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加拉
摘要:在短時間內獲取采訪對象的信任,讓采訪對象打開話匣子,是衡量一個記者采訪能力的重要標準。很多新聞記者由于缺乏一定的采訪技巧,造成采訪對象無法進行自由的表達,采訪目標也就無法完成。因此,一個合格的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必須掌握扎實的采訪技巧,成功打開采訪對象的話匣子,獲取重要新聞線索與新聞信息。
關鍵詞:新聞記者;采訪對象;采訪技巧
如何提升新聞采訪過程的質量與效率,是每一個新聞媒體人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會直接影響新聞報道效果。因此新聞工作者要在新聞采訪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增強采訪能力,確保達到采訪目的。在新聞采訪過程中,不僅要結合環(huán)境及要求的不同,運用更加合適的采訪技巧,而且還需加大對采訪技巧的研究力度,不斷對其加以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進而才能適應新聞采訪工作需求,順應時代潮流和行業(yè)發(fā)展。
一、電視新聞采訪工作中要遵循的原則
(一)計劃性原則
計劃性原則主要指的是電視新聞采訪工作者在采訪前就需要提前準備好采訪提綱,換言之,新聞采訪記者需要在采訪工作前,清楚自己想從被采訪者身上獲得什么信息,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采訪工作高效順利開展。此外,針對一些突發(fā)性事件,對采訪記者而言沒有充分的時間制定采訪計劃,需要記者在趕赴現場時制定臨時的采訪稿,從而確保采訪工作順利開展。電視新聞記者應該對新聞非常敏銳。新聞最大的特點是具有時效性,只有在第一時間報道事件,才能夠吸引眾多觀眾的好奇心,如果等人們都已經了解相關內容后再報道,那么觀眾就不會過多關注。因此,電視新聞記者應該具有高度的敏銳性,時刻準備好發(fā)現新聞并在第一時間報道。
(二)內容的突變性原則
我國新聞行業(yè)近幾年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行業(yè)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很多新聞媒體為提高自身競爭力與行業(yè)地位,不斷在采訪過程中求新,使得采訪過程中出現很大的不確定性。
二、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策略
(一)做好準備工作,有備無患
1.收集資料,形成采訪思路
首先,新聞記者在與采訪對象正面接觸之前,要通過網絡、書籍、之前其他媒體的報道、采訪對象的同事、朋友等途徑了解采訪對象的相關信息,比如采訪對象的性格、愛好、思想特征、家庭情況等。然后對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分析,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結合所要采訪的主題內容,確定出初步的采訪提綱,以便在采訪中建立與采訪對象的良好關系,使采訪不斷深入,制作出具有一定深度的新聞報道。其次,新聞記者還可以從搜集的資料中了解到采訪對象的生活經歷、興趣愛好、品性習慣以及一些有趣的細節(jié),以便在采訪開始時迅速拉近與采訪對象的距離,打開采訪對象的話匣子。
2.選擇環(huán)境,消除戒備心理
陌生的采訪環(huán)境,會引發(fā)采訪對象的自我保護意識,產生一定的戒備心理,無法在采訪中暢所欲言,影響采訪的效果和新聞信息的獲取。所以,新聞記者在采訪之前要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選擇適宜的采訪環(huán)境,盡量是新聞事件的發(fā)生地或者采訪對象比較熟悉的環(huán)境,以便消除他們的緊張、戒備心理,便于他們對新聞事件的回憶、描述等,引發(fā)他們的深思。從而收獲良好的采訪效果,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和信息。
(二)現察細節(jié)
新聞采訪應做到以小見大,透過細節(jié)發(fā)現更有價值的信息,進而發(fā)現獨特的新聞視角,這對于新聞報道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新聞記者應善于運用觀察細節(jié)的采訪技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重培養(yǎng)自身的觀察能力,善于從不同角度和細微之處看待問題,以此來提高自身對新聞信息的敏銳觀察力,挖掘出他人無法獲取的信息。例如在采訪某地區(qū)獲得“最美交警”稱號的交警進行采訪時,整個采訪過程中當事人都表現的較為嚴肅,且不善于言語,無法找到打動觀眾的點。此時,記者觀察到該交警左手中指戴著一枚別致的戒指,經詢問得知是其女朋友所贈,提到這件事該交警臉上就流露出了甜蜜、幸福的表情。對此,可以戒指為切入點,從細節(jié)處入手,圍繞“鐵漢子也有柔情”的主題展開采訪,提出一些能夠引起群眾的共鳴問題,更能夠打動人心,整個新聞采訪質量將會得到提升。
(三)強化知識儲備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行業(yè)的信息量處于爆炸式增長的狀態(tài),因此要求新聞記者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充分了解社會各個行業(yè)的工作條件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提升采訪的質量。在采訪前可以根據記者自身的知識儲備準備一段幽默的開場白,在引入采訪內容的同時緩解采訪中的緊張氛圍。新聞記者應該對各行各業(yè)進行充分的了解,利用新媒體方便快捷的搜索功能對大量信息進行收集掌握,從而在多方面的采訪工作中與被采訪者進行良好的交流,把握采訪的整體節(jié)奏,充分提高新聞質量以符合融媒體時代下的發(fā)展需求。
(四)引導式提問
這種方法需要新聞采訪記者注重提問技巧,從而引導被采訪者說出一些不愿透露的內容,在采訪過程中獲取更多的有效信息。這種提問方式一般適用于被采訪者由于自身原因而不愿提及相關信息時。比如當采訪過程出現冷場時,記者可以引導被采訪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您能再說一下您了解的情況嗎”等,從而使被采訪者以一種主觀的態(tài)度說明自己了解的情況,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這類技巧運用中,要求記者有針對性地逐步提出設計好的問題,使對方說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慢慢將問題引入重點,揭示回答的矛盾之處。這也就是先下結論、后再論證,但一定要保證結論是科學且合理的。
三、結語
總的來說,采訪工作進行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新聞質量,而掌握基本原則、提高綜合素質、做好準備工作、把握采訪的關鍵點、善于應用各種提問技巧是提高新聞采訪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技巧,也是做好廣播電視采訪工作的關鍵,能夠幫助我們挖掘出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新聞,也能為廣大受眾提供更真實、有價值的新聞訊息。但是,廣播電視新聞采訪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不斷鍛煉,不斷總結,不斷摸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有效性,確保自身價值得以實現的同時,促進行業(yè)得到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振宇,賀安紅,李紅梅.論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技巧[J].新聞采編,2019(3):45-46
[2]陶杰,王樂北.新時期提升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策略[J].衛(wèi)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8):93-94.
[3]朱維青.淺析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采訪的技巧與創(chuàng)新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8(4):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