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無人機航拍因其視角新穎,視野廣闊,鏡頭語言靈活多樣,所攝畫面恢宏壯觀,且便于操控,門檻不高,被廣泛應用于電視拍攝創(chuàng)作領域。隨著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深入實施,日新月異的廣大農村為電視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節(jié)目源泉。本文以福安電視臺鄉(xiāng)村紀錄片欄目《全景福安》為例,對無人機航拍鏡頭的表現手法進行全面剖析,探索其鏡頭語言在鄉(xiāng)村紀錄片中的綜合運用。
關鍵詞:無人機航拍;鏡頭語言;鄉(xiāng)村紀錄片;全景福安;廣播電視臺 ? ? ? ? ? ? ? 中圖分類號:J93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0)06-116-03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6.031
本文著錄格式:吳景華.無人機航拍鏡頭語言在鄉(xiāng)村紀錄片中的應用探索——以福安電視臺《全景福安》欄目為例[J].中國傳媒科技,2020(6):116-118.
1.無人機航拍的定義與應用
無人機航拍是飛手(飛控手)操控無人機在空中飛行的同時,對地面和空中的景物進行遙控攝影攝像。航拍因其具有高空視角的獨特性和飛行的靈活性,被廣泛應用于紀錄片創(chuàng)作領域。特別是在2015年,由中國五洲傳播中心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聯合拍攝的《鳥瞰中國》和2017年中央電視臺推出的《航拍中國》等大型紀錄片,以空中的視角展現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歷史和人文景觀,彰顯國家建設的輝煌成就,讓觀眾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讓世界分享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為地方臺開辦類似欄目提供了學習的榜樣。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往高大上的航拍不再神秘,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F如今,萬元左右的無人機如大疆公司的精靈、悟、御系列,均可實現全高清1920*1080、120P乃至3840*2160、30P的4K視頻拍攝,完全可以滿足普通電視紀錄片的畫面質量要求。
福安電視臺在2015年就啟用了無人機拍攝新聞和專題節(jié)目,是較早應用無人機的縣級臺之一。在2017年初即著手策劃以航拍為主的鄉(xiāng)村紀錄片《全景福安》欄目,至今已播出近百集(下文中所舉例子均為其中的單集節(jié)目)。該欄目策劃精細,制作精良,充分應用無人機鏡頭語言,展現福安鄉(xiāng)村的自然與文化景觀,展示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發(fā)展的成果。獲得了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市縣電視臺推優(yōu)展播活動“電視欄目最佳作品一等獎”及“電視專題最佳作品一等獎”,其單集節(jié)目多次在省、市級節(jié)目評比中獲得大獎。
2.無人機航拍的優(yōu)勢
2.1視角獨特
無人機從高空俯瞰大地,人稱“上帝視角”,展示出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看到的風景,把熟悉的景象新鮮呈現給觀眾,創(chuàng)造出視覺體驗新維度,給人帶來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官愉悅。
2.2視野廣闊
目前常用的小型無人機標配鏡頭焦距在20-28mm(等效35mm格式),在高空上鳥瞰,其視野是地面拍攝難以企及的,尤其擅長展示宏大、廣闊的大場面,所攝鏡頭氣勢磅礴,給人以震撼的視覺體驗。
2.3機位靈活
