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江西銅鼓縣的客家人來說,沒有什么能比一碗菊花蘿卜豆子茶更能代表他們當(dāng)?shù)氐娘嬍澄幕恕?/p>
江西銅鼓縣是位于贛西北的一個只有14萬多人口的小縣,這里自古是客家人的聚集地,當(dāng)?shù)亓鱾鞯娘L(fēng)俗自然也是客家民俗。
銅鼓縣的客家民俗,包含了吃、穿、住、用、娛樂、節(jié)慶、耕讀、祭祀、婚喪嫁娶和待人接物等各個方面,內(nèi)容廣泛而豐富,是地域民間傳統(tǒng)習(xí)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單“吃”這一項就有不少,如撐酒、包圓、菊花蘿卜豆子茶、果子包、蓋碗菜……而其中的菊花蘿卜豆子茶是銅鼓縣當(dāng)?shù)仫嬍持幸豁椬畛R?、最普通、最流行、最簡便的客家民俗?/p>
說它最常見,是因為家家戶戶,一年四季,不論常時和節(jié)日,不分貧窮或富貴,只要是客籍人家,幾乎都吃菊花蘿卜豆子茶。
說它最普通,是因為不管白天或晚上,不論大人和小孩、男女和老少、客人和主人,不管在街巷或村舍,只要是客家人來了,進(jìn)門,坐下,就可以吃到一碗菊花蘿卜豆子茶。而且,它的主要原料蘿卜、豆子本身就是再普通不過的食材。
說它最流行,是因為占全縣人口百分之七十的客家人都喜歡泡、喜歡吃菊花蘿卜豆子茶!
說它最簡便,是因為它用開水沖泡,隨地隨處,隨家隨人皆可吃。農(nóng)民農(nóng)忙時可帶至田埂、山邊樹蔭下吃;工人可帶去車間或駕駛室吃;上班族可帶到辦公室當(dāng)作辦公用茶喝。當(dāng)然,大家在家時吃的居多。
其實,“說它最簡便”是相對而言的,主要是相對一桌客家飯或南粵廣東早茶而言。喝茶水的人會說,來一杯白開水或泡一杯綠茶、紅茶豈不是更簡單嗎?在客家人看來,吃菊花蘿卜豆子茶與喝普通茶水有實質(zhì)區(qū)別,最直接的體現(xiàn)是,前者是用來吃的,茶水、茶渣全可以食用。并且,菊花蘿卜豆子茶是客家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客家茶的代表之一,已融入了他們的生活。
在客家人看來,在一碗茶里加入菊花、蘿卜干、豆子,還只是“基本版”,若再加入芝麻、花生、鹽姜片、王蓮芽、刀豆米等,則相當(dāng)于“精裝版”或“豪華版”。當(dāng)然,哪怕是基本版的菊花蘿卜豆子茶也不簡單。
首先是材質(zhì)的講究。先說蘿卜,必須是立冬以后、立春之前的紅白蘿卜。這樣的蘿卜水分適中,甜津合口,不老不嫩,曬出來的蘿卜干又香又甜又脆,而且色澤鮮活入眼,一看便是上好的土特產(chǎn),更經(jīng)貯藏。如拿到自由市場上小賣不但價高,還搶手,是農(nóng)家增收的好貨。豆子則要夏至播種、立秋后采收的黃豆或青皮豆,俗稱“夏至豆”,一般不用早豆或黑豆,因為早豆粒小,而黑豆入口堅硬且不雅觀。
菊花有大朵菊和小朵菊,小朵菊更精致,俗稱“金菊子”。從這個“子”字,可以想象它有多小。金菊子花多朵小,瓣細(xì),濃香不但撲鼻,且香氣飄遠(yuǎn)長久。菜園里若有一片金菊子,屋前屋后都是香的。泡到茶里的香味可想而之。唯一的問題就是比較難采摘,一斗(指當(dāng)?shù)刂裰破粉位┙鹁兆优乱锨Ф浠ǎ鋬r格是一斗大朵菊花的兩三倍。一般情況下金菊子壓制的成品質(zhì)優(yōu)量少,只留待自家食用,不上市兜售,故農(nóng)貿(mào)市場上出集的鮮菊花和成品中,大朵菊花占多數(shù)。
茶葉大多也是自家采摘制曬的。清明茶固好,但五六月天采制的茶葉照樣好用,品質(zhì)也不差多少,吃著清香在前,甘醇在后。芝麻、花生在市場上處處買得到,可根據(jù)吃茶者各人喜好添多或減少。
