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阿童
【摘? 要】目的:對患有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患者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治療方式,探討其具體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從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的患有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患者中,選擇72例來作為本次實驗研究的對象,按照數(shù)字隨機的方式分為2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所采用的開腹膽囊切除術,而研究組患者則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治療方式,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結果:研究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1.11%,對照組則為16.67%,兩者之間差異顯著(P<0.05)。另外,研究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平均為(13.982±2.53)小時,且患者在24小時的VAS評分平均為(3.71±0.19),研究組結果更優(yōu),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患有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患者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不僅能夠有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而且還能夠促進患者腸鳴音的恢復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減少,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9-0098-01
為了能夠分析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療效,本文對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來我院入住的患有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72例患者病例進行了回顧性研究,探究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治療中的應用療效以及相關經(jīng)驗的總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72例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的患有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患者來作為本次實驗研究的對象。本次參與研究的所有患者病例中,男女人數(shù)分別為15人、42人。患者們的年齡在27歲至63歲之間,且平均年齡為(46.2±6.5)歲?;颊叩哪挲g、例數(shù)等的對比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次研究的納入標準具體如下: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全部經(jīng)過診斷確診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本次參與研究的所有患者包括其家屬均知悉本次的研究且全部同意。排除標準為:所有患者均未患有精神疾病、腎肝功能低下嚴重血液疾病以及凝血功能異常。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腹膽囊切除術,醫(yī)護人員在手術前需要指導患者采取平臥位,然后對患者手術部位消毒后,鋪上無菌巾。正式手術之前,需要對患者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然后醫(yī)生在患者的上腹部右側做一個切口,仔細的對患者的膽囊粘膜組織進行分離,盡可能的展開患者的腹腔,然后醫(yī)生需要找出患者的膽囊、膽囊前壁以及后壁組織,之后醫(yī)護人員縫合好患者的切口。手術結束并拔出插管后的一天至兩天后,患者即可適當進行一些運動。醫(yī)護人員在患者術后的恢復階段還需要密切的觀察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情況,恢復正常后患者才能夠被允許正常飲食[1]。
研究組患者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醫(yī)護人員在手術前需要指導患者采取仰臥位,然后患者手術部位消毒后,鋪上無菌巾,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的全身麻醉。然后醫(yī)護人員對患者臍部正上方作切口,切口長度為1 cm,然后在切口內(nèi)放置好氣腹針,并緩慢注入CO2氣體,建立出人工氣腹,在這一階段,醫(yī)護人員需要保持人工氣腹壓為12mmHg。然后醫(yī)護人員找到患者的右側側肋緣下鎖骨中線部,用手術刀開一個5毫米至6毫米的手術切口,然后緩慢放置腹腔鏡于患者的腹腔內(nèi)進行具體的探測檢查,其中重要的觀察部位為患者的膽囊炎周圍粘連的情況,并判斷其粘連程度。接著醫(yī)護人員根據(jù)判斷的具體結果來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確定好手術方案后,醫(yī)師需要首先解剖患者的膽囊三角,細致的將膽囊的粘連組織進行手術分離,然后游離患者的膽囊管,與此同時,醫(yī)師還需要采用鈦夾夾閉膽囊血管和膽囊管,并剝離出患者的膽囊,剝離成功后,采用電凝的方式進行止血,最后取出患者的膽囊。最后,醫(yī)護人員還需要根據(jù)患者具體的手術情況來判斷是否應該在患者的體內(nèi)放置引流管[2]。確定好之后,取出腹腔鏡并排出所有CO2氣體,縫合好患者的傷口并進行消毒。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記錄患者腸鳴音的恢復具體時間,此外還需要對患者采用VAS評分來判斷患者術后24小時的疼痛情況,其總分為十分,分數(shù)越低說明患者的疼痛度越低。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的分析計算方式對結果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n表示使用計數(shù)資料,其中的計量資料以(x±s)進行表示,然后用t/x2進行數(shù)據(jù)檢驗。p<0.05為經(jīng)過檢驗后的結果,表示為具有科學統(tǒng)計學檢驗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1.11%,對照組則為16.67%,即研究組結果更佳,兩者之間差異顯著(P<0.05)。
另外,研究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平均為(13.982±2.53)小時,且患者在24小時的VAS評分平均為(3.71±0.19),研究組結果更優(yōu),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所示。
3 討論
近幾十年來,全球的經(jīng)濟發(fā)展十分快速,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是各種疾病的發(fā)生,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就是近幾年來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當前針對于這一疾病的治療方式主要為開腹膽囊切除術,不過這一手術的效果并不完全有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從臨床的角度來看,在該疾病中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效果要更好,這一手術類型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其整體的應用價值較高[4],本文的回顧性研究探究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對患有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患者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治療方式十分有效,能夠改善患者的疼痛,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董樹園.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中的應用及對炎癥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5(3):82-83.
[2]? 顧越雷,楊孫虎,樊強,等.老年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行急診與延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療效分析[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8,23(3):35-36.
[3]? 尹顏新,程林,左伯軍,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70 例臨床體會[J].農(nóng) 墾 醫(yī) 學,2018,40(3):62-64.
[4]? 黃志聰,梁少映,劉月生,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于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7,24(1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