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隨著我國當前社會文化的不斷發(fā)展,為了使傳統(tǒng)文化能夠推動社會文化的不斷進步,需要對存在于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更加貼合于我國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和人們的審美要求。在對李清照《聲聲慢》這一詞作的賞析時,我們要從詞作所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入手,通過對內容的全方位賞析,才能知曉詞作的意境,從而了解本李清照創(chuàng)作這首詞的思想情感。
【關鍵詞】《聲聲慢》;賞析;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33-0018-02
李清照《聲聲慢》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fā)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在閱讀這一詞作時,要對這篇內容的寫作背景和其中蘊含的文化精髓進行深入的挖掘以及分析,聯(lián)系李清照的生平經歷來對這篇文章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本文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和生平經歷來談談對該詞作的賞析。
一、李清照的生平背景
李清照的生平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李清照的一生可以歸結為前期是非常的安定和幸福,后期是非常的顛沛流離,李清照是我國山東濟南人,李清照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時代的事件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并且也集中性地反映了內心的情感,在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中,李清照的家庭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一時期的詞曲得以廣泛的凸顯,也進行了集中性的反映,李清照的詞風也由前期的非常靈動和清新轉變?yōu)楹笃诘某镣春捅啵诶钋逭蘸笃趧?chuàng)作的過程中,將國破家亡等因素進行了相互的融合,展現出了一些非常悲苦和寂寞的情景,體現出一種別樣的心境[1]。在人們進行賞析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體現李清照創(chuàng)作的主要情感和根本性的出發(fā)點,這也是李清照詞句在當前時代下廣泛流傳的重要因素。
二、《聲聲慢》的創(chuàng)作背景
在《聲聲慢》這一詞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主要是追溯到李清照的后期,在1127年,由于靖康之變,李清照在追隨丈夫后丈夫的家中由于病變而被焚燒,李清照不得不跟隨丈夫到其他的地方生活,在這一歷史時期下,國破家亡。公元1129年8月,李清照的丈夫由于疾病去世,這是李清照46歲隨著病變的不斷擴展,李清照避難奔走,再加上李清照的丈夫由于疾病含恨而終,這對李清照的心理打擊是比較大的,并且李清照也要獨自照顧自己的生活,一些無奈和愁苦的情感在李清照的心頭中凝聚,無法得到有效的排解,所以創(chuàng)作了這首詞曲。
三、《聲聲慢》的賞析
(一)詞作內容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痹谶@句話中給人一種非常節(jié)奏緊湊,但是非常纏綿的感覺,尋尋覓覓屬于動作的描寫,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疑惑,那么就是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要尋覓什么呢?是之前逝去的美好時光嗎?或者是內心深處蘊含的愁苦的情感,在作者創(chuàng)作時,并沒有將情感進行完整性的表達之后,寫了作者在尋覓之后的結果,那就是心中的冷冷清清的感覺又變得嚴重了,那就是一種非常難以表達的心理感受,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表達了作者內心非常愁苦的感覺,這句話既是對外界環(huán)境的描寫,也是詞人在看到周邊環(huán)境時內心的想法以及獨白[2]。由于內心是比較凄苦的,所以當看到周邊的環(huán)境是非常落敗的話,那么心情會發(fā)生一定的轉變,這種心情是外界環(huán)境和詞人心境的完美表達以及融合,能夠讓人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情感。
“乍暖”這一個詞如果從表面意思來看,那么就是指天氣在剛暖還寒的時候,身體很難適應周邊的氣候,在對這一詞進行分析時,需要結合下面的內容來進行全面的賞析,這樣才可以深入的挖掘作者的心緒變化,比如下文中的飛雁,黃花,梧桐等在側面反映了這一時期是深秋時節(jié),那么乍暖還寒,給人們一種初春乍到的感覺,這兩者是不是非常矛盾的呢?實際上一方面很有可能是由于南方的秋天和北方的秋天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詩人內心的情感變化而造成的,一半的情感是非常真實的,另一方面是和周邊的景象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充分地反映了李清照在這一時期很難適應秋天的變化,心中也有著非常悲痛的心情,那么這么愁苦的心情要怎么進行宣泄呢?那么只好學習古人的借酒消愁,讓心靈在酒精的麻醉下得以片刻的休息,但是由于氣候的變化,寒風屢屢來侵擾,片刻的溫存也無法全面的體會,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作者內心愁苦的情緒更加嚴重了,并且作者也想到了自身的情感經歷和生平經歷,更加加劇了內心愁苦的情感。
“雁過也”這一詞匯在描寫的過程中展現了作者在閑暇時期思念故鄉(xiāng)的情感,作者在無聊時抬頭望天,正好看見了從北方飛來的大雁,那么作者有感而發(fā),從大雁來臨的方向聯(lián)想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北方是作者曾經的家鄉(xiāng),鴻雁從北方歸來,可曾帶來一些家鄉(xiāng)的消息,還有云中的錦書嗎?雖然大雁每年都要南遷,但是時代是不斷變遷的,如今已是物是人非,雖然作者內心抱有了一絲期盼以及幻想,但是現實是非常殘酷的,在這一背景下,作者仍然保持一絲幻想來體現出思鄉(xiāng)的情感,當希望變成絕望時,那么悲愁的情緒變得更加濃厚,在這一描寫中通過仰望北方的大雁俯視滿地的殘花,作者回憶了自己的生平經歷,難免會發(fā)出一些感嘆,地上的殘花有什么人采摘呢?那憔悴凋零的是殘局嗎?不還包含了有關作者青春和甜蜜愛情的回憶,在側面上再次展現了作者內心非常愁苦的心靈。