高空上障礙物干擾相對較少,無人機如天馬行空,機位可按編導的意圖方便布控,并獲得流暢的畫面敘事效果。同時,對于拍攝災害和爆炸等危險場所,以及深山老林、動物遷徙等場景,放飛無人機,理論圖傳距離可以達到5千米以上,具有很強的環(huán)境適應性。
2.4鏡頭語言豐富
地面拍攝常用的推、拉、搖、移、俯、仰、跟等鏡頭在無人機上均可輕松實現。同時,無人機可以綜合應用兩種到多種維度的組合鏡頭,達到高空搖臂的攝影效果,全方位滿足鏡頭語言需求。
3.無人機航拍在鄉(xiāng)村紀錄片中大有可為
隨著國家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深入實施,廣大農村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鄉(xiāng)村固有的自然、歷史和人文景觀,以及新農村建設、產業(yè)發(fā)展、整潔村容、文化活動等,為無人機航拍提供了豐富題材。
以福建省福安市為例,共有447個行政村,30萬畝茶園,8萬畝巨峰葡萄,近百個“一村一品、一鄉(xiāng)一特色”農業(yè)產業(yè)示范基地。連片的百畝、千畝以上的生態(tài)茶園、特色果園、觀光農業(yè)園非常普遍。富春溪、穆陽溪、茜洋溪水質清澈,山水田園阡陌縱橫,自然風光四季如歌。畬文化、古文化、茶文化、廉文化、紅土地文化底蘊深厚。開鐮節(jié)、桃花節(jié)、葡萄節(jié)、臍橙節(jié)、線面節(jié)和畬族“三月三”等一系列節(jié)慶活動豐富多彩,場面壯觀,非常適合運用航拍鏡頭對其進行全景紀錄和全方位展現。
4.無人機航拍鄉(xiāng)村題材的鏡頭語言應用
從無人機的飛行角度而言,其航拍的基本鏡頭有前進、后退、拉升、下降、平移、跟隨、環(huán)繞、固定、旋轉、俯仰等,以及由這些基本鏡頭組合而成的二維、三維、多維運動鏡頭。在實際拍攝創(chuàng)作中,可以根據導演所要表達的鏡頭需要綜合應用,制造興趣點。
4.1前進與后退鏡頭
前進鏡頭是操控無人機向前飛行所拍畫面。其目標或有或無,善于展現村莊、田園、森林、城市等全貌環(huán)境,是無人機拍攝的最常用鏡頭之一,其操作相對簡單易行。無人機往前飛的同時,可以控制攝像頭俯仰進行拍攝,還可以適當選擇前景,讓背景畫面從無到有,制造懸念感。在《樓下村》中,無人機在村口沿進村公路低空前進,到村門牌坊前拉升,越過牌坊后整個樓下村的古民居一下子映入眼簾就是典型的“前進+拉升”鏡頭。
后退鏡頭就是無人機倒飛的畫面,其特點是新的景物不斷在鏡頭前景更替涌現,給觀眾一種持續(xù)的期待感。如在《行洋村》《溪塔村》《象環(huán)村》中拍攝蟶田、桃花、葡萄園等多處用到。值得注意的是,倒飛時易忽略機身后方的障礙物,需格外小心。雖然現在大多無人機有前后乃至四向避障的“剎車”功能,但實拍時往往因為較快飛行的慣性而導致撞機。飛手始終保持在無人機后方可以隨時察看無人機狀態(tài)及飛行環(huán)境,是后退鏡頭拍攝的相對安全站位。
4.2拉升與下降鏡頭
無人機從低空起飛,對著目標升到高空所攝即為拉升鏡頭,擅長表現高樓、房屋、古塔、懸崖等景觀的高度魅力??梢赃m當選擇前景進行拉升,以烘托氛圍。也可以邊拉升邊后退,鏡頭從主體局部慢慢遠離到全景、遠景,直至展現出主體所處的整個大環(huán)境,呈現一個連續(xù)的場景描述。
下降鏡頭與拉升相反,是無人機從高空下落所拍鏡頭。在拉升與下降中,配合攝影頭的俯仰變化,可以輕松實現搖臂的拍攝效果,而且其升降范圍和空間都要比地面搖臂更大、更加自如。
在《全景福安》之《南巖村》《下岐村》《棠溪村》《觀里村》中,大量應用無人機拉升和下降拍攝房屋、祠堂、廊橋、寺廟等建筑。在廉村溪邊的古城墻前和桂園里拍攝的兩組游人畫面中,無人機在榕樹下方對著招手的游客,從低空一邊斜向拉升、一邊后退鉆出樹梢,直到飛越樹梢,制造出情景交融的和諧唯美意境。
4.3平移與跟隨鏡頭
平移就是無人機的飛行方向與主體平行,鏡頭正對著主體所攝鏡頭。隨著飛行器的平移,新的景物不斷從橫向入鏡,能準確展現如公路、大橋、河岸等長距離主體的連續(xù)性特征。當無人機飛行方向與拍攝主體呈斜向時即為側飛或斜飛鏡頭。在《廉村》中,無人機沿廉溪平行移動,畫面以成片的油菜花為前景,中間是廉溪,遠處是古官道、古城堡和整個廉村的古建筑群,形成一幅田園、溪流、古道、房屋相間的靈動水鄉(xiāng)畫卷。
跟隨是指無人機緊跟運動中的主體進行移動拍攝,其目標可以是車或人,機位可以在主體后面、前面、側面,多用于運動、旅行類節(jié)目拍攝。大疆無人機從精靈4開始具備智能自動跟拍功能,可以輕易實現跟隨拍攝,且鏡頭均速順滑。在《羅江村》《溪邳村》《紅色溪柄》中,多次出現無人機跟拍汽車、船只的畫面,表達出一種行進的順暢美感。
