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二次再熱塔式鍋爐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優(yōu)化調整

      2020-09-02 04:23:38李洪泉
      山東電力技術 2020年8期
      關鍵詞:熱汽主汽熱器

      李洪泉,馬 記,張 巖

      (華電萊州發(fā)電有限公司,山東 萊州 261400)

      0 引言

      二次再熱發(fā)電技術是世界火力發(fā)電先進技術。二次再熱不但可使機組獲得較高的燃煤經(jīng)濟性,而且具有較低的環(huán)保排放優(yōu)勢,成為火力發(fā)電技術發(fā)展的方向和趨勢。

      提高蒸汽參數(shù),達到鍋爐蒸汽參數(shù)的設計值,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機組的效率。二次再熱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比一次再熱機組多了一級再熱器[1-2],鍋爐內部的受熱面布置更加緊湊,需要重新分配燃燒釋放的熱量,爐膛內部結構越復雜,二次再熱機組的主汽溫、一次再熱汽溫、二次再熱汽溫的調節(jié)越困難,且主蒸汽、一次再熱蒸汽與二次再熱蒸汽間的強耦合性[3],進一步提高了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調節(jié)難度。

      某電廠鍋爐為超超臨界參數(shù)、變壓直流爐、切圓燃燒方式、固態(tài)排渣、單爐膛、二次再熱、平衡通風、半露天布置、全鋼構架、全懸吊結構塔式鍋爐,鍋爐型號為 SG-2717/33.42-M7052。 50%BMCR(鍋爐最大出力)以上主蒸汽溫度設計值605℃,再熱蒸汽溫度設計值623℃。鍋爐投產(chǎn)后主汽溫、一次再熱汽溫、二次再熱汽溫較低,當負荷在600~800 MW時,主汽溫只能達到585~595℃,再熱汽溫差距更大,只有580~590℃左右,隨著負荷的升高,鍋爐蓄熱能力增強,負荷在800~1 000 MW時,主汽溫為590~595℃,再熱汽溫在585~595℃左右,仍與設計值存在較大差距,為提高機組燃燒經(jīng)濟性,結合鍋爐的設計方式,采用多種方法對主汽溫和再熱汽溫進行優(yōu)化調整。

      1 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塔式爐汽溫調節(jié)原理

      1.1 二次再熱塔式鍋爐的調溫方式

      圖1為塔式鍋爐爐膛受熱面的布置方式示意圖,從下到上依次為低溫過熱器、一二次高溫再熱器冷段、高溫過熱器、一二次高溫再熱器熱段、一二次低溫再熱器、省煤器,在爐膛頂部一二次低溫再熱器及省煤器區(qū)域,布置了能將爐膛前后分開的分隔屏。二次再熱塔式鍋爐在調節(jié)汽溫時除了采用事故噴水減溫外,還可通過調節(jié)燃燒器擺角和調節(jié)尾部煙道煙氣擋板的方式。

      當入爐煤質發(fā)生劇烈變化,或燃燒情況發(fā)生較大變化導致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嚴重波動偏離額定值時,就會影響機組運行的經(jīng)濟性和安全性,此時可短時投入再熱器事故和微量噴水,維持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事故噴水設置在一、二次再熱器的入口,用于保證再熱器第二級微量噴水有裕度。微量噴水設置在再熱器的出口,保證再熱器出口汽溫在安全范圍內。減溫水噴入后,直接進入汽輪機高、中低壓缸,增加了做功的蒸汽流量,即增大了高、中低壓缸的做功能力,在負荷不變時,降低了超高壓缸的做功能力,這相當于一部分參數(shù)較低的再熱蒸汽代替了參數(shù)較高的主蒸汽作功,使做功效率下降,機組的熱經(jīng)濟性降低[4],因此減溫水僅作為事故緊急工況下的汽溫調節(jié)手段。此外,低負荷時提高鍋爐過量空氣系數(shù)或燃燒器擺角上下擺動[5],可以同時提高或同時降低一次再熱、二次再熱汽溫,達到同步調節(jié)兩級再熱器出口蒸汽溫度的效果。調節(jié)尾部煙道煙氣擋板的開度,可以調整進入一次再熱器和二次再熱器的煙氣流量,進而調整一次再熱器和二次再熱器的對流吸熱量,達到異步調節(jié)一二級再熱器出口蒸汽溫度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因負荷、煤質等發(fā)生變化時引起某一級再熱器受熱面超溫。

      1.2 主汽溫和再熱汽溫低的原因分析

      對鍋爐運行參數(shù)分析,造成主汽溫、再熱汽溫低的原因為:1)熱量分配不均,BRL(額定)工況下爐膛出口煙溫設計值為1 261℃,而實際爐膛出口煙溫遠遠低于設計水平,其主要原因為水冷壁吸熱量偏多,導致過熱器和再熱器吸熱量不足,在鍋爐輸入的總熱量一定的情況下,水冷壁吸熱量偏多,過熱器和再熱器吸熱量自然就會減少,這是鍋爐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偏低的主要原因;2)低溫過熱器個別管壁溫度高,由于鍋爐燃燒過程復雜,爐膛出口煙溫不均,造成低溫過熱器個別管壁溫度偏高,受低溫過熱器個別管壁溫度高制約,最終影響主、再熱汽溫的提升。

