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飛
一
十月二十三日,春生為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團(tuán)圓辦了滿月酒,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紛紛前來道喜祝賀。席間,人們都在猜測,這王小二今天到底來還是不來呢?
二
太平鎮(zhèn)往東走二十余里地就是璧州城,璧州因璧山而得名。璧山臨江而立,像一面墻,又喚作璧山。小城與璧山之間隔了一條河,河叫作諾水河,經(jīng)過璧山時拐了一個彎,小城就坐落在彎道的灘涂處,依山傍水,四面環(huán)山,三面圍水。不知是哪朝哪代某位文人留下了這樣一句詩: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
璧州山高林密,峽谷、溝壑縱橫,這諾水河在這里也算是一個小小的碼頭,往來的船只,滿載著山貨,順流而下,可至保寧府、南部、順慶府,在重慶進(jìn)入長江,繼續(xù)往東,則可下洞庭,至江南等地。但璧州人一般都不會走那么遠(yuǎn),月是故鄉(xiāng)明,水是故鄉(xiāng)甜,只要走到某個地方聽不到鄉(xiāng)音,就渾身不自在,再多的錢也寧愿舍下不賺,人活著就圖一個自在。
璧州城不算大,住有幾萬人,大都信佛,在對面的璧山上就有一座廟,這廟就叫璧山寺。王小二二十年前就到此廟出家做了和尚。寺廟建在璧山山腰處,山門上撰寫了一副對聯(lián):
是誰將眼孔放開看得穿大千世界
到此要腳跟站定方許入不二法門
出門又是一聯(lián):
舉足宜行中正路
入門俱是過來人
過穿堂,就到了璧山寺,威武兇惡的哼哈二將睜眼鼓鼻,怒目而視,把守著山門。繼續(xù)往前是一個天井,種著兩棵柏樹,樹齡超過兩百年。天井兩邊分別是廂房和飯?zhí)茫懊婢褪谴笮蹖毜?,殿前置焚香大鼎,殿蓋金黃色琉璃筒瓦,殿中兩根大柱子,大殿供奉釋迦牟尼佛,侍者阿難、迦葉,兩側(cè)列十八羅漢。
廟里有一口鐘,每天清晨王小二就起來鳴鐘,鐘聲響徹全城。清代有人作詩歌詠:“雞聲未報鐘先到,催動江城萬戶煙?!睆R里十來個和尚,日子過得很清閑,鳴鐘,開山門,打掃衛(wèi)生,做早課……然后下地干活。寺廟有地,和尚像附近的農(nóng)民一樣,春種稻谷,秋播小麥,園內(nèi)瓜果蔬菜,成畦成行。和尚們一年四季,除了打坐念經(jīng)以外,其余大多時間都在地里干活。王小二在這璧山寺一待就是二十年,以前還有人猜測,等到春生娶媳婦兒時王小二就會還俗回家,現(xiàn)在,關(guān)于王小二的猜測又熱了起來。王小二在本地也算是一個“奇人”,奇人自然有奇事,而且這事兒是一口傳百口,越傳越離奇。
三
王小二本是太平鎮(zhèn)人,年幼時父親下河出船掉水里死了,爹死娘嫁人,母親跟著一個過路的人跑了,再也沒回來過。聽鎮(zhèn)上人說,王小二她媽走的時候,王小二還在和其他孩子玩泥巴過家家。他媽那天穿了一身干凈衣裳,從他身旁路過時,王小二還抬頭看了她一眼,用袖子橫著抹了一把鼻涕,然后又埋頭繼續(xù)玩。鄰居還以為她走親戚或是進(jìn)城辦事,可誰也沒想到她這一走就是泥牛入?!蝗ゲ粡?fù)返。王小二從此就成了鎮(zhèn)上的孤兒。鎮(zhèn)上人心善,又都是左鄰右舍的,誰家飯做好了就讓王小二來吃,天黑了也有地方睡,大伙兒都像是對自家的兒子,沒半點外心。因此,王小二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王小二十六歲時跟著鎮(zhèn)上的年輕人外出謀生。做過背夫,也跑過碼頭。璧州被群山懷抱,走旱路要翻山越嶺,璧州有專門走陸路的一群人,一個夾背(特制的一種背具,適合在陡峭的山路上背運貨物),一根杵子,背上背個百二十斤糧食、銀耳、竹筍、蘑菇、核桃、茶葉等山貨,一走就是百二十里地??柿耍谏綔侠锞涂梢院鹊礁侍鹈牢兜纳饺?。采一片油桐樹葉,一折,就成了水杯,在溝里取一杯泉水,咕咚咕咚就下了五臟六腑。一個字,爽!累了,找個地方換口氣。杵子一打,把背上的東西放在杵子上,深呼一口氣,長長地吆喝兩聲,聲音轉(zhuǎn)幾個彎,在山里回蕩。有時候會拉兩句山歌:
