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秦俐 楊悅
摘要:地圖被稱為地理的語言,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占有重要地位。許多初中生沒有讀圖意識,缺少讀圖興趣,不會讀圖方法。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從教學活動、多媒體課件、學案設計、板圖板畫和學生生活實際5個方面提出讀圖策略,旨在激發(fā)學生的讀圖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關鍵詞:初中地理;讀圖能力;策略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8.003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1—1580(2020)08—0015—04
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課程是一門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性質的基礎課程。課程內容以區(qū)域地理為主,為了展示不同尺度區(qū)域自然和人文特點,闡明不同尺度區(qū)域的地理概況、發(fā)展差異和聯系,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地圖資源非常豐富。教材中的地圖與文字緊密結合,蘊含豐富的地理知識。同時,地理課程中的重點、難點都是圍繞地圖展開的,地圖可以將地理知識化繁為簡,化難為易[1],因此地圖教學在地理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初中階段學生從幼稚走向成熟,可塑性較強,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重學生的學業(yè)水平,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閱讀地圖的基本技能,掌握獲取地理信息并利用圖像等形式表達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從學生自身學習和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還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和想象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已經成為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關注的焦點,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讀圖能力始終是地理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教學問題。
一、初中學生讀圖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沒有形成讀圖意識
初中生在小學階段沒有接觸過地理,對地理學科的性質并不了解,加之老師錯誤的引導,他們往往會形成只要死記硬背就能取得好成績的錯誤感受。沒有升入初中的時候,他們幾乎很少閱讀地圖,沒有讀圖習慣,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他們不是先看圖,而是第一時間從書中的文字部分查找答案。有些同學在考試答題時,對試卷上的圖視而不見,導致問題無法解決,影響地理學習。
(二)學生缺少讀圖興趣
地理課堂中,多數教師為非地理專業(yè),教師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互動性較差,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且教學資源利用不夠充分,傳統教學方法較多,流于簡單的你問我答形式,學生很少能體會到讀圖的樂趣,導致讀圖興趣不高。有些地理知識內容較為枯燥或太繁雜,缺乏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學生感覺枯燥無味。
(三)學生欠缺讀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的語言,與其他語言不同,地圖是通過符號表達信息的,剛升入初中的學生還不理解地圖符號表示的含義。對地圖中涉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等基礎知識缺乏足夠的掌握[2],導致讀圖困難。讀圖不僅需要一些地圖的基礎知識作支撐,還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思維、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遷移能力,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老師逐步培養(yǎng)。
(四)學生不會讀圖方法
由于小學沒有讀圖的基礎,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對地理課程中出現的地圖無從下手,需要老師細致地講授讀圖方法和技巧。而許多老師對讀圖方法不夠重視,導致讀圖方法落實不到位。即使老師教會學生讀圖的步驟,由于缺少練習,學生往往會遺漏地圖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地理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研究地理課程標準,摒棄講授式的傳統教學模式,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啟發(fā)者,利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的效果,幫助學生提高地理思維水平。作為地理老師要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真正能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
長期以來,從事地理研究的工作者從不同角度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教師要把握以下幾點:
1.教師要積極使用地圖,這樣學生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對讀圖產生興趣。
2.要選擇合適的地圖,地圖的內容能夠反映重點。教師要注重繪制地圖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包括地圖的輪廓、符號的大小、注記的位置等。
3.在地圖教學中,老師還要注意適當控制讀圖難度,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步驟,增強學生的信心。
4.明確地圖的類別,例如:政區(qū)圖、氣候圖、地形圖等,分類指導學生識圖。
5.讀圖教學時,要遵循正確的讀圖程序和讀圖順序,先讀圖名和圖例,然后再根據問題,讀取需要的信息。
6.教師指圖規(guī)范,區(qū)分點、線、面。同時訓練學生的讀圖肢體語言,糾正學生指圖隨意性的不良習慣。
一些地理學者在培養(yǎng)初中生讀圖能力的策略方面,有如下建議:
1.巧妙設計地理問題。地圖承載的信息量十分巨大,涵蓋了無數個知識點,應用高效提問策略讓學生嘗試發(fā)現、提出和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3]。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fā)性,問題要具體、清晰,指向性強。問題要貼近生活,聯系熱點[4],讓學生體會到地圖的使用價值[5]。