      圖1 二次再熱塔式鍋爐爐膛受熱面布置

      2 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優(yōu)化調整

      2.1 燃盡風擺角調整

      為提高主汽溫和再熱汽溫,首先應解決低溫過熱器個別管壁超溫現(xiàn)象,對BAGP(下層燃盡風)、UAGP(上層燃盡風)水平角度和上下擺角進行了反復調整,水平角度調整后如表1所示。燃盡風水平角度調整后,爐膛出口煙溫均勻性明顯改善,煙氣四角切圓偏差降低,燃燒區(qū)域煙氣旋轉特性更好。

      經(jīng)過反復試驗調整,燃盡風上下擺角調整到中間位置有利于爐內動力場均衡,即當燃盡風上下擺角在水平位置時爐膛出口煙汽溫度場比較均勻,燃燒區(qū)域煙溫偏差較小,調整后爐膛左墻、右墻主汽溫溫差由原來的10~15℃降至5~8℃。低溫過熱器個別管壁溫度偏高的現(xiàn)象有了明顯降低,高溫過熱器出口主汽溫的均勻性得到明顯改善。燃盡風擺角優(yōu)化后,低溫過熱器個別管壁溫度偏高的現(xiàn)象有了明顯降低,爐膛出口煙溫均勻性明顯改善,為進一步調整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奠定了基礎條件。

      表1 優(yōu)化后燃盡風水平角度 (°)

      2.2 鍋爐吹灰方式優(yōu)化

      當前的主要問題是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偏低,因此,應盡量減少水冷壁區(qū)域受熱面吹灰次數(shù),增加過熱器和再熱器區(qū)域吹灰次數(shù),即減少水冷壁吸熱量,增加過熱器和再熱器吸熱量,從而提高主汽溫和再熱汽溫。

      此外,為提高再熱汽溫,進一步提高爐膛火焰中心,可以通過減少低溫過熱器受熱面區(qū)域的吹灰頻次和吹灰數(shù)量,減少低溫過熱器的熱輻射吸熱量,同時提高再熱器區(qū)域的吹灰頻次和吹灰數(shù)量,保持再熱器區(qū)域受熱面干凈、清潔,增加再熱器的吸熱,從而提高再熱汽溫。

      2.3 燃燒器擺角調整

      改變燃燒器上下擺角角度是調節(jié)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主要方法。相同負荷且燃燒同種煤種的情況下,分別進行了兩種工況下的燃燒器擺角試驗。

      工況1:負荷700 MW,ABCEF 5套制粉系統(tǒng)運行,燃用煤種 (不連溝煤種+華泰煤種)低位熱值20.30 MJ/kg,三層燃燒器擺角由70%提高至90%,主汽溫和再熱汽溫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

      工況2:負荷700MW,ACDEF 5套制粉系統(tǒng)運行,燃用煤種(華泰煤種)低位熱值20.51MJ/kg,三層燃燒器擺角由70%下擺至50%,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及過熱器一、二級減溫水量分別如圖3、表2所示。

      工況1試驗結果說明當燃燒器擺角提高時,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均有所提高;工況2進行了燃燒器擺角下擺試驗,主汽溫和再熱汽溫雖變化不明顯,但過熱器各級減溫水流量均下降。上述兩組試驗證明,燃燒器擺角對調整主汽溫和再熱汽溫效果明顯,因此,在低溫過熱器壁溫允許的范圍內,提高燃燒器擺角有利于提高主汽溫和再熱汽溫。

      圖2 主汽溫和再熱汽溫隨燃燒器擺角變化趨勢(工況1)

      圖3 主汽溫和再熱汽溫隨燃燒器擺角變化趨勢(工況2)

      表2 過熱器減溫水流量隨擺角變化 t/h

      2.4 燃料量分配調整

      改變各層燃燒器燃料分配,增加上部燃燒器燃料量,減少下部燃燒器燃料量,進行了一組試驗。

      負荷700 MW,BCDEF五套制粉系統(tǒng)運行,總燃料量273 t/h,負荷及總燃料量維持不變,通過增加上層D磨的出力觀察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變化情況。試驗前后各層燃燒器燃料量分配情況如表3所示,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變化趨勢如圖4所示。

      表3 試驗前后燃料量分配 t/h

      圖4 主汽溫和再熱汽溫隨燃料量分配變化趨勢

      采用同樣方法,增加E層燃燒器燃料量,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變化與圖4基本相同,通過試驗證明,增加上部燃料量對提高主汽溫和再熱汽溫效果明顯。