溝連溝來彎連彎,馬載銅鈴過大山,只要郎心合妹意,哪怕云南隔四川。
路上若是遇到下地干活的女人,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故意搭訕,給漫長而寂寞的旅途找一點樂子。
男:隔河看見姐穿紅,滿頭青絲黑蓬蓬,立起好像花一朵,坐下好像花一叢。
女:哥哥本是天上鷹,丑妹配哥不相稱, 山上花開千萬朵,朵朵比妹美十分。
他們很會知足,一兩句山歌,一兩句沒頭沒尾的搭訕,他們就心滿意足了。收起杵子,繼續(xù)趕路。經(jīng)常負(fù)重走這條路的人,人們給他們?nèi)×艘粋€好聽的名字——背二哥。王小二曾經(jīng)也做過這買賣。他還常?;燠E于在璧州碼頭。
碼頭上干活,干得最多的就是裝貨卸貨,全憑一身力氣。起初王小二還只是打打雜,跑跑腿,慢慢地就學(xué)會了背拉扛挑等絕活。正值年輕力盛,是一把干活的好手。百來斤的麻袋,輕輕松松地就舉到了肩上,一陣小跑,扛著貨物蹭蹭蹭地就躍上了臺階。除了運稻谷、玉米、小麥、油菜、土豆、紅薯等糧食以外,運得比較多的還有銀耳、筍、茶葉、蘑菇、核桃等山貨,這些都是璧州的特產(chǎn)。俗話說:“天生霧,霧生露,露生耳?!边@里的銀耳尤為出名,以前還是朝廷的貢品。有時候滿滿地載著一船雞鴨魚等活物,動物免不了會拉屎拉尿,搞得整條船都是一股臭烘烘的味道。等船靠了岸,跳進(jìn)江里,去去臭味,不然連自家的婆娘都會嫌棄呢。像那些木頭、竹子、磚瓦等日常用得著的材料物品碼頭上也經(jīng)常遇到。背二哥背得了的,船能運,背二哥背不了的,船也能運。璧州的產(chǎn)物通過陸路和水路運到外地,外地的東西也通過一樣的路途運進(jìn)來,水路和陸路構(gòu)成璧州連接外界的兩條通道。
有時候會跟船押運,王小二跟著貨船也跑了不少地方,吃過保寧府的醋、張飛牛肉,嘗過順慶府的川北涼粉,還吃了不少重慶小面。碼頭上一年四季都有人來有人往,周圍的小商販都聚集在碼頭附近做生意,有賣面的,有賣鍋盔涼粉的,還有賣日用品的。碼頭上有客棧,有酒館,還有小賭場和妓院。這些都是公開的,不算犯法吧,都這么過了好多年了,仿佛本來就該是這樣似的,沒有理由,也沒有道理,按照生活本來的面目過就行了唄,明日在哪里風(fēng)餐露宿還不知道呢,只管當(dāng)下過得自在就好。
有時候清閑時,人們會三三兩兩地聚一起,喝兩口燒酒,擺會兒龍門陣,消遣日子。一般來說,在賭場里很少聽見璧州人的聲音,這事整條河上的碼頭都知道。璧州人很摳,外鄉(xiāng)人說。其實璧州人也會聚在一起摸幾把牌,小賭幾把,一般來說賭的都不大。璧州只是一個小山城,比不得富裕的地方,璧州人顧家,賣力氣掙的錢本來就不多,得精打細(xì)算地花。即使是這樣,岸上青樓里穿著艷麗的女子總是一眼就能勾住年輕男人的心,仿佛她們真有一把鉤子,專勾男人的心,而且是一勾一個準(zhǔn)。上鉤的男人像是著了魔,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心甘情愿地花在她們身上。男人有生理上的需求,女人吃這口飯,各取所需。呵,你可別歧視,都是正經(jīng)人兒。俗話說得好,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是人的本性。
