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偉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福建 福州 350117)
電影作為一種審美文化,所塑造的優(yōu)秀教師形象,以其獨特的視覺魅力給人留下永久美好的記憶,若能在教師教育中得以恰當使用的話,會深刻地影響師范生和在職教師的職業(yè)理想和教育信念,為其專業(yè)發(fā)展奠定牢固的基礎。筆者歷經(jīng)10 多年,在開設“中外教育電影賞析”公選課的基礎上,先后主編出版了《電影教你當老師——60 部中外電影的教育意蘊》(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年版)和《電影教你當父母——60 部中外電影的教育意義》(湖北教育出版社2017 年版)兩本影視教育專著。在這兩本專著中,分別探討了中外教育電影中優(yōu)秀教師和優(yōu)秀父母的整體形象。其中,關于教育電影中優(yōu)秀教師形象的進一步研究表明,擁有教育理想、教育激情、教育智慧和教育良知是優(yōu)秀教師最為顯著的職業(yè)特征。具體而言,中外經(jīng)典教育電影中的優(yōu)秀教師,無不在教育理想、教育激情、教育智慧和教育良知方面出類拔萃,這四個方面的精神特質,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的職業(yè)風范和職業(yè)境界。
廣大師范生對優(yōu)秀教師形象的認知與憧憬,廣大在職教師對優(yōu)秀教師形象的領悟與建構,社會各界對優(yōu)秀教師形象的期待與認同,使優(yōu)秀教師形象研究成為一個非?,F(xiàn)實而緊迫的重要課題。通過長期開設“中外教育電影賞析”公選課和相關課題研究,筆者目前共篩選出中外經(jīng)典教育電影80 部,形成了一份“中外經(jīng)典教育電影名錄”。在這80 部影片所塑造的80 位優(yōu)秀教師當中,有20 位教師在“教育理想”方面尤其凸顯,可將他們稱為“理想型教師”。
表1 “理想型教師”經(jīng)典電影名錄
人是一種有主體意識、有未來規(guī)劃的創(chuàng)造性存在。一個人為了自主設定的理想去奮斗、去拼搏,是一件快樂、幸福的事情。法國作家雨果曾經(jīng)說過:世上有一種東西比所有的軍隊都強大,那就是恰逢其時的一種理想。堅定的教育理想是樹立崇高師德的前提和基礎,教育理想之于人生發(fā)展的動力價值毋庸置疑。[1]
《美麗的大腳》中塑造了兩個教師,一個是苦命的鄉(xiāng)村少婦張美麗,一個是來自京城的志愿者夏雨,顧名思義,大腳張美麗是本片的主角。之所以說張美麗命苦,是因為在她的娃兒一歲的時候,丈夫因為愚昧無知而觸犯了法律(扒竊鐵路道釘當廢鐵出賣,造成貨車出軌翻車,司乘人員兩死六傷),被槍斃了。她一個人帶著娃娃,每天教他識字,希望娃娃能夠有點兒文化,不要像她的男人那樣愚昧無知。她最初教自己的娃娃,后來教村上其他人家的娃娃,再后來就辦起了一所鄉(xiāng)村學校。但學校辦起來不久,自己的娃娃卻夭折了。
影片特別感人之處在于,面對人生苦難,她把所有感情都寄托在了村里這群“泥孩子”身上。作為一名自發(fā)自愿但無依無靠的鄉(xiāng)村教師,她并沒有多少知識,只能用濃厚的地方話教孩子們識字讀書,不著調地帶領孩子們唱歌跳舞,也只能用她的俠骨柔腸為孩子爭取資助,用她的一腔熱血和真情實意挽留支教老師夏雨。而這一切都源自于她簡單而淳樸的教育理想:“別看俺自己沒有了娃,但就是見不得糟蹋娃兒的人。俺現(xiàn)在就是把學校里的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娃,俺就是盼著他們都能上成個學,將來山里頭就有希望了。俺這一輩子啥都不成功,但希望這些娃兒將來都是成功的?!?/p>
張美麗老師的教育理想簡單而淳樸,同時又是那樣艱難而沉重,這種艱難與沉重見諸于孩子們貧窮的家庭生活和落后的學習條件,更見諸他們面對京城繁華景象時的驚愕與茫然。當她的學生王大河受人耍弄之后,張美麗老師的教育理想愈加具體明確:“娃兒們,回去好好學習,咱就不用每天光吃洋芋,種洋芋有個啥出息嘛?咱們要好好學習,以后到北京來上大學。將來把咱們那個地方建設得跟北京一樣……娃兒們,老師歲數(shù)大了,我再說一遍,好好學習,咱們山里不就是靠咱們嘛,對不對?你們就是得好好學習,將來就不用再種洋芋了。”在張美麗即將離京回鄉(xiāng)之際,夏雨老師建議她留在北京找一份新工作,她平靜而堅定地說:“俺留在北京工作,娃誰來教呢?”
