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心理健康在人的全面發(fā)展問題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重要,而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棟梁,他們這一群體的心理健康更是重要。本項目正是針對大學生這一獨特群體,深入調查研究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據(jù)調查分析結果研究相應的方案的緩解程度。
關鍵詞:項目創(chuàng)新點;研究問題;研究對策
大學生這一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我們項目以安徽財經大學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安徽財經大學學生的QQ、微信、微博的部分人的實時跟蹤調查,以及各高校學生的線上線下調查,線上匿名了解等形式深入了解,根據(jù)調查所得數(shù)據(jù),依據(jù)所了解的心理專業(yè)知識,提出相應的措施方案,分析方案的緩解程度。
1.項目概述
1.1研究背景
據(jù)研究表明,15到35歲死亡原因最高的是自殺,超過了意外身亡和各類絕癥。歐美統(tǒng)計,90%的自殺者患有心理障礙,我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遠遠低于這個比例,但這并不是說明國人很健康,而是說明我國心理疾病得不到有效判斷和治療。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學生這一特殊重要群體,更是成為自殺中的“主力軍”之一。高校大學生自殺率越來越高,大學生不管是自殺、還是傷害他人都會社會有著極大的影響。
1.2研究現(xiàn)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要,不僅僅是黨和政府重視,社會也很重視,特別是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但是就目前來說,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重視程度與普及程度仍然很低。盡管高校已經認識到要重視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然而往往由于心理健康的宣傳力度不夠、設備措施等不到位使得大學生心理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緩和與解決。很多大學生或多或少依然有一些心理問題,小的心理問題可能是情緒的變化,而嚴重的心理問題可能會威脅到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比如南大碎尸案,復旦大學投毒案件,以及高校大學生跳樓自殺等都可以說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3項目創(chuàng)新點
(1)該項目針對各高校大學生開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與分析,減少部分人認為心理問題就是精神病的誤區(qū),幫助大學生了解自身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
(2)該項目研究對象為高校大學生,以社交平臺跟蹤調查、線上線下答題視頻分析、專家咨詢以及匿名活動等形式為研究方式,深入了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分析研究各種方案對心理問題的緩解效果。
(3)運用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調查研究學等學科的研究思想與方法,實地調查區(qū)域主要以安徽財經大學為主,線上調查區(qū)域為全國各高校。了解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以及相應方案心理問題緩解程度等。
2.研究問題分析
2.1高校心理健康教師較業(yè)余,場地等設備不足
雖然近年大學生心理健康越來越受重視,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師和領導并不關心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進展與落實問題,認為學生心理健康與輔導員有關系,與自己沒有關系。還有一些教師并不重視心理健康問題,要么高估大學生自己心理調節(jié)能力、要么認為那一點心理問題,情緒等沒有關系。并且許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僅僅是形式上的選修輔助課程,并且任課老師還一般為其他學科老師兼職,并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僅僅只是講述大致理論知識,沒有實踐操作。除此之外,很多高校場地設備不專業(yè),往往只是一間小教室,教室都沒有,這導致一些大學生即使想去咨詢也不知道去哪咨詢。
2.2高校關于心理健康宣傳力度不足
大部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一門心理健康教育輔修課,并沒有其他實踐活動等。很多大學生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有心理問題,因為不了解,所以不重視,因為不重視,所以問題日益嚴重,甚至可能造成不好的影響。
2.3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于多個方面
根據(jù)線上線下跟蹤調查,問卷實地調查等匯總,數(shù)據(jù)顯示有53%的大學生認為在學習方面有很大壓力,中學時的學習優(yōu)勢不存在了,因為地位的差別使一些學生為了繼續(xù)保持中學時的學習優(yōu)勢,過度刻苦學習,長期處于學習高壓之中。調查還有32%的學生反映學習環(huán)境、方式等的變化使他們感到迷惘、焦慮。大學并不像中學時老師所描述的那樣輕松,大學學習更加以自我學習為主,更加具有主動性、探索性。以至于很多學生不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導致產生焦慮、憂郁等情緒。調查還顯示有20%的學生看到很多能力強、多才多藝的同學產生自卑心理,對于周圍人評價十分敏感等。另外調查還表明有一半的學生對于人際交往感到困難,大學不像中學的固定班級,固定座位等,很多學生進入大學與人發(fā)生一些摩擦、沖突等而把內心情感封閉起來不愿意交流繼而產生壓抑,孤獨等情緒。嚴重的人際交往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最后從調查結果中還可看出畢業(yè)班學生壓力普遍比其他年級大很多。考研的壓力、就業(yè)的壓力使得他們很容易產生焦慮、煩躁等很多心理問題。