在大碼頭,船要是不趕急,通常會停個半天一晚,歇息歇息。若是遇到天氣不好,這一停時間會更久。王小二經(jīng)常跑到岸上的茶館里看那什么川北皮影戲,如《泗水關(guān)》《水漫金山》《火燒連營》等;或是在劇院湊湊熱鬧,看那“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最精彩的當(dāng)然是噴火、大變臉;或是聽人說書,聽什么岳飛演義、武松打虎、齊天大圣大鬧天宮、趙子龍大戰(zhàn)長坂坡等等,聽得饒有興味。王小二出門闖蕩,算是開了眼界。
四
下船后,沿著一串石梯,拾級而上,就到了璧州城街上,繼續(xù)往前是古鎮(zhèn)江樓。江樓興建于唐,曾幾度毀廢,幾度翻修,樓高五層,是全城最高的建筑。飛檐凌空,寶頂摩云,各層裝花窗,并有回廊周匝,內(nèi)有木梯可層層攀沿,是璧州城內(nèi)一大景致。沿江東西兩條街,全城最為繁華,江樓往東十來個店鋪都是宋家的鋪子,宋家是璧州城內(nèi)首屈一指的富貴人家,碼頭上一半的船都是宋家的船,一半的貨物都是宋家的貨物,所以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在璧州城買東西得找宋家,賣東西自然也得找宋家。當(dāng)然,對于這種說法,現(xiàn)在無從考究。
宋秋香是宋家的三女兒,性子不同于前面兩位姐姐知書達(dá)理,從小就古精靈怪,不受約束。姐姐們學(xué)做針線活兒,她卻上樹掏鳥窩,姐姐們讀書識字,她卻想方設(shè)法逃學(xué),好一個野丫頭。
王小二十二歲那年,第一次去碼頭找活兒,路過東街,秋香正好趴在二樓的窗沿,看著街上來來往往趕集的人。王小二遠(yuǎn)遠(yuǎn)的,一眼就看見了秋香,竟情不自禁地停了下來,呆呆的傻站在那里。秋香仿佛知道有人在看她似的,突然回過神來,正好看到王小二望著自己,秋香好奇地打量了他一番,緋紅著臉跑回屋里去。
后來王小二在碼頭上干活兒,宋家的貨也搬運了不少,一來二往的與秋香接觸的也就多了。
船就停在碼頭,有一天,秋香偷偷地跑到船上玩,她坐在船頭,把腳伸進(jìn)清澈的河水里,腳丫子在水里像兩條大魚,河里的小魚都圍了上來,秋香盯著水里的魚兒看,看著看著就想伸手去抓,她往前一傾,冷不防的一頭栽進(jìn)水里。秋香不會水,像落水的雞,她在河里掙扎了幾下,好不容易露出頭來喊救命,又沉入水里喝了好幾口涼水。王小二躺在另一條船上睡覺,聽到有人在喊,他下意識地翻身而起,正好看見河里有人,他猛地一頭扎進(jìn)水里,把她救起。王小二把她肚子里的水控了出來,秋香醒過來看見王小二,伸手就是一個嘴巴打在王小二的臉上,其實伸手的一剎那她就后悔了。王小二的臉?biāo)⒌匾幌录t到脖子,憤憤地說了一句:“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早知道剛才就讓你喂魚了!”秋香站起來,一身濕透,水珠子還順著衣袖往下滴,她既是責(zé)備又是羞怯地看了王小二一眼,趕緊跑回家去。
從那以后,秋香總是特別留意起王小二。久而久之,兩人日久生情。
五
宋家的三位千金是璧州城出了名的美人兒,個個長得水靈靈的,像那仙女下凡?;蛟S只有璧州的好山好水才能孕育出如此美麗的人兒來,整個璧州城的男子都夢想著把其中一位迎娶回家。街上來來往往趕集的路人,從宋家門前路過時,都忍不住地往宋家樓上瞟兩眼,更別說上門提親的人,簡直是排隊兒往宋家走,絡(luò)繹不絕。
大女兒做了縣長的兒媳,二女兒嫁進(jìn)了名門望族,現(xiàn)在就剩下三女兒秋香尚未出閣。你猜,城里的人們茶余飯后都談些什么?他們都在感慨宋家小姐的命好,投奔了好人家,一輩子錦衣玉食,享不盡的富貴榮華。宋家的女兒嫁了個好人家,那叫門當(dāng)戶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兒。你也想?嘿,別做夢了,你那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瞎想!父老鄉(xiāng)親們現(xiàn)在都在猜測,誰家有那等福氣,把三小姐迎娶進(jìn)門呢?