      2.5 爐膛出口氧量調整

      爐膛出口氧量不僅影響爐膛內燃料的燃燒情況、燃燒產(chǎn)物的種類,而且還影響鍋爐效率。改變爐膛出口氧量,進行了一組試驗,觀察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變化情況。

      負荷700 MW,ABCDE 5套制粉系統(tǒng)運行,爐膛出口氧量3.7%,將爐膛出口氧量增加至4.0%,試驗前后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變化情況如圖5所示。

      過度提高爐膛出口氧量,不僅會增加風機出力,而且會增加鍋爐排煙熱損失;但是,適當提高爐膛出口氧量(0.1%~0.3%),能夠增大煙氣量,有利于提高再熱器受熱面的對流換熱比例,從而提高主汽溫和再熱汽溫。

      圖5 主汽溫和再熱汽溫隨爐膛出口氧量的變化趨勢

      2.6 二次風配風調整

      燃燒器二次風門配風方式有均等配風和束腰型配風,束腰型配風具有能使火焰中心上移、提高主汽溫和再熱汽溫、降低煙氣NOx含量、提高鍋爐燃燒穩(wěn)定性的優(yōu)點,因此,通過改變二次風門開度,進行了一組試驗,觀察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變化。

      負荷700 MW,BCDEF5套制粉系統(tǒng)運行,燃燒器二次風門束腰型配風方式代替均等配風方式,試驗前后二次風門開度如表4所示,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變化趨勢如圖6所示。

      表4 二次風門調整前后開度 %

      圖6 主汽溫和再熱汽溫隨配風方式改變的變化趨勢

      采用同樣方法,對ACDEF制粉運行的工況進行二次風配風調整試驗,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變化趨勢與圖6類似,試驗結果表明,在負荷不變的工況下,兩種配風方式進行對比,試驗表明,在負荷及燃燒工況相同的條件下,“束腰型”配風對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影響均優(yōu)于“均等型”配風。

      3 結語

      針對某二次再熱塔式鍋爐投運后主汽溫和再熱汽溫低的問題,分析了塔式鍋爐主汽溫、再熱汽溫低的原因。通過試驗得出燃盡風上下擺角調整到水平位置,低溫過熱器個別管壁溫度偏高的現(xiàn)象有了明顯降低,爐膛出口煙溫均勻性明顯改善;減少水冷壁區(qū)域受熱面吹灰次數(shù),增加過熱器和再熱器區(qū)域吹灰次數(shù),即減少水冷壁吸熱量,增加過熱器和再熱器吸熱量,從而提高主汽溫和再熱汽溫。提高燃燒器擺角利于提高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增加上部燃料量對提高主汽溫和再熱汽溫效果明顯;適當提高爐膛出口氧量(0.1%~0.3%),能夠增大煙氣量,有利于提高再熱器區(qū)域對流換熱比例,從而提高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在其他參數(shù)不變的工況下,“束腰型”配風對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影響均優(yōu)于“均等型”配風。通過以上方法的反復優(yōu)化調整,當負荷為500~800 MW時,主蒸汽溫度能夠達到設計值605℃,再熱汽溫提高至594~613℃,主汽溫和再熱汽溫均有了明顯的提升。通過各種調整手段總結摸索經(jīng)驗,為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主汽溫和再熱汽溫的優(yōu)化調整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熱汽主汽熱器
      減少#1爐再熱器減溫水使用量
      火電廠鍋爐再熱器聯(lián)絡管裂紋分析及處理
      基于遺傳算法的模糊控制在過熱汽溫控制系統(tǒng)優(yōu)化中的應用
      電子制作(2019年16期)2019-09-27 09:34:44
      汽水分離再熱器安全閥維修標定試驗研究
      靈活性改造抽汽口的選擇
      600MW亞臨界汽包爐再熱汽溫低的治理及應用
      電站輔機(2017年3期)2018-01-31 01:46:39
      主汽壓力影響因素分析及解決方案
      自動化博覽(2016年7期)2016-09-07 01:35:34
      基于Regen3.3的45K斯特林制冷機分層結構回熱器的優(yōu)化
      真空與低溫(2015年4期)2015-06-18 10:47:22
      百萬超超臨界機組主汽壓力偏差大原因分析及優(yōu)化措施
      機電信息(2014年24期)2014-09-02 01:08:33
      火電廠主汽溫度串級模糊控制系統(tǒng)應用研究
      南充市| 汶上县| 宁海县| 东乌| 天等县| 仙桃市| 富蕴县| 云和县| 新绛县| 星座| 麻栗坡县| 新民市| 宜兴市| 崇文区| 益阳市| 大港区| 滨海县| 政和县| 海南省| 武城县| 新绛县| 社旗县| 台前县| 新泰市| 长春市| 湾仔区| 邢台市| 渝北区| 聂荣县| 山西省| 华池县| 桐乡市| 滨州市| 沾益县| 西华县| 阿拉善左旗| 涞水县| 梅河口市| 东台市| 开封市|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