2.變換不同的讀圖練習形式??梢宰寣W生利用填充圖冊填圖,在填圖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帶領學生繪制簡單的地圖,通過繪制地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習閱讀地圖的興趣。完成拼圖游戲,通過拼圖明確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征。
3.總結讀圖經驗。對于每一次讀圖,要鼓勵學生總結自己的經驗。無論是例題、練習題還是考卷,督促學生在地理圖旁邊標注讀圖關鍵點、考點、思路等,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不斷整理自己的思路與經驗來提升讀圖綜合能力。
4.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解決較難的問題,同時組員之間可以相互配合,進而提升讀圖能力。
二、提高學生讀圖學習能力的策略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筆者根據育隆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筆者在教學中的一點經驗,提出以下提升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
(一)利用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讀圖學習能力
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不利于學生學習和能力的提升。針對初中生喜歡玩耍的身心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采用一些“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感受和體會地理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除了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外,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科活動,以活動為載體,為學生搭建掌握知識、激發(fā)興趣和展示自我的平臺。例如:學校開展的學科知識競賽活動,不僅包含一些地理基礎知識,還涵蓋了大量識圖類題目,在活動的激發(fā)下,學生意識到地圖的重要性,讀圖的積極性就會更加高漲。通過活動,學生不僅收獲了知識,鍛煉了能力,還收獲了自信和快樂。教師也可以根據內容的不同,開展不同類型的讀圖專題活動,例如:34個省級行政區(qū)的拼圖比賽,或填圖比賽。
(二)利用多媒體手段提高學生讀圖學習能力
多媒體有豐富的音頻、圖像、視頻資源。利用多媒體授課,學生能主動地投身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中,更直觀地了解各類地理知識,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一些有條件的學校配備了地理教室,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將地圖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例如:數字立體地形軟件能將中國地形圖投影在立體地形的墻面上,更貼近實際,便于學生理解中國地形、地勢的特點。多媒體超半球演示儀能生動地展示球面信息,學生通過演示觀看更加容易理解經線、緯線等抽象的內容。通過觀看有動態(tài)效果的地圖使學生對地理事物的分布有了更直觀的感受,通過聽音頻講解進一步提升學生表達地理信息的能力。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激發(fā)了學生閱讀地圖的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充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一些學校為每名學生配備了平板。平板具有拍照上傳、搶答、隨機答題等多種功能,學生利用平板能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可以深入開發(fā)平板的功能,利用平板開展學科活動。對于地理老師來說,上好復習課不容易。老師容易把復習課變成一節(jié)師生之間缺少互動、老師一言堂的課,導致復習效率低,影響學生成績。為了復習學過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增強課堂的互動性,提高復習效率,筆者利用平板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了一次識圖比賽活動,同時這也是一節(jié)有關讀圖的復習課。教師首先收集教材中不同類型的地圖,將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難點知識設置成填空或問答題,按照題目的難易程度分別設置為必答題和搶答題,最后將地圖和題目制作成課件。比賽時,教師將課件發(fā)給學生,學生閱讀平板中帶有題目的地圖進行必答和搶答,答對得分答錯扣分,一名同學答錯的情況下其他同學可以繼續(xù)搶答,最終得分高的同學獲得相應的獎勵。學生答題的過程中,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的讀圖情況,對學生存在問題的讀圖題目及時進行簡要講解。此次識圖比賽互動利用平板的搶答功能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tài),促使學生認真看圖,積極思考,提高了課堂的參與性,激發(fā)了學生的讀圖興趣,增強了學生讀圖能力。
(三)利用導學案的設計提高學生讀圖學習能力
導學案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對教材和課外教學資源的整合,這種模式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要體現地理學科的特色,采用圖文并茂的原則,重視各種地圖的運用,充分發(fā)揮地理圖表的優(yōu)勢。教師除了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彩色地圖外,還可以利用導學案為學生提供黑白地圖,培養(yǎng)學生閱讀黑白地圖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在導學案中,教師運用地圖,把教材中的文字和圖表加工轉換成問題。導學案中問題的設置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進而從不同角度鍛煉學生的讀圖能力。描線可以使學生對等值線及地理分界線的分布形態(tài)有直觀的了解,圈出或填出地理事物的名稱使學生明確地理事物的名稱和位置。例如:在學習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時,教師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填寫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通過填圖練習學生對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形成更深刻的印象。閱讀地圖回答分析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些分析題難度較大,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呈現與題目相關的地圖和資料,由淺入深設計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利用板圖板畫提高學生讀圖學習能力