聽人說,城西的李家是宋老爺?shù)睦辖缓?,而且李家家境也殷實,可與宋家相媲美,宋老爺有把秋香嫁過去的意思。娶婚嫁女也講究個肥水不流外人田么?換一個更恰當(dāng)?shù)脑~兒,就叫“門當(dāng)戶對”。在外人看來這等美事做夢都不敢妄想呢,可是秋香偏偏不稀罕,她才不管什么公子少爺,她的心里只有王小二。
“胡鬧,簡直是胡鬧!”宋老爺知道這事兒后,大發(fā)雷霆,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連家都沒有的窮小子,那不是打自己的臉么?從今往后,宋家怎么在璧州城內(nèi)做人?怎么面對列祖列宗?秋香被關(guān)在屋里,不準(zhǔn)邁出房門一步。
一天晚上,秋香從屋里逃了出來,秋香連夜連晚地找到王小二,他們商議,在璧州他們是無法安定下來的,于是他們決定離開璧州,去更遠(yuǎn)的地方。他們并沒有想太多,只要兩個人能夠在一起,其他都不重要。哪怕是一起去赴死,他們也愿意。
夜里,他們照著月光,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他們也不知道到底要去哪里,他們只知道離開璧州,到一個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地方去。他們怕被人認(rèn)出來,白天不敢走大路,他們就故意走小路。璧州山高林密,有時候他們就在山里藏起來,在草地里,在巖石上休息。秋香躺在王小二的懷里,把頭貼在王小二的胸膛,像一只溫順的小綿羊。她睡得很香很香。王小二警惕地注意著周圍的動靜,像一個哨兵,守衛(wèi)在秋香的身邊。
九月,是收獲的季節(jié),地里的稻谷、紅薯等都成熟了,就連空氣里都飄蕩著豐收的甜味兒。他們餓了,就吃一口干糧,喝一口山泉水。有時候路過別人的農(nóng)田,王小二也會乘著夜色的掩護(hù),悄悄地在地里掏出幾根紅薯解解饞。他們不敢生火,怕被人發(fā)現(xiàn)引來麻煩,所以食物都只能生吃。他們手拉著手,心連著心,在山林里奔跑,不停地奔跑,像兩頭小鹿,像九月的風(fēng),自由自在。山林里、小道上、河溝里、田野上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他們感到有生以來,從未如此自由過,從未如此放任過,從未如此開心過,儼然成了兩個野人,兩只獵物。即使風(fēng)餐露宿,心里也是甜滋滋的,就像這九月的田野一樣,是幸福的味道。
他們越走越遠(yuǎn),越走越疲憊,趕路的速度也慢了下來。王小二看著秋香瘦了下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責(zé)怪自己讓秋香吃這等苦,但秋香卻阻攔他。她說,她愿意。他們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走了半個多月,一直走到閬中城,才決定停下來。秋香很喜歡這里,而且這兒沒有人認(rèn)識他們。王小二很快就在城里醋廠找了一份活兒,他們總算是找到了落腳之處。不跑了,跑,不就是為了有一個家么?
