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少玄
問:請您談?wù)勈裁词恰凹兇鈱徝乐黧w”?
答:“純粹審美主體”這個概念,是鑒于迄今美學界對“審美主體”概念的混用基礎(chǔ)上提出來的,它指的是與沒有現(xiàn)實的審美能力的“非審美主體”相對的具有現(xiàn)實的審美能力的主體。換言之,這個概念與真正意義上的審美主體同義。
眾所周知,迄今,美學界幾乎無不是把人——主體,直接地等同于“審美主體”,——這正是“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荒謬的美學觀念的根源。“純粹審美主體”概念的提出,是對美學界任意地、不嚴謹?shù)厥褂脤徝乐黧w概念的一個撥亂反正。
純粹審美主體概念的提出,直接地把康德美學關(guān)于審美判斷的四個契機給科學化、明晰化了,把康德美學“為審美主體立法”的思想給挖掘出來了:一、被功利心,利害心即貪婪與恐懼牢牢控制的主體,不是審美主體;二、從一般概念的普遍性出發(fā),通過邏輯的理性推理,而不是從對具體的美的事物的感受出發(fā)做出所謂“審美判斷”的主體,不是審美主體;三、有企圖、有目的,即“有心栽花”的主體,不是審美主體;四、那些不能揚棄概念的邏輯性而建立在生命“共通感”基礎(chǔ)上而做出審美判斷的主體,不是審美主體。如是,則真正意義上的審美主體——純粹審美主體——就一目了然了。在諸純粹審美主體那里,“有一千個讀者只有一個哈姆雷特”,這就是“英雄所見略同”。
問:最后請您談?wù)勈裁礃拥娜瞬攀菍徝赖娜耍?/p>
答:一言以蔽之,身心合一的人才是審美的人。
身心合一:人在生理青春期到來之前——個體0-14或1 6歲(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天癸理論)的嬰兒、幼兒、童年階段,理論上說,是“身心合一”的。這就是個體審美、感受美的“史前史”階段。此時,個體的審美、感受美是自然而然地發(fā)生的(現(xiàn)實中,由于家庭和教育等原因,這個個體審美、感受美的史前史階段或多或少是被破壞了的)。也就是說,人天生地都是具有審美能力的人,都是“審美主體”。
身心分裂:從14或1 6歲開始,個體進入生理青春期,即進入《圣經(jīng)》所說的“原罪”階段,必受制于斯芬克斯女妖的魔法——誘惑與恐嚇,從而進入身心分裂,即不和諧、不平衡階段。此時個體的心——精神,是不成熟的,沒有長大的,處于“假性”的“類精神青春期”狀態(tài),它受到長大的身——有生育能力的身——的需要(食、色)的控制,即心“役于身”、“役于物”(莊子),即眼睛被利益、利害、功利觀念蒙蔽而貪嗔癡慢疑、顛倒夢想,陷入“無明”“知障”之中,是為“身先于心”?!彩亲卟怀鲞@個怪圈的人,都是喪失了審美能力的人,即“非審美主體”。
有限的——身心合一:在生理青春期區(qū)間內(nèi),個體從斯芬克斯的魔法中掙脫出來,心長大了——進入“精神青春期”,即眼睛明亮了——所謂的“開悟”(理悟)了(孔子“四十而不惑”)。此時,因身心達到了同一的水平——都長大了,故,可以說是“身心合一”了。但是,由于此時的身心合一是在“青春期”區(qū)間內(nèi),因此,心——精神,必須擔負起“生育”(創(chuàng)造)的使命,故,身體必須好好地配合心的精神創(chuàng)造。此時,心的創(chuàng)造,就是一個“誠意”“正心”而“身修”,亦即“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過程。因為在這個階段,精神創(chuàng)造是人的第一需要,故個體的審美能力處于進一步的積聚之中。此時的個體,只有在閑暇的時候,才有審美、感受美的可能。換言之,這個階段,主體的審美是有限的。這個過程一旦完成,紙上得來的“理悟”即轉(zhuǎn)化為真修實證的“證悟”,真正意義上的絕對的“身心合一”就到來了,主體也就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審美主體——純粹審美主體。
絕對的——身心合一:如果從生理更年期(女49歲男56歲,具體要因人而異)開始,人的身心俱已徹底地自我實現(xiàn)出來(肉體和精神兒孫滿堂),那么,主體就進入了絕對的、無限的“身心合一”階段。此時的身心合一,與天人合一無二。這個階段的人,就是佛、圣人、真人、至人、神人,他們實實在在地生活在“極樂世界”或“天國”里。此時的人,無疑是理想的、純粹的審美主體。
——前述四個人生發(fā)展階段,基本上與馮友蘭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說”相吻合:第一個“身心合一”階段,是“自然境界”;第二個“身心分裂”階段,是“功利境界”;第三個有限的“身心合一”階段,是“道德境界”;第四個絕對的、無限的“身心合一”階段,是“天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