影片最后,張美麗因為一次意外事故結束了短暫而執(zhí)著的教育人生。在彌留之際,她平靜安詳,最后含笑離去,留給志愿者夏雨老師的遺言是:“我有個啥志向呢,我的志向咋不都在娃兒們身上嘛?!?/p>
對于一個教師而言,教育理想一旦上升為堅定的教育信念,自然會煥發(fā)出澎湃的教育激情。所謂教育激情,即對于教育事業(yè)的一種熱愛、專注、投入、執(zhí)著。它是一種活力、一種朝氣,也是一種敢于挑戰(zhàn)、自強不息的職業(yè)精神。[2]在研制的“中外經(jīng)典教育電影名錄”中,有20 部影片塑造的優(yōu)秀教師,在“教育激情”方面尤其凸顯,可將他們稱為“激情型教師”。
表2 “激情型教師”經(jīng)典電影名錄
教育激情是教育理想的行動化、立體化,它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孜孜不倦地履行作為教育者的各項職責。“教育激情不僅是教師本人的精神狀態(tài),更是教師立德樹人最好的興奮劑?!保?]
在《熱血教師》這部影片中,克拉克是一位聰明睿智、富有理想的教師,更是一位積極樂觀、富有激情的教師。影片開門見山,一開始就將觀眾帶到了北卡羅來納州斯諾頓小學的教學樓里。那是克拉克報到上班的第一天,當他坐在過道長條椅上等待安排工作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個小男孩站在不遠處的垃圾桶里。他馬上起身走向這個男孩,問道:“嗨,你這是怎么回事?”小男孩怯生生地說:“老師說我學不會,就應該和垃圾一起扔出去?!甭牭竭@里,他又向這個男孩走近幾步說:“我是克拉克老師,你叫什么名字?”當這個男孩告訴他自己名叫哈德里·克雷格時,克拉克馬上與他握手并說“很高興認識你”。接下來,特別值得贊賞的是,克拉克稍微遲鈍一下之后對哈德里說:“呃,很抱歉,我太健忘了,我叫什么名字來著?”哈德里有些驚奇地說:“你是克拉克老師?!边@時克拉克很開心地說:“嗨,瞧見沒?你剛才就學會了一樣東西,我要先把你弄出來。”就這樣,克拉克順理成章地把哈德里從垃圾箱里抱了出來。
影片展示克拉克教師形象的第二個場景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慶功會”上,校長非常驕傲地宣布,克拉克以“臨時教師”身份任教的班級已連續(xù)四年名列佛特郡考試第一名。當時,克拉克盡管沒有口頭回應,卻用食指連續(xù)指點周圍的學生,以示他的成功歸因于同學們的積極努力。學校為了表彰他,在校園停車場的路邊石上刻下了他的名字和入職時間:Ron Clark 1994。出人意料的是,面對成績和榮譽,克拉克不僅淡定從容,而且由此開始了新的個人職業(yè)生涯。他回家后對父母說:“我喜歡這所學校,但我得換個地方,媽媽,在他們用那塊停車的空地給我做墓地之前。紐約的公立學校急缺好老師,報紙上說他們跪求好老師,爸爸,每一年我都告訴我的學生們,去追逐人生中最渴望的東西,敢于做夢,勇于冒險,現(xiàn)在是我來兌現(xiàn)自己所言的時候了。”
作為《熱血教師》故事原型的克拉克,曾獲得“全美最佳教師”殊榮,他根據(jù)自己從教經(jīng)驗寫成的《教育的55 個細節(jié)》(The Essential 55)一書,曾高居2003美國暢銷書排行榜第七位。就這部影片本身而言,主要講述的是克拉克在紐約哈萊姆區(qū)一所中學的教育故事。他憑借個人的教育激情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了每一個孩子的巨大潛能,用一年時間把全校成績最差、班風最亂、學生最懶散的一個班級轉化為一個優(yōu)秀班集體,并在全市統(tǒng)考中擊敗了所謂的“尖子班”,創(chuàng)造了一個教育的奇跡。在與這些孩子打交道的過程中,他特別有智慧的一招是,為班級制定了三條班規(guī),第一條班規(guī)是“我們是一家人”,第二條班規(guī)是“我們要相互尊重彼此”,第三條班規(guī)是“我們進出教室都要排隊”。為了確保班規(guī)得以真正落實,他循循善誘、不屈不撓,經(jīng)過一系列挑戰(zhàn)和博弈之后,終于得到了學生的一致認可。