唯有王蓮芽不是一般的客籍家庭都有。樹上長的王蓮芽外形有點類似香椿芽,因是“芽”,產(chǎn)量低,故更稀少、金貴?,F(xiàn)在若是能在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貿(mào)市場偶遇客家農(nóng)戶出售王蓮芽那是運氣好,但價格也至少幾百元一斤。因此,在銅鼓縣當(dāng)?shù)?,有這樣一種認(rèn)知:用王蓮芽泡菊花蘿卜豆子茶的農(nóng)戶,不是一般的農(nóng)家,通常是女主人聰明賢惠,調(diào)理精當(dāng),且會花算,男主人勤勞,善耕作,能經(jīng)營,這樣的家庭該是殷實人家。老話說,同樣是耕田種地會打算的人,有些人的生活就是過得有滋有味。用王蓮芽泡茶的農(nóng)戶就屬這一類“有滋有味”的家庭。
能制曬好刀豆米的家庭主婦更是勤勞之人,因為刀豆成熟時正是農(nóng)忙季節(jié),而刀豆易老,采摘錯過一天就得作廢,還要及時腌制,趕晴天晾曬,所以制曬刀豆,非勤快人不可。
其次是制作的講究。先拿制曬蘿卜干為例,曬得不好,吃著辛辣;鹽太多太咸,搶了鮮甜,太少又易生霉變質(zhì)。蘿卜干一般不批量生產(chǎn)和加工,農(nóng)戶漬鹽時全憑經(jīng)驗和手感把握。大點的蘿卜切三塊,小個的切成兩塊,放入滾開水里殺青后漬適量鹽,撈入大盆大缸內(nèi)腌制8至12個小時。第二天趕早排開曬盤、折、墊等,整齊擺上一塊塊的紅白蘿卜,抬上晾架,放禾場曬干??煽康那缣?,晚上不收,在外經(jīng)一至兩夜的霜打,口感更加柔潤香甜。白天披曬陽光味道,夜間經(jīng)歷霜花喂養(yǎng)后的蘿卜干成品便可入瓦缸、瓦罐收藏。講究的主婦,還會先將曬卷曲的蘿卜干理直順平,用苧麻細(xì)線,分紅白蘿卜扎成小捆,放入瓦罐封緊收藏。這樣的蘿卜干才是正宗的客家貨。
夏至的黃豆和青豆一般是炒熟,也有另一種制作方法,即將青毛豆帶莢煮熟去殼,然后將熟鮮豆?jié)n鹽,使其得微咸,再用木炭火加溫封干,也許是因這道工序,故其俗名也叫“封豆子”。在銅鼓縣東河片的帶溪、大塅等鄉(xiāng)鎮(zhèn)的農(nóng)戶家里,焙干這種青豆時往往要用楓樹球熰煙,使得豆子封干時熏蒸上楓樹油的味道,清香別致,因故也叫“楓豆子”?,F(xiàn)在客家農(nóng)人一般會從市面進(jìn)購大量的優(yōu)質(zhì)毛豆,一年四季制作這種泡茶的“楓(封)豆子”,于旅游景點作為當(dāng)?shù)赝撂禺a(chǎn)出售,價格不菲。
菊花的腌制也要說一說。將鮮菊花用清河水或井水漂洗涼干,撮下菊花瓣,去芯(花芯是苦的),鹽漬,搓揉,雙手合掌將水分?jǐn)D干,入瓦罐或玻璃瓶壓實,用精鹽封口。待一定時日后,取封泡茶,茶水不濁。據(jù)客家人介紹,菊花漬鹽后盡量擠干水分,是使菊花茶水純而不濁的關(guān)鍵。大朵管瓣菊和小朵針瓣金菊子都用這種腌制法。
泡菊花蘿卜豆子茶用的碗杯也不是隨意的。一般而言,客家人常用燒制的陶瓷碗和陶瓷杯,少用金屬的杯碗。細(xì)心的食客會發(fā)現(xiàn),用金屬碗杯特別是不銹鋼碗杯泡出的菊花蘿卜豆子茶,茶水冷得快,稍時杯碗中便會有一絲微微的鐵銹腥氣味散發(fā),破壞菊花蘿卜豆子茶原本的滋味。只有用瓷杯或瓷碗吃這種茶才美味始終,回味無窮。
所謂吃時的講究,則與銅鼓縣當(dāng)?shù)氐臍夂颦h(huán)境相關(guān)。銅鼓縣是典型的江南山區(qū)氣候,四季分明,春寒、夏熱、秋涼、冬冷,而這種客家茶趁熱吃則爽,故食用菊花蘿卜豆子茶冬季最好,夏天則不宜,春秋兩季合適。夏天天氣熱,吃得慢,待茶水涼下來,杯碗中的果子浸泡時間太長,蘿卜蔫了,豆子漲了,沒了嚼味,菊香、茶香、豆子的楓香也頓失。而若在冬天吃一杯加入鹽姜片、芝麻、花生、王蓮芽的菊花蘿卜豆子茶,真是從頭暖到腳,賞心悅目又能飽口福。
胡錦波,江西銅鼓縣司法局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