為了讓學生能多看圖,形成空間概念,地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營造閱讀地圖的環(huán)境,開發(fā)創(chuàng)造各種資源。板圖板畫是教師將復雜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用簡筆畫進行的表達,不同與其他地圖,板圖板畫通過簡單的線條突出重點內容,化繁為簡,便于學生閱讀[6]。邊講邊畫的形式也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有利于學生將地理知識掌握落實得更牢固。例如:在講授《地形圖的判讀》一節(jié)時,通過閱讀等高線地形圖判別山體部位對學生來說是難點,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板圖板畫輔助講解,幫助學生攻克難點。在講授《大洲和大洋》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一筆畫出七大洲的大致輪廓,讓學生明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教師在設計簡易的板圖板畫時,要注意以下幾點:板圖板畫要神似,不計細節(jié),旨在抓住地理特征,突出重點,說明地理問題,彌補其他教學手段的不足。教師一定要將傳統板圖板畫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技術結合,達到課堂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這里介紹常見的初中地理地圖的板圖板畫(見圖1),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練習板圖板畫基本功,配合教學語言落實地理課程標準要求。
5.結合生活實際提高學生讀圖學習能力
學生閱讀地圖興趣不高的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不能體會到地圖的重要性,把它當成了枯燥的學習過程。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地圖,例如:公園導游圖、公交地鐵路線圖、天氣預報中的衛(wèi)星云圖、學校的平面圖等[7]。如果能將閱讀地圖與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相結合,將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讀圖興趣。這就要求老師根據讀圖內容創(chuàng)設一些簡單的情境,提出一些與情境相關的問題。例如:在講授《地圖的閱讀》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展示學生家鄉(xiāng)的地圖,并創(chuàng)設周末出去游玩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地圖計算路程,設計路線及判斷方向。在講授《交通運輸》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國內游的情境,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及交通路線。同時教師應該多關注網絡上的時事新聞,讓學生在地圖中找出事件發(fā)生的地點,結合位置簡要分析發(fā)生的原因。例如:教師呈現日本地震的新聞,學生在地圖上明確日本的位置,再結合板塊構造圖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三、結語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重要工具,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是每位地理老師應該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可以從活動、多媒體、學案設計、板圖板畫并結合生活實際幾個方面入手。
提高學生讀圖學習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也是我們必須完成的艱巨任務。作為地理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不斷深入研究每一位學生身心特點,研究地圖類別在不同地理課堂教學中的不同作用,把提高學生的地圖學習能力放在首位,進而達到我們中學地理教育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敏蘭.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教學動態(tài),2018(27).
[2]汪富明.試論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時代金融,2018(24).
[3]陳東.高效提問策略在初中地理讀圖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9(09).
[4]蘇丹.淺談初中地理讀圖學習的有效指導策略[J].才智,2017(22).
[5]徐進偉.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資源,2018(08).
[6]吳亞婧.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培養(yǎng)的對策研究 [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
[7]高源,吳怡,許淑婷.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究——基于大連市第三十一中學的問卷調查[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01).
Abstract: Maps are called the language of geography and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to read maps occupies an indispensable place in geography cla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ny junior high students lack mad-reading awareness and interest and are not able to read maps. 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map-reading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activity, multimedia power point, teaching design and landscape paintings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map-reading interest and cultivate their map-reading ability.
Key words: Junior High Geography; Map-Reading Ability; Strategy
[責任編輯:黃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