在這部影片中,有一個展示克拉克“吸引”學生聽課的片段非常精彩。那是一節(jié)語法課,為了能讓學生用心聽課,他在講臺上擺了一桌子的巧克力牛奶,跟學生“打賭”:只要大家能連續(xù)15 秒保持安靜認真地聽課,他就一口氣喝掉一盒牛奶。盡管平時課堂紀律很差,但這一次“打賭”的結果是,克拉克喝了一盒又一盒,直至在課堂上當眾嘔吐。最終,老師“洋相百出”,學生“大獲全勝”,一位熱血教師的幽默風趣與良苦用心,一覽無余。
教育是一項富有詩意的事業(yè),更是富有智慧的事業(yè)。要將教育理想轉化為現(xiàn)實,不僅需要教育激情,還需要教育智慧?!敖逃腔凼且环N教師內(nèi)化的、能夠以最佳方式迅速處理教育突發(fā)事件的能力。這種能力既是充滿思想和謀略的,又是不假思索的,還是瞬間反思的行動?!保?]在研制的“中外經(jīng)典教育電影名錄”中,有20 部影片塑造的優(yōu)秀教師,在“教育智慧”方面尤其凸顯,可將他們稱為“智慧型教師”。
表3 “智慧型教師”經(jīng)典電影名錄
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的教師,不能沒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教師職業(yè)的靈魂。
《小孩不笨》是一部由新加坡華人梁志強執(zhí)導的教育喜劇片。影片以新加坡中西文化對撞與融合的社會現(xiàn)實為背景,以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的矛盾與沖突為主線,揭示了家庭和學校在教育理念、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方法方面存在的諸多缺陷。影片主要人物是就讀于EM3 的3 個小男生,他們分別是乖順聽話、缺乏主見的媽寶Terry,有繪畫天賦卻得不到賞識的劉國彬和機智靈活、敢作敢為的小男子漢洪文福。從師生關系的角度來看,影片涉及的老師主要是EM3 的班主任李素貞。至于校長、訓導主任和華文教師,他們?nèi)话床烤桶?、各司其職,屬于普普通通的教師身份,沒有什么“亮點”所在,這里不予評論。
李老師第一次走進課堂,自我介紹還沒有結束,就有學生直言不諱地問:“老師,你被派到這里來教我們,是不是英語不好,數(shù)學很爛???”特別值得品味的是,對于這種帶有調侃味道的言語,李老師面帶微笑、不慍不火的回答,充分顯示了一位優(yōu)秀教師的精神氣質和教育機智:“是的。我以前數(shù)學經(jīng)常不及格,所以我討厭數(shù)學??墒?,我越討厭數(shù)學,我就越不會。后來我花了很多時間,逼自己去了解它接近它,跟它做朋友,把它的底摸得清清楚楚,就把它打敗了。所以呢,不管是英文也好,數(shù)學也好,你們不要因為考得不好,就討厭它避開它。感覺上好像自己被它們打敗了。其實它們都沒有打敗你,是你自己打敗了自己?!?/p>
也正是在這堂課上,當李老師走到國彬身邊,發(fā)現(xiàn)他在畫畫時,不但給予肯定和贊賞,還語重心長地說:“國彬,畫一張你認為最美的送給老師,好嗎?”在另外一次課上,當文福的數(shù)學考試成績有了小小的進步時,李老師同樣是給予肯定和贊賞,請他分享學習經(jīng)驗。在快下課的時候,李老師對全班同學說:“其實,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當中有很多人是可以讀書的。只要你們肯做點犧牲,老師愿意額外為你們補課。有興趣的同學,下課后跟老師報名?!毕抡n之后,當有同事對她的補課計劃表示不理解時,她的說法是:“我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些同學的素質是不差的,所以我想多花一點時間試試看,希望可以有一些奇跡?!?/p>
