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菁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體的建設者和組織者。疫情時期,如何教育和指導學生學會自主管理,使每個學生既是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主體?小策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疫情;自主管理;小策略
一、宅家學習,暴露問題
2020年的春節(jié)是一個特殊的春節(jié),在這個春雨綿綿的季節(jié)里,冠狀病毒的疫情,阻擋了學生們入學的腳步。線上學習成為主流,而“家”成了學生們學習和生活的主陣地。這個非同尋常的時期以它特別的方式考驗著每一個宅在家里的學生,面對疫情,面對寬松的、沒有約束的學習環(huán)境,低年級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一)不愛思考,被動生長
教師借助電子屏幕進行授課,學生面對電子屏幕進行學習。教與學之間隔空進行。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無法當面指導與監(jiān)督,盡管教師在屏幕面前手舞足蹈,聲情并茂,但學生面對電子屏幕,似乎收效甚微。當老師提出問題后,有一部分學生不愿思考,不參與互動,甚至已經走神或者離開屏幕,坐等老師給出答案??上攵?,這樣的學習現(xiàn)狀,不利于學生成長。
(二)作業(yè)拖拉,效率低下
疫情期間,面對正值引導與監(jiān)督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好似一群缺少領頭雁的雁群,迷失方向。由于課上的不積極互動參與,不認真聽課,導致課下的作業(yè)出現(xiàn)“不會”、“完成的質量低”、“沒有完成作業(yè)”等情況,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現(xiàn)狀下,作業(yè)出現(xiàn)拖拉,效率低下的問題。
(三) 居家生活,缺乏規(guī)律
疫情期間,教師采用電話家訪等方式,對學生的居家生活學習進行了解,從中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有一部分學生生活無規(guī)律,更愿意睡覺發(fā)呆或者玩游戲;有一部分學生覺得宅家期間,父母安排了太多學習內容,而這些內容大部分自己都不喜歡,他們不愿意配合。這樣的情況導致學生居家的生活缺乏規(guī)律。
二、歸因“自主”,意義重要
面對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不難看出,疫情面前,制約小學生居家學習生活的問題在于環(huán)境。他們對外在環(huán)境敏感度高,易受外來因素干擾。比如:家里突來的嘈雜聲會迅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忘記了正在上課,或是家里新添的一件器物也會讓他們新奇不已;他們也會因為自己的身體不適而變得特別脆弱,連平常最喜愛課程都拒絕參與。這些都是不利環(huán)境因素對小學生居家學習產生的影響。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影響事物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原因分外因和內因,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jù),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學生學會自主管理就顯得格外重要。
(一)何為自主管理
所謂“學生的自主管理”是指學生自己主動采取的用來控制和協(xié)調班集體、小組、個人以及各種環(huán)境、物質因素的行為。學生自主管理的基本和前提是自主教育,教育學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進入學校以后,他們的自主意識都很強烈。迫切希望老師把他們當大人看待,他們希望有獨立的見解,急于擺脫大人的監(jiān)護,什么都想自己干。”
(二)自主管理的意義
1.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自主管理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增長管理才干創(chuàng)造了許多機會。長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的孩子,長大以后一定有進取心,不墨守成規(guī),有較強的適應性。
2.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疫情期間,教師通過網(wǎng)絡輸出教學內容,答疑解惑,學生通過網(wǎng)絡接收學習內容。教與學隔空進行,缺乏及時的監(jiān)管。自主管理能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因,有效地發(fā)展學生自身的巨大潛能,提高學生線上學習的專注力,激發(fā)線下學習的積極性。
3.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疫情期間,學校綜合考慮學生居家環(huán)境和特點,安排了閱讀、體育活動、家務勞動、綜合實踐等活動,教師通過線上教學教給學生方法,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家長會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安排居家學習生活計劃。自主管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積極配合家長,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三、策略呈現(xiàn),助力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著名的論斷,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是實現(xiàn)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自主管理則是高水平的自主教育的成就和標志。作為班級管理者的班主任,在這關鍵的時期,應順著學生意識發(fā)展的規(guī)律,激發(fā)和引導學生自主意識的發(fā)展,使他們達到自主意識的高層次,倡導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管理。以下分享幾個自主管理的小策略。
(一)方向標法——改變“不愛思考,被動生長”問題
在《新課程標準》中,榜樣是教育者根據(jù)教育的目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選擇相應的榜樣,啟發(fā)、引導受教育者模仿、學習榜樣的行為習慣、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的過程和方法。疫情期間,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了問題——不愛思考,被動生長。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心中沒有榜樣,不知道追誰什么樣的榜樣。基于此,我借助微信,電話等媒介進行電訪,了解優(yōu)秀孩子在家的學習和表現(xiàn)以作為榜樣,通過語音或者圖片在班級進行展示,以達到啟發(fā)、引導其他學生進行模仿和學習的效果,這樣的方式不是靠說教,而是利用它美好可感的形象給人以美的陶冶,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心甘情愿地去追隨它、效仿它。給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方向標。
