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睿桐
中圖分類號:G83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4-078-02
摘? 要;中國女子競技體操在歷年比賽中平衡木項目一直是我國的傳統(tǒng)強項同時也是我國在奧運會及世錦賽爭金奪銀的熱門項目之一。但從巴西奧運會之后的幾年國際大賽成績來看,我國平衡木的整體水平能看出有下滑的跡象,同時優(yōu)勢也不似從前那般明顯。本文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以及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李詩佳在2019年斯圖加特世界體操錦標賽中獲得第三名的平衡木成套進行成套動作選用及連接價值進行分析,旨在為李詩佳在平衡木項目中的成套編排及訓練計劃提供一定的參考基礎,同時也為我國平衡木在今后的發(fā)展提供更多參考思路以期取得更多優(yōu)異成績。
關鍵詞:平衡木;動作選用;連接價值
一、前言
自2017-2020新規(guī)則出臺以來,我國女隊一直處在一個比較被動的局勢中,為了找出我國平衡木在所欠缺的地方,并進一步挽回我國平衡木項目在世界的地位,加強對平衡木項目規(guī)則的探索和研究,分析國外優(yōu)秀女子平衡木成套的發(fā)展趨勢,改善我國對平衡木教學的訓練手段,掌握編排平衡木成套動作的特點以及把動作難度價值最大化是我們打破當今局面取得更大突破的關鍵因素。
二、單個難度動作分析
(一)上法動作分析
上法動作是平衡木的開始動作,一個新穎的上法動作可以瞬間抓住裁判的眼球。上法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運動員后面動作的發(fā)揮情況。因此,選擇一個有難度、符合編排要求又穩(wěn)定的上法動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本次世界體操錦標賽中我國運動員李詩佳選擇的是“木中類”上法“跳上成劈叉”的A組動作,雖然新規(guī)則中對于平衡木上法的編排要求沒有做硬性規(guī)定,但是選擇A組類上法確實過于簡單。可以參考我國運動員劉婷婷的上法,她采用的是“后手翻越木成正撐上”D組難度的上法。這個上法不僅難度價值高而且動作新穎獨特,對運動員自身的要求沒有很高,是個好學容易上手的動作。從本場比賽可以看出國外運動員多以“木端類”C組及以上的動作居多,而我國運動員采用“木中類”上法動作偏多,以以往的編排有所改變,但無論怎么樣選擇適合運動員的上法才是上上之策。
(二)單個舞蹈動作分析
根據(jù)新版體操評分規(guī)則的要求,平衡木成套動作的編排內(nèi)容包括舞蹈類的要求是成套內(nèi)必須包含一個轉(zhuǎn)體類的動作以及一個至少包含2個不同的舞蹈動作連接,其中一個必須是劈叉跳180°,如沒有達到相應的編排要求,也將會損失對應的編排分數(shù),那么D分就會相對應的減少0.5甚至更多。而李詩佳選擇轉(zhuǎn)體動作是最簡單的A組轉(zhuǎn)體,沒有任何連接,同樣也是過于簡單化,僅僅只是滿足了編排要求。轉(zhuǎn)體動作我們可以借鑒美國運動員Kara,她在成套動作中使用的轉(zhuǎn)體是高舉腿轉(zhuǎn)體360°。在上個周期我國運動員都偏向使用水平轉(zhuǎn)體360°,但由于此動作對于運動員要求過高,從轉(zhuǎn)體開始一直到結束水平腿需要一直保持在90°,在轉(zhuǎn)體過程中如有降低該動作就會面臨降組處理,因此我國運動員使用該動作的頻率漸漸消失。但是高舉腿轉(zhuǎn)體360°只需要運動員在接近180°的位置抱住腿,并支撐到轉(zhuǎn)體結束把腿放下就可以獲得D組的難度分。另外這個周期涌現(xiàn)出的“網(wǎng)紅跳”李詩佳的成套動作中也出現(xiàn)了,從橫木開始做劈叉跳(無論是橫分還是豎分)180°,就可以獲得D組的難度價值。如能把劈叉跳橫分180°與劈叉跳豎分180°連接起來就可以掙得0.2的連接加分,這將大大提升運動員的競技實力。
(三)下法動作分析
我國運動員李詩佳所采用的下法是踺子屈體兩周下,這個動作具有E組難度價值。新規(guī)則出臺后取消掉了關于下法需要達到D組才能獲得0.5的編排要求分,這也意味著我們在下法動作的選取上更為廣闊,在本次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到拜爾斯所選用的下法是小翻小翻接團身轉(zhuǎn)體720°旋下,這是一個G組難度的下法,這也暗示著今后平衡木下法的發(fā)展方向,我國運動員在今后的下法訓練中還需要不斷打磨,打破固有思維去開發(fā)創(chuàng)新。
三、難度動作連接串的分析