從教育學角度看,《小孩不笨》與新加坡電影《跑吧,孩子》一樣,具有非常明確的“兒童立場”,那就是替孩子說話,為兒童代言。對于父母而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來并沒有錯,但如果方法不當,甚至不擇手段的話,則可能適得其反,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會扭曲孩子的人格,扼殺孩子的天性。事實上,無論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非常可怕的是用固定的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對于EM3 班的孩子而言,不但要面對家庭的日?!芭u”,還要面對學校的各種“歧視”。影片一開始,便以Terry 的旁白表達了他們對于學校的總體感受:“這是一間每個人都曾經(jīng)坐過的監(jiān)牢,不要看它外表友善,其實它的無情和殘酷大家都領教過。”
沒有好老師,就沒有好學校。沒有好學校,就沒有好教育。沒有好教育,就沒有好人生。好老師是學生一生的貴人。Terry、國彬和文福這三個孩子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貴人,那就是班主任李老師。李老師不拋棄、不放棄,總能看到每個孩子的特長和潛力。李老師教文福學習方法,為Terry 講理辯護,替國彬報名參加國際少兒繪畫比賽,在國彬母親住院期間送花慰問,并呼吁全校師生參與骨髓捐獻活動……正是因為李老師的這些真誠付出,讓Terry 改變了對于學校的“刻板印象”:“原來學校并不是有些人認為的只有無情和殘酷。其實學校除了求學之外,它也是一個溫暖和處處充滿愛心的地方?!?/p>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兒童。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在有理想、有情懷、有智慧的李老師眼中,只要教育得法、循循善誘,每一個孩子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都可以成為“有用的人”。
所謂良知,即人之為人對于真、善、美的基本判斷能力。所謂教育良知,即教育者對于教育之真、善、美的基本判斷能力。[5]“擁有教育良知的教育工作者,就會具有高度的職業(yè)責任感,勇于擔當起教書育人的光榮使命。為了學生的成長與進步,這樣的教育工作者便會自覺地加強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保?]在筆者研制的“中外經(jīng)典教育電影名錄”中,有20 部影片塑造的優(yōu)秀教師,在“教育良知”方面尤其凸顯,可以將他們稱為“良知型教師”。
表4 “良知型教師”經(jīng)典電影名錄
教育理想、激情、智慧的表現(xiàn)形式千差萬別,但三者的共同基礎在于教育良知。作為教師教育的經(jīng)典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在我國教育界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目前,以“放牛班的春天”為主題詞,在“知網(wǎng)”資源庫中可以檢索到的相關論文已達137篇之多。從教育學角度看,影片中的克萊門特·馬修老師之所以非常優(yōu)秀,除了因為他循循善誘而富有教育智慧之外,尤為凸顯的是他的教育良知——慈愛、寬容,不拋棄、不放棄,尊重、保護每一個學生。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以人性和良知感動觀眾而取得成功的教育影片。