拍攝平移鏡頭時,無人機飛行方向的物體不在監(jiān)視器內,而跟隨鏡頭的主體和無人機一般都處于快速運動狀態(tài)。這兩種情況都容易發(fā)生撞機事故,要特別注意安全。
4.4環(huán)繞與定點鏡頭
環(huán)繞俗稱刷鍋,指無人機圍繞拍攝主體作圓周或弧形運動拍攝,表達“圍著核心轉”的鏡頭語言,可以全方位展示目標狀況。在無人機推出智能飛行功能之前,環(huán)繞拍攝難度相對較高。開發(fā)了智能飛行功能之后,只需框選一個環(huán)繞目標,點“GO”就可以自動執(zhí)行環(huán)繞拍攝。飛行器在環(huán)繞時,可以改變機身與目標的距離(即環(huán)繞半徑),邊環(huán)繞、邊前進或后退。或者改變飛行高度,邊環(huán)繞、邊拉升或下降。比如在《潭頭鎮(zhèn)》中拍攝芙蓉仙子雕像時,以雕像為目標邊靠近、邊環(huán)繞的同時,拉升無人機,并控制攝像頭俯仰桿緩慢下搖鏡頭,使雕像始終位于畫面的黃金分割構圖點。整個畫面由遠及近、由低到高作環(huán)繞移動,畫面背景也在相應地旋轉更替,如“回頭望月”之勢,給人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
定點拍攝就是無人機懸停在空中拍攝固定鏡頭,在航拍照片時最常用,適合在場地陜小、干擾物多或舞臺活動等場面拍攝視頻。
4.5旋轉與俯仰鏡頭
旋轉是指無人機固定或運動飛行時,操控機身作360度旋轉拍攝,其鏡頭效果類似攝像機在三腳架上左右搖動,一般在拍攝大全景而廣角不夠時使用,呈現主觀上的“掃視”效果。
俯仰鏡頭指無人機在定點或運動時,控制鏡頭俯仰桿進行上下搖動拍攝,類似三腳架的上下搖鏡頭。當無人機飛到主體正上空,控制鏡頭垂直向下,就是垂直俯拍,主體呈壓縮狀。此時,再操控無人機邊拉升、邊旋轉,則呈現出大地旋轉的視覺效果,善于表現橫平豎直的大面積水稻田、茶園、葡萄園等場景,能充分展示出主體的排列結構和寬廣規(guī)模。如拍攝《曉陽鎮(zhèn)》《岳秀村》《下洋村》中,鏡頭從高空垂直俯瞰大地上的大面積稻田、油菜花、臍橙林、葡萄園,既規(guī)整有序,又氣勢磅礴、美麗壯觀。
4.6多維組合鏡頭
如前所述,無人機鏡頭語言豐富,在拍攝中為了不使鏡頭單一呆板,往往通過同時組合多種操作,產生多維度的鏡頭效果,以增強表現力。隨著DJIGO4、Litchi等無人機航拍軟件智能飛行功能的開發(fā),飛手可以啟用更多的智能飛行模式,或通過軟件預先規(guī)劃好飛行路線,使組合操控飛行器拍攝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在《全景福安》中,應用了相當多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多種操作組合拍攝鏡頭:如在《象環(huán)村》中,拉升與前進相結合的對沖鏡頭拍攝行駛中的汽車;在《坦洋村》中環(huán)繞與拉升相結合拍攝古炮樓;在《虎頭村》中,后退與環(huán)繞相結合拍攝畬族民居與桃園;在《廉村》中,平移與旋轉鏡頭相結合拍攝陳氏祠堂前的照墻;在《潭頭鎮(zhèn)》中,前進中下降并搖下鏡頭俯拍百丈際瀑布;在《甘棠李花》中,俯沖下降結合機身旋轉拍攝李園等等。這些鏡頭既充分表現了主體的結構全貌,又多維變幻、流暢敘事,給觀眾帶來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5.無人機航拍的安全事項
無人機航拍是一項技術性、藝術性和危險性兼具的拍攝活動,操控失誤與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撞機或墜機事故,筆者認識的數百飛手無一不出現墜機的。一次炸機輕則維修費用數百元,重則數千上萬元,還可能傷及到人、使拍攝資料丟失,讓一切努力功虧一簣。因此,要盡量保持安全飛行,把因為人為操控而造成的撞機、墜機概率降到最低限度,最大程度保障人員、設備和資料安全。
5.1嚴格訓練飛手
目前常用于航空攝影的民用無人機質量大都超過250克,根據中國民航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guī)定》等法規(guī)要求,駕駛員需經過培訓并取得合格證后方可飛行。民航局委托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進行培訓合格證的管理,飛手要經過嚴格培訓,熟練掌握無人機基本知識、操作技能和應急應對措施,經考試合格后才能執(zhí)證駕駛。同時,飛手不僅要會“飛”,還需具備一定的曝光、構圖等攝影基礎知識,才能在安全飛行的同時,拍攝到高質量的滿意畫面。