首先在新版評分規(guī)則中關于技巧難度類中比較值得我們關注的是B+D(兩個動作都向前)的連接加分。就是李詩佳成套動作中的“前手翻接前空翻”這個反彈類的動作。在舊規(guī)則中這個動作由于沒有連接加分,使用的人數(shù)和頻率都較低,這周期我國運動員抓住規(guī)則變化的趨勢,都在從之前的踺子直體或小翻小翻接直體轉(zhuǎn)變成現(xiàn)在前手翻接前空翻這個動作,不僅滿足的編排要求中的技巧動作連接,其中一個是空翻,同時還獲得額外的連接加分。其次長串連接加分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注意的,同時我國教練員也把這個規(guī)則盡可能的最大化。我們在李詩佳的成套編排中可以看到理論上由三個動作連接起來的長連接串有兩個,其中一個是撕叉跳—跨跳接環(huán)—小翻具有0.3的加分,另一個是挺身前空翻—分腿跳接環(huán)—倒叉具有0.4的加分。這是這個周期非常流行的長連接串,只有三個動作并且都在B組以上就能獲得0.1的長串加分,如在長連接串中動作難度還在往上增加,還另外增加動作與動作的連接加分。例如,我們以挺身前空翻—分腿跳接環(huán)—倒叉這串長連接串來分析,本身三個動作的長串就有0.1的加分,接著挺身前空翻D組難度+分腿跳接環(huán)D組難度就有0.2的加分,然后分腿跳接環(huán)D組與倒叉C組難度又有0.1的加分,因此整個長串連接就有0.4的連接加分。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運動員想要獲得較高的D分離不開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連接高分,必須在八個難度動作中盡可能多的把所能完成的難度動作連接在一起以求掙得更多的額外加分。
四、成套完成質(zhì)量的分析
新規(guī)則的編排要求將原來規(guī)則中“5條編排要求共2.5分”改成“4條編排要求共2.0分,”因此在編排成套動作時只需要滿足特定的4個編排要求,即可獲得2分的基礎分。從表3我們可以看到,李詩佳八個最高難度分的分值有3.3,動作連接有0.7,如第一串長串連接沒斷,理論上是有1分的連接加分,在D分和拜爾斯相同的情況下是完全有實力爭奪金牌的。另外在單項決賽上運動員是沒有三分鐘的活動時間,意味著進場介紹完畢就要上場進行比賽,而我國運動員李詩佳又是第一位上場,剛開始成套動作還有些緊張,導致出現(xiàn)了一些晃動還有連接沒連上的扣分因素。但在成套后半節(jié)她很快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和動作節(jié)奏,對于第一次參加世錦賽這樣的大賽,她的表現(xiàn)是非常值得鼓勵的,最后以難度分6.1、完成分8.300以及14.300的分數(shù)獲得季軍。
五、結論與建議
(一)目前我國運動員在平衡木上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在,善于利用規(guī)則中連接加分的發(fā)展趨勢,來獲取更多實用有效的連接加分。從劉婷婷和李詩佳的成套中都可以看到教練員為其精心編排的成套,例如我國運動員劉婷婷隨著年歲的增長還有傷病的困擾,在下法動作上沒能完成D組以上的下法,教練員就為其在木上的連接加分多下功夫,彌補下法難度的缺失并且成套編排合理并富有美感,凸顯我國特有的平衡木編排風格。
(二)目前我國運動員在平衡木上的劣勢表現(xiàn)在木上的完成動作難度偏低是我國絕大多數(shù)運動員所面臨的問題,雖然我國運動員整體D分并不低,但成套動作里缺乏E組及以上的技巧難度動作,另外包括上法和下法及舞蹈類轉(zhuǎn)體動作的難度都偏低。在平衡木成套動作的編排過程中,運動員和教練員還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注意去去選取合適的難度并進行連接,使運動員在保證動作質(zhì)量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平衡木成套動作的難度分。同時也不可忽視對可能出現(xiàn)的扣分因素的動作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很多時候細節(jié)才是在大賽中取勝的關鍵。
參考文獻:
[1]付一丹.劉婷婷平衡木成套動作分析——以2018年多哈世界體操錦標賽為例[J].智庫時代,2019(S1):30-31.
[2]王海云.新規(guī)則下女子競技體操平衡木成套動作編排特征的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9:1879-1880.
[3]盧博博.新規(guī)則下女子平衡木成套動作編排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8):213+216.
作者單位:
北京體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