該片原名為Les Choristes,可譯為“唱詩班男孩”。整部影片一次次響起天籟般的美好童聲,閃耀著求真、向善、審美的教育光芒。影片主角馬修本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人,但因不磷不緇而懷才不遇,后為生活所迫而選擇了代課教師這個職位。事實上,他所任教的學校是法國鄉(xiāng)下一所名為“池塘之底”的教養(yǎng)院,其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無人收養(yǎng)、調皮搗蛋、喜歡惡作劇的“問題學生”?!俺靥林住北揪褪且粋€隱喻,暗示那是一個被社會遺忘的角落,沒有人會關心那里孩子的存在與發(fā)展。非常幸運的是,新來的馬修老師忍辱負重、恪盡職守,總是能夠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場上與這些“問題學生”打交道,從不簡單執(zhí)行停課、禁閉、懲罰之類的陳規(guī)舊律。
其實,在馬修的第一堂課上,學生們就沒給他面子,相反,還給了他一個“下馬威”,當他被暗置的“路障”絆倒之后,哄搶、拋擲他的手提包,課堂亂成了一團糟,直到校長聞聲趕到,整個班級才安靜下來。出人意料的是,即使在這種極其尷尬的情境之下,馬修依然沉著冷靜,并沒有向校長匯報學生的惡作劇。這算是馬修第一次被“戲弄”,也是他第一次“包庇”學生。還有一次,學生在宿舍里集體惡搞,一起奏唱:“光頭、光頭佬,你完蛋啦,這里輪不到你當王。光頭、光頭佬,你完蛋啦,這里輪不到你當王……”直面這種惡意嘲弄教師的行為,馬修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轉移話題,贊賞他們的音樂才能,并借機組建了班級合唱團,希望利用音樂來感化、引導這群頑劣成性的學生。片中類似這種學生直接與老師“唱對臺戲”,甚至更為嚴重的“辱師”場景還有多處,但馬修老師“難得糊涂”,他的一貫做法是“大人不記小人過”,憑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良知,一次次地化解“危機”,進而達到“抑惡揚善”教化育人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馬修作為一位任勞任怨、和藹善良的教師,盡管“縱容”了學生各種各樣的“胡作非為”,但他絕不是一個沒有原則和底線的教師。例如,影片中有一個非常頑劣的學生孟丹,有一天晚上,他欺凌弱小的同學,逼迫貝比諾交錢,否則不準上床睡覺。馬修知道情況后,迅速找到在廚房偷吃東西的孟丹,怒不可遏地掐掉孟丹嘴里叼著的香煙,咬牙切齒地說:“這頓大餐,我睜只眼閉只眼,就當是我送給你的禮物,但是,我警告你,不準和貝比諾說話,不準靠近他,我甚至禁止你看他,明白嗎?”當時,馬修老師眼含淚水,一字一句地說:“你只要敢看他一眼,我會讓你活得生不如死?!痹隈R修老師的正義和仁慈面前,桀驁不馴的孟丹據(jù)軾低頭,乖乖認錯。
教育良知是教師職業(yè)的道德底線。馬修老師的教育良知表現(xiàn)在他對學生的仁愛之心,表現(xiàn)在他對學生個性和潛能的尊重與信任,也表現(xiàn)在他對校長“反教育行為”的堅決抵制和嚴厲批評。在影片的最后,馬修老師被解聘了,但他對于校長的卑劣手段和各種威逼毫不畏懼,臨行前一邊懇請另一位老師留下來好好關心、照看這群弱勢的孩子,一面嚴肅認真地對校長說:“你是一個既無能又壞心腸的人!”
文章對80 部中外經(jīng)典教育電影中的80 位教師進行了分類,他們分別屬于“理想型教師”“激情型教師”“智慧型教師”和“良知型教師”。總體來看,這80部電影比較生動地演繹了優(yōu)秀教師的方方面面,可以由此審視不同類型優(yōu)秀教師的精神氣質和人格魅力,可以幫助師范生和廣大在職教師更為直觀地感受優(yōu)秀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