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律
書寫是個人化的活動。即便在雅集,同好筆會,拿筆的也只是自己的手,終究無法兩人合寫一筆、一字,更無兩人以上共同完成的經(jīng)典書跡。書寫是心靈活動,一心之念與一念之注,完全是個人的經(jīng)驗。
宅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是對自我的保護和對他人的尊重。宅是不便和無奈的,卻為安靜書寫提供了便利;宅是被動的也是主動的,為防疫所迫卻可免于事與人的催趕。古人講:“若迫于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無奈的“宅”,卻能為書寫提供平時難以獲得的心境。這種心境,使我們重新取出筆墨,并自然地獲得了耐心的加持,文房工具和書者心境這兩個與書道密切相關(guān)的基本要素,居然在這個時刻雙雙到齊,毫尖對紙的觸覺和書者的書道體驗也一齊敏感起來。然后,所謂“書能養(yǎng)心”這個平日難以企及的奢望,似乎也觸手可及了。
大家不約而同地意識到了這點。疫期以來,線上書法教學很是熱鬧,愛好者蜂擁而至。我也重新更新公眾號,而每一次更新都得到了鼓勵和漲粉。書粉們也有小目標,而小目標總是“寫得更好”。
對書粉們來說,“寫得更好”的第一步是“寫得講究”,也就是先要達到書法的“美好”這一審美需求。端莊、勻稱、精巧、婉麗、文秀等,是許多書法愛好者的追求。只有經(jīng)歷了從無序到有序、從無法到有法、從粗拙到精致的“寫字”層面,書者才有可能進入“藝術(shù)”之華域。書寫者在各個習書階段或許都會以不同法帖和書家為榜樣,我在優(yōu)酷所談的趙孟頫臨《蘭亭序》,并非如某書粉留言指出的“專門黑趙孟頫”,而是想請大家了解到高人也有拙時。在“美好”的層次上,畢竟大多數(shù)書法愛好者是喜歡趙孟頫的。
更進一層的境界是什么呢?書法藝術(shù)的本質(zhì)是抒情達意,是對書家性情的表現(xiàn),這個層面的內(nèi)涵很多,難以盡言?!靶浴背V笗业膫€人精神氣質(zhì),表現(xiàn)為書法作品的總體風格特征;而“情”則是具體作品中的情感內(nèi)涵,即書家書寫時的心情意氣。上述的端莊、勻稱、精巧、婉麗和文秀往往因為風格而被突破,情感往往因出于意外而變化多端,故而古代法帖常常呈現(xiàn)出異常豐富的形態(tài)。
宅居,是有益于書法習修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挂叱晒θ?,書養(yǎng)更進時,颯颯毫余,豈不快哉!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書法與傳媒學院書法系碩士生導師,北師大版《書法練習指導》執(zhí)行主編,美術(shù)學博士、美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