“守著窗兒”在這一詞匯中,描寫了作者獨坐無聊和內心非常愁苦的情感,和上文的尋尋覓覓進行了呼應,從側面來看好像是天有意不肯黑下來,這樣才會使人更加的難過,在描寫的過程中緊緊扣著悲秋之意,通過這一詞匯來抒發(fā)內心淳樸的情感,再加上接近口語化的樸素清新語言,展現出了獨特性的意象,和秋景進行相互的融合,不僅更加貼近于主題,還為讀者展現了非常凄涼的意象。
在萬家燈火時,明明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候,然而作者卻一個人坐到了黃昏,作者在詞中描寫的是打發(fā)時間,這也看出了作者內心非常愁苦的心情,在黃昏時期,作者回憶了以往幸福的經歷和當前愁苦的情景,形成了非常較大的心理落差,這使作者內心的情感變得更加愁苦,并且形成了較大的心理落差,更何況外面還有雨打梧桐的聲音,這半光景又怎是一個愁字就可以完全表達的,另外通過雨打梧桐,也可以展現出作者所處環(huán)境的寂靜以及安靜,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作者非常孤單和寂寞的心緒。
李清照在創(chuàng)作這一詞中有很多意象,比如晚風飛雁殘局等等,作者將這些意象巧妙的進行整合,將自己在這一時間內,內心無法言喻的情緒進行淋漓盡致的表達,成為詞壇上一種別樣的寫作風格,從而使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更加貼近于李清照愁苦的心境,更加感受李清照在創(chuàng)作時內心的悲苦。
(二)創(chuàng)作風格
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風格是非常獨特和藝術性的,首先詞人為了表現內心的情感,選擇了獨特性的藝術表現方式,選取日常生活中最為平常的起居環(huán)境的細節(jié)來展現非常細膩性的內心世界,比如在這首詞中“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既有動作上的描寫,也有一些生活上細節(jié)的展示,從而使得這首詞更加貼合于讀者的日常生活。另外,李清照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語言表達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在口語和書面與方面進行了細致性的雕琢,體現出不一樣的藝術效果,這首詞中通過4個疊字的創(chuàng)作,更是展現出了不一樣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這首詞中口語的運用是非常貼近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的,通過一些尋常的口語引入到創(chuàng)作中,從而使得整個作品的生命力能更加鮮活和生動,表現出了詞人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也凸顯了詞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審美取向以及審美的理想,反映出了李清照所主張詞曲的創(chuàng)作風格。另外李清照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比較善用一些非常平?;恼Z言,經過精細化的雕琢來展現內心情感的變化過程以及變化的特點,同樣是寫成愁,有的詩人將愁比作一川煙草,滿城的風絮,李清照的詞中對愁進行了重量化的處理,比如“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從中可以看出詞人對于仇的把握程度是非常得當的,在這種詞中,詞人圍繞著仇來概括,各種難以言喻的內心情感和情景,使得愁的內涵和情感表達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深化以及擴展。
在這首詞中圍繞著愁字進行了反復的描述,并且通過“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通過非常含蓄的方式將整個詞的主旨進行了表達,說明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內心的情感絕非筆墨所能形容,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結合李清照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所處的情景進行豐富的想象,偌大一個世界詞人內心的愁苦,沒有一個人來聽她的傾訴,不僅如此,在黃昏時天逐漸的變黑,秋風在蹂躪作者的身軀,細雨在啃食滴血的心靈,所以給讀者展現的是愁字怎能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創(chuàng)作力最強,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家,在《聲聲慢》中需要對意象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通過情景設計,巧妙地選擇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意象,展現出作者內心的愁苦,通過疊字從動作到環(huán)境再到心理感受,多方位的展現作者內心的情感,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
四、結語
《聲聲慢》這一文章背后的創(chuàng)作情感和文學價值是比較豐富的,在對這一文章進行賞析時,需要從這一文章所描繪的意境入手,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經歷以及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內心的情感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抓住在這一詞曲中的一些重要的賞析內容和關鍵詞多方位的分析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從而促進我國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當前時代下的有效傳承,推動文學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緒霞.李清照《聲聲慢》創(chuàng)作及情感內涵的分析[J].河南社會科學,2018,(17):22-23.
[2]劉廣良.講述李清照《聲聲慢》一詞一得[J].中學語文,2017,(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