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qū)回民實驗小學
2008年,初當校長的我,欣喜地發(fā)現了一支普惠師生的“潛力股”——戲劇興趣組。在經過縝密論證后,我們達成這樣的共識:戲劇教育具有綜合性、多元性、體驗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等無限可能性,戲劇教育必將帶給師生最生動的素質教育,最鮮活的“德能同行”載體。就這樣,當校長十二年,我?guī)ьI團隊竭盡全力,精耕細作了一件事:研究并實踐了適于兒童發(fā)展的小學戲劇教育。
一開始,我們就申報了北京市規(guī)劃辦的校本科研課題。因為我們深深懂得:感性的戲劇教育在科研引領下才能理性前行,有情懷的教師在課題研究中才能帶著思考成長,腳踏實地的實踐要仰望星空才能有航標、有信度、有詩和遠方……
十二年來,戲劇教育從一粒飽滿的種子,發(fā)展到“班班有劇組,年級有劇社,學校有劇團”的全參與樣態(tài);從課本劇、校園劇、科普劇、心理劇、安全劇、校史劇發(fā)展到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廣角實踐;從“劇目作紅娘”的跨學科聯動到“無痕潤德”本能融合;從一兩所學校的強勁發(fā)展到全國戲劇教育共同體的成立,戲劇教育已經像呼吸一樣成為我們的本能。戲劇教育,讓我們都見證了最好的自己。
回首十二年戲劇教育研究之路,我們始終會感恩:遇見戲劇,一生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