方案,并對此展開進一步分析,其重要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遴選2019年5月到2020年4月我院精神科的74例患者為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病患者的臨床鑒定標準。將其以紅藍球抓鬮法分為兩組,一組觀察組(37例),另一組為對照組(37例)。觀察組患者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均數為37歲(22到57歲),體重均數為68kg(42到90kg),患病病程:1到3年27例、4到10年28例、大于10年的患者19例;對照組患者存在17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人群年齡水平為28歲(23到56歲),體重中位數為69kg(41kg到89kg)。而臨床類型:34例精神分裂患者、22例抑郁癥患者、12例躁狂癥患者、6例反應性精神病患者;其中合并并發(fā)癥包括闌尾炎、骨折、腸梗阻以及胃穿孔等疾病。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患病病程、患病程度以及精神疾病類型等,差異不明顯,P>0.05,可用于統計學比較。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術前以0.1g苯巴比妥英鈉和0.5mg阿托品采取肌肉注射,以達到鎮(zhèn)靜和抗焦慮的作用。①普通全麻:利用維庫溴銨、丙泊酚、咪達唑侖和芬太尼展開藥物聯合麻醉,當藥效起作用后,利用麻醉機控制其呼吸頻率和深度,并保持異氟醚持續(xù)吸入,通過微量泵建立靜脈通道長期泵入丙泊酚,通過患者的臨床表現,由主治醫(yī)師分析評估出靜脈注射丙泊酚和芬太尼的注射量。②椎管內全麻,明確手術部位的穿刺位置,在患者的成功穿刺后,置管并予以鹽酸洛哌卡因[2]。
1.2.2 觀察組,手術前由主治醫(yī)師系統性地評估患者的精神狀況,以臨床一般水平使用抗精神類藥物維持癥狀不發(fā)生惡化。在患者進行擇期手術時,可以每日靜脈注射25到100mg氯丙嗪或者口服200到500mg氯丙嗪的方式進行鎮(zhèn)靜。而出現躁狂癥狀的患者應予以肌肉注射10mg氟哌啶醇的方式進行降低躁狂。術前0.5h,可對患者注射0.5mg阿托品、50mg氯丙嗪以及25mg異丙嗪的方式對其采取藥物支持鎮(zhèn)靜,而給藥途徑的選擇可根據個體特點和治療措施的不同予以全身麻醉或是局部麻醉,而麻醉方案的內容與對照組一致。
1.3 診斷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麻醉方式、用藥劑量。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20.0對以上數據進行收錄和分析,計量部分以“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校對;計數部分以卡方檢驗,率表示。P<0.05,差異明顯可用于數據比較。
2 結果
2.1分析麻醉方式的不同
觀察組中27例(72.97%)患者以全身麻醉的方式手術,10例(27.03%)患者采取椎管麻醉;對照組9例(24.32%)以全身麻醉的方式展開手術,28例(75.68%)患者采取椎管麻醉,P<0.05,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麻醉藥劑量比較,見表1。
3 討論
精神病患者與正常人群較比具有較大的行為差異,在手術時并不能以正常的標準對待此類患者。由于其在手術麻醉中的特殊性,其術中風險性較高,需要引起臨床醫(yī)生的廣泛重視。在本次調查中,觀察組中27例(72.97%)患者以全身麻醉的方式手術,10例(27.03%)患者采取椎管麻醉;對照組9例(24.32%)以全身麻醉的方式展開手術,28例(75.68%)患者采取椎管麻醉,P<0.05,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經過長時間的臨床實踐與研究,我們總結出一套實用性與針對性較強的精神病患者麻醉方案:首先術前有精神科醫(yī)生或者麻醉醫(y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和實際情況展開綜合評估,這就需要醫(yī)生對患者的精神類藥物用藥史和抗敏史進行了解和掌握。并以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降低其精神負擔?;颊呷舴蔷o急手術,可采取靜脈注射25到100mg的氯丙嗪進行治療,患者表現為躁狂癥對治療過程有所抗拒,則可聯合氟哌啶醇對其進行治療,等到患者的行為表現趨于平穩(wěn)后以每日口服200到500mg的氯丙嗪持續(xù)一周后進一步手術。然后對患者進行麻醉處理,此項工作需要麻醉師對全身麻醉和椎管麻醉適應癥和禁忌癥展開全面分析,出現恢復期的精神病患者應再心理治療和積極引導負面情緒對其采取椎管內手術。
綜上所述,精神病患者予以鎮(zhèn)靜、麻醉手術時,需對麻醉方式和用藥劑量仔細斟酌方可進一步采取臨床手術。
參考文獻:
[1]鄭靖.精神病患者與正?;颊咝g中麻醉處理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5):8-9.
[2]鄭靖.精神病患者與正?;颊咝g中麻醉處理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