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乃彥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比珖讣聪破鹆艘粋€學習雷鋒的熱潮,我們自然都參與其中。
雷鋒的先進思想和他刻苦學習、運用毛澤東思想是分不開的。他在部隊的2年零7個月里,除了軍訓軍務(wù)、出車執(zhí)勤,讀完了《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還讀了60多本人物傳記、文化書籍等,平均下來,每天要讀五六千字。
學習雷鋒,首先要學他的學習精神,要深入學習《毛澤東選集》。記得當時,我學習并做了讀書筆記的有《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 《論持久戰(zhàn)》《關(guān)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等23篇,還聽過有關(guān)學習《實踐論》的輔導(dǎo)報告等。
我在日記中寫道:“學習《實踐論》,聯(lián)想到校外教育也是這樣。第一階段是感性的認識,第二階段是理性的認識,要逐漸對各種內(nèi)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加深認識,從而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得出較正確的判斷。學習《矛盾論》,要搞清楚校外教育有什么特殊規(guī)律,除了搞活動,還要做哪些工作……”
在當時的中小學,學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在日常生活中已蔚然成風。大家都以幫助別人為榮,誰有自私的行為,肯定會被大家看不起。有的同學如果缺少鉛筆、橡皮等文具,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飛”到自己座位上。有一個學生回家后,每天都要到鄰居家中幫助一個學習困難的同學,講解例題,檢查作業(yè),長達一個學期。后來被幫助學生的家長到學校表示感謝,大家才知道這件事。學習小組中的互相幫助,更是普遍。有一位同學,愛睡懶覺經(jīng)常遲到,于是小組就決定派另一位同學每天一早去他家里叫他起床,一起上學。
我們還在胡同口、校門口,設(shè)立學雷鋒崗位,幫助過路的人解決困難。最多的是“自行車服務(wù)站”,如果一個人推著車胎癟了的自行車過來,值班的少先隊員會立即熱情地迎上前,輪流給自行車打氣。
記得有一次過年時,我們院一間房子上的茅草被爆竹引燃,大家往房頂上潑水也不管用。我不知道哪里來的力氣,一下子躥到一人多高的墻上,又順勢爬上房頂,用掃帚把火撲滅。
還記得有一次,我路過北京西四丁字街,看到一群人一邊喊“抓小偷”一邊猛追一個人。我立刻把自行車扔在路上,幫著追小偷。小偷拼命跑,我總差半步,就是抓不到。這時我想起來踢足球的一個動作,伸腿一下子把小偷絆倒了,幾個人追上來抓住了小偷……我回頭去找自行車,發(fā)現(xiàn)不翼而飛。正在著急的時候,一位大姐過來說:“剛才你追小偷,連車都不管了,我們就搬到公共汽車調(diào)度室了?!?/p>
“少年之家”有一位老實巴交的工友滿大爺,孩子多,收入少,日子過得很緊巴,經(jīng)常被老伴埋怨。那時我單身一人,每月工資有節(jié)余,就悄悄地每月接濟他20元?!拔母铩遍_始后,這件事情不知怎么“泄露”了,有造反派找到滿大爺,讓他揭發(fā)我“拉攏革命工人”。滿大爺非常為難,吭吭哧哧地,到底也沒有說。
(責 編 再 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