宋老爺子知道女兒跑了以后,派人找遍了整個璧州城,可是連秋香都影兒都沒找到。秋香的娘李氏,天天以淚洗面,更是哭腫了眼。都怪你逼她,李氏說。宋老爺子不說話,只是獨自坐在太師椅上抽煙嘆氣,他也為女兒的安危擔(dān)心,但他更擔(dān)心的是宋家的面子往哪兒擱。人怕出名豬怕壯,誰叫宋家家底殷實,又生了三個如花似玉的閨女呢?這璧州城的風(fēng)光,宋家就占了一半兒。
六
閬中的山水與璧州不大一樣,璧州的山更高,更險峻,水也更急,而閬中的山平緩了不少,閬中的水也溫馴了許多。每天城里的婦女們都到河邊洗菜、洗衣服、涮馬桶,但是閬中的水與諾水河的水有一個地方很相似,清冽,明亮,像周圍的山,周圍的樹,是綠色,是欣欣向榮的顏色。閬中比璧州要大,也更富裕,古城的建筑更古老,王小二與宋秋香選了一個好住處,過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
王小二在廠子里干活,秋香在家等著他回來。這一住,就住了十年。十年里,秋香從一位小姐,蛻變成一位妻子和母親。她忘記了以前錦衣玉食的生活,學(xué)會了享受平淡的日子。為了減輕家里的負(fù)擔(dān),平日秋香也會做一些零活兒,掙錢補(bǔ)貼家用。小兩口兒恩恩愛愛,常常在夜里憶苦思甜,說著悄悄話。秋香問,如果我死了,你怎么辦?我去做和尚,王小二說。
在閬中安定下來的第二年,秋香的肚子就大了起來,王小二對秋香更是疼愛有加,經(jīng)常下班回來到菜市場買一些肉,晚上親自下廚做飯。
屋檐上的積雪融化了,雨水順著瓦槽從屋檐飛流直下,院子里就成了一幕雨簾了。天井里的西府海棠露出了紅色的花苞,嫩綠色的葉子,火紅火紅的小花。在這春風(fēng)得意的季節(jié)里,孩子終于出生了,是一個胖胖的大小子,足足有五斤重。因為出生在春天,所以夫妻倆給兒子取名叫春生。
從此,一家兩口變成了一家三口,多了一張嘴家里也熱鬧了不少,添了更多的生氣和希望。日子過得不緊不慢,雖然艱辛,但卻踏實,疼并快樂著。春生是兩小口所有的希望。
七
可是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總是有期限,但只要那么一瞬,就足以一輩子回憶。在閬中第十年,秋香得了重病,在床上躺了好幾個月,人都瘦成皮包骨了。王小二尋遍了閬中城所有的郎中,都沒能治好秋香的病。秋香說,這輩子她不后悔。不過她還有一個心愿未了,她想再看爹娘最后一眼。王小二二話沒說,背起秋香,帶著春生就馬不停蹄地往璧州城趕,他忘記了路途的遙遠(yuǎn),心里全是和秋香在一起的日子。第十天,他終于趕到了璧州城,這十天的路,他卻用了十年才走完,走回了原點。或許,還有更遠(yuǎn)的路要走,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走。
王小二到璧州后,并沒有直接到宋家,而是等到天黑以后,他才背著秋香,帶著春生,敲開了宋家的門。李氏看到女兒的樣子后失聲痛哭,王小二跪在二老的面前磕了個頭,一五一十地回憶了這十年的日子,叫春生認(rèn)了爺爺奶奶,王小二便消失了。夜里,秋香終于咽了最后一口氣。
后來有人在璧山寺認(rèn)出了王小二,但王小二只會說一句“阿彌陀佛”就轉(zhuǎn)身離開了。轉(zhuǎn)眼間這事兒過去了二十年,璧州城還是那個璧州城,只是現(xiàn)在璧州城里的風(fēng)云人物已經(jīng)不是二十年前了。宋老爺子去世后,宋家的家境一天不如一天。如今,春生都已經(jīng)為人父了,這不,前些日子剛剛為團(tuán)圓辦了滿月酒。但是璧州的老少爺們兒卻還沒忘記王小二這個糟老頭子。
王小二會回來嗎?
你說呢?
欄目責(zé)編:王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