3.研究對策
3.1高校要提高專業(yè)度
高校要加強師資建設。例如高??梢云赣脤I(yè)人員到校任課,培養(yǎng)兼職教師獲得專業(yè)的資格證書等來提高專業(yè)程度。另外,高校輔導員要學會運用多種方式與學生建立友好親切和諧平等的關系,積極主動與學生溝通,與學生成為可以很好交往的朋友。
3.2高校要加強心理知識宣傳力度
高校要注重理論心理健康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增加以普及心理健康為目的的實際娛樂活動,如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心理健康為主題的表演等活動,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等各種媒體,宣傳心理健康使學生認識到什么樣問題是心理問題,以及怎樣進行自我排解。另外高校要開設專業(yè)的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課程,提高課程質量,依據(jù)現(xiàn)實學生自身實際情況,讓學生感到有很好的參與感。另外,要轉變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觀念,運用多種教育方式分析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探尋解決措施。
3.3高校要注重與家長溝通合作
家庭也是構成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壓抑的家庭環(huán)境不利于心理的健康,所以高校輔導員也要注意對家庭環(huán)境的重視,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除了家庭因素,社會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的重要因素。積極正面的社會環(huán)境有利于心理的健康,消極混亂的社會環(huán)境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所以也要注重營造積極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3.4大學生要注意自身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大學生自己要積極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自身心理情緒產生的原因以及了解應該如何緩解這些心理問題的措施,要學會積極主動與他人交流,逐步構成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在交往中努力找出最優(yōu)的排解方式。
4.研究意義
4.1心理健康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學生充分認識自我,了解自身優(yōu)缺點,不因為他人優(yōu)秀感到自卑,也不因為自己一點進步而自負。只有擁有健康心理的大學生才能高水平各方面得到發(fā)展。只有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才能更好的就業(y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4.2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學生適應大學生活,提高自身獨立能力
大學生進入大學,突然的新環(huán)境可能使他們迷惘,不知道怎樣適應,而心理健康的教育,有利于促進新生走出迷惘,提高自身獨立能力,更好的適應大學生活。
4.3心理健康有利于促進事業(yè)的成功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學生獨立自主,不依賴他人,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其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最優(yōu)選擇。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學生敢于面對困難,追求完美人格。
4.4心理健康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情緒調節(jié)能力
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有利于他們可以正確認識自己的情感,學會調解情緒變化的方法,培養(yǎng)健康的個性心理。心理健康有利于緩解封閉心理,促進學生間相互交流。心理健康還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
本項目通過一系列線上線下跟蹤調查,問卷調查,匿名溝通,專家咨詢等活動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了心理健康問題,依據(jù)各調查方案的緩解程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鄭學美.我國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D].四川大學 2006.
[2]商家鑫.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高校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及調適[D].吉林建筑大學 2016.
[3]章玉.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探討[D].武漢輕工大學 2015.
[4]黃海.大學生孤獨感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
基金項目:本文屬于安徽財經大學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編號:S201910378504)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云鳳(1998.12-)女、漢族,安徽馬鞍山人。單位: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本科,經濟學專業(yè)。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