1.利用貼紙作用大。堅持自覺執(zhí)行自己制定的時間計劃表,每完成一項,給自己一個小貼紙,收集一定的小貼紙后,可以得到一個小禮物。小貼紙,大作用,在自我鼓勵下,學習和生活更規(guī)范,更自律了,玩中學,學中玩,勞逸結合很充實。
2.堅持朗讀有感悟。在疫情期間,班上有一些孩子每天堅持朗誦,一段時間后,不僅朗讀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而且增強了語感。有一次讀冰雪女王,因為太投入,讀到哭出來了。堅持做一件事,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和樂趣,堅持了就會成功。
3.認真做事出成果。面對第一次上網(wǎng)課,班上有些小朋友在用心媽媽的全程陪伴下,更加認真學習,學習不僅輕松了,還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原來認真去做一件事,不僅能做到更好,而且更感到快樂。
4.練習書法樂趣多。疫情期間,有一些小朋友,每天認真觀看書法視頻的教學,一遍又一遍,每天堅持練習書法,一頁又一頁,不僅書寫進步了,練字也成了一種樂趣。
5.學做家務表達愛:班上有一些孩子,假期里,跟著家長學習做家務,不僅學會了如何做家務,而且經常幫助家人做家務,親手為家人煮早餐。不僅勞逸結合,一家人和諧溫馨。
當一個個案例展示出來后,學生們不僅學習榜樣,更是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了讓自己也成為榜樣,他們改變線上“不愛思考,被動生長”的問題,積極參與互動,學習。正是這種無聲無形的管理和激勵使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有聲有形的班風蔚然形成。在這種風氣中班級管理工作通過一種示范激勵的途徑使學生將自己與伙伴之間、自己與自己之間進行比較、對照,從而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二)番茄時間法——改變“作業(yè)拖拉,效率低下”問題
教育部2012年12月印發(fā)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明確提出,要幫助學生“增強時間管理意識”,“正確處理學習與興趣、娛樂之間的矛盾”。正確的時間管理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吧倌暌讓W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時間管理的能力需要從小培養(yǎng),時間管理不僅關系到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與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密切相關,通過有效的時間管理,不僅可以提高效率,還可以獲得更多的休息時間,豐富課余生活,提高生活的質量和樂趣。
據(jù)研究材料統(tǒng)計;7--10歲兒童專注做一件事的時間是20分鐘左右,基于此,疫情期間,想讓孩子改變“作業(yè)拖拉,效率低下”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學會時間管理。作為班主任,我們應引導他們采用一些小策略,幫助他們高效完成每天的任務。比如:結合學校開展的“制定時間管理計劃表”的班隊活動,引導學生利用“番茄時間法”,制定時間管理計劃,幫助學生通過小策略完成自己制定的小任務,以此獲得認可與成功。
所謂番茄時間管理法是選擇一個待辦事項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在此期間專注工作、不允許做與該待辦事項任務無關的任何事情,直到一個番茄時間響起結束后,將待辦事項任務標記已完成或轉為下一個番茄時間的待辦事項,然后短暫休息約3-5分鐘,重復以上時間管理的工作方法。
在這些活動中,班主任扮演著導演、倡導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在活動中及時收集學生的活動照片,心得,巧妙地適當?shù)剡M行鼓勵與肯定。
(三)全家總動員法——改變“居家生活,缺乏規(guī)律”問題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教育根本目的。教育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就要熱愛生命,關愛生命,敬畏生命。它呼喚的是新型的師生關系和家校關系,以學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構建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這個環(huán)境需要家校共同創(chuàng)設。疫情期間,家庭是學生的活動的主陣地,如何讓學生在此期間,愿意主動配合家長和學校,開展豐富多彩而有規(guī)律的居家學習生活呢?
我結合學校制定時間計劃管理表的德育活動,采取“全家總動員”的做法。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向學生說明了疫期間的特殊性,指導學生制定時間計劃表。其次,指導家長和學生召開家庭會議。家庭會議主要由爸爸媽媽和學生共同參與,在會議中,人人平等,暢所欲言,每一個成員都可以提出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是“立法者”,通過共同協(xié)商,達成一致意見,重新修改并制定問題解決方案。一旦制訂了“家規(guī)”就需要大家共同遵守,這就是“守法”。從家校溝通中了解到,這些經過自己參與制訂的“家規(guī)”,孩子們都比較容易接受和遵守。這樣的方式,使學生覺得這不是家長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對自己約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效性。最后回歸班集體,利用班會課表揚積極參與,努力改進的學生,進步的學生,并給與不同形式的鼓勵。比如,可以給老師打電話,跟老師視頻,頒發(fā)電子證書,周末可以獎勵更多時間制作自己喜歡的手工等等,以此鞏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這樣一句話:記住你的管教目的應該是養(yǎng)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人來管理的人。充分激發(fā)每個學生自主管理的意識和參與欲望,愛護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只要教育得法,每個孩子都會成為自主管理的積極參與者。
疫情期間,作為班主任,更應該發(fā)揮“引路人”和“協(xié)調者”的角色,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感,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主管理的能力,讓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做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