5.2遵守相關法規(guī)
近年來,因無人機“黑飛”而影響到航班安全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嚴重危害到社會公共安全。飛手要嚴格遵守《輕小無人機運行規(guī)定(試行)》《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guī)定》和《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暫行)》等法規(guī),按要求在民航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登記信息系統”中完成實名登記,拍攝前向相關部門提出空域使用申請,獲批后方可飛行。目前,普通民用無人機飛行高度限制500米內,不得在禁飛區(qū)飛行,更不得使用非法手段將無人機“解禁”后飛行。
5.3觀察飛行環(huán)境
無人機的安全性受天氣、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很大,要盡量選擇晴朗的天氣拍攝,其畫面質量也相對較高。拍攝前要進行踩點,規(guī)劃好飛行線路,做到心中有數。起飛和降落要選擇空曠的位置,謹防高速旋轉的旋翼傷及到人。要避免在下雨或電磁干擾大、半封閉空間等環(huán)境下飛行。起飛前要仔細察看航線上有無高大建筑、電線、廣告牌、樹木、山體等障礙物,拍攝時盡量保持視距內飛行。當表達鏡頭語言與飛行安全存在矛盾時,應當以安全為先,不抱任何僥幸心理。否則,一旦出現事故將后悔莫及。
5.4 GPS模式飛行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GPS系統在無人機的定位和導航中起著重要作用。在GPS模式下,無人機可以實現精準定位和懸停,并記錄返航點,安全系數相對最高。在外景拍攝時盡量避免無GPS信號飛行。
當無人機在低空飛行且上方有障礙物時,宜把默認的失控“返航”設為“懸?!?。如果因低電量等原因已經執(zhí)行自動返航,應當機立斷取消“返航”,避免無人機因執(zhí)行“返航”功能時自動竄高,碰撞到上方的物體而引發(fā)炸機。
5.5保持電力充足
目前,大多數航拍無人機一個電池的理論飛行時間在20-30分鐘左右,實際飛行時可能更短。完成一天的拍攝任務一般要備6-8個電池。為了最大限度節(jié)約電能,起飛前要預先規(guī)劃好飛行路線,設置好錄制參數。飛行中盡量拍攝有效鏡頭,減少飛行器在空中的時間,并確保足夠的返航電量,保證遙控器、監(jiān)視器的電量充足。
同時,在出發(fā)前要檢查設備的固件版本是否更到最新,起飛前檢查云臺卡扣是否取下,指南針存在異常要及時校準,杜絕在設備有異常提示的情況下強行飛行。
結語
無人機航拍具有輕便快捷、視角獨特、影像清晰等諸多優(yōu)點,在鄉(xiāng)村紀錄片的拍攝中可以大展身手,廣泛應用。同時,無人機在空曠之處拍攝大場景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但不擅長在狹窄空間或要抓拍細節(jié)的場合使用。在鄉(xiāng)村紀錄片創(chuàng)作中,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綜合應用地面攝像機、穩(wěn)定器加微單、手持無人機走動等多種機位充實鏡頭語言,實現遠、全、中、近、特各種景別的全覆蓋,讓影像更加飽滿,敘事更加生動。
[1]梁自強.論無人機航拍與紀錄片的影像創(chuàng)意及美學探索[J].電視研究,2016(11):57-59.
[2]蘇登科.無人機航拍新聞現狀及趨勢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7:43.
[3]呂俊平,陳海強.無人機航拍:新聞攝影領域崛起的新勢力[J].軍事記者,2016(5):53-55.
[4]張宇強.無人機航拍新聞“熱”的“冷”思考[J].中國記者,2015(11):63-64.
[5]李安,閻安.無人機航拍的電視新聞應用與優(yōu)化策略[J].電視研究,2018(8):74-76.
作者簡介:吳景華(1978-),男,福建省福安市,新聞部主任、記者,研究方向:短視頻新聞傳播與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