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龍
摘 要:人才是影響高校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目前民辦高校在進行人才招聘時,通常采用了網絡招聘方式,但實際招聘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筆者分析了民辦高校網絡招聘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幾點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希望可以為民辦高校網絡招聘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才;網絡技術;民辦高校;網絡招聘
中圖分類號:C964.2 文獻標識碼:A
0 前言
民辦高校是進行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場所,只有高素質人才可以帶領民辦高校進行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在網絡普及的背景下,網絡招聘受到了廣大民辦高校的重視,因此民辦高校需要通過科學開展網絡招聘,才會吸引到更多高素質人才。
1 民辦高校網絡招聘存在的問題
民辦高校在進行人才招聘時,其本身就具有對象復雜化、崗位類別多樣化的特點,因此呈現出的信息更為復雜,在進行網絡招聘時,往往呈現的信息內容也比較多,這就導致民辦高校網絡招聘工作較為繁雜。而通過對網絡招聘工作的詳細分析,不難發(fā)現目前民辦高校在進行網絡招聘時,還存在著以下幾方面問題。
第一,網絡招聘宣傳力度不足。現階段在進行網絡招聘時,有很多民辦高校存在著只在自己學校網站上提供相應信息的情況,通過在自己網站上發(fā)布招聘廣告來進行人才招聘。由于瀏覽學校網站的人員相對較少,這就導致了該學校網絡招聘信息無法傳遞給更多高素質人才,限制了網絡招聘宣傳,大部分情況下,應聘人員都來自獲得了學校招聘信息的人,在該種狀態(tài)下,由于本身接收到學校網絡招聘信息的人比較少,導致最終應聘民辦高校的人員有限,限制了民辦高校人才引進工作效果。第二,網絡應聘信息繁雜。隨著現階段網絡技術與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大部分人員都采取了網上應聘的方式,因此網絡上的求職簡歷相對較多,且由于現階段在進行網絡招聘時其具有便利性的特點,因此很多人員在發(fā)現民辦高校招聘信息后,都會進行反復投遞求職簡歷的情況,也會存在部分人員在未仔細看招聘要求的狀態(tài)下就進行盲目投遞,導致民辦高校在進行網絡招聘時所獲得的求職信息冗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后期進行求職信息篩選的工作量,造成網絡招聘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此時由于篩選信息所花時間較多,應聘人員容易出現選擇其他單位的情況,此時容易出現錯失高素質人才的問題。第三,網絡應聘材料真實性低。與傳統(tǒng)招聘方式存在著較大的不同,進行網絡招聘時,應聘者只需要將自己所做的簡歷投遞上去即可,不用與網絡招聘人員進行相關溝通,因此這就導致應聘者所提供的信息中虛假信息概率也逐漸增大。很多應聘者為了讓自己能夠滿足招聘要求,出現更改自己簡歷信息的情況,謊報自己的工作經歷,甚至還會出現學位學歷及重要信息造假的問題,而招聘人員只借助求職簡歷也無法直接判斷出信息的真假,影響人才引進工作效果。
2 民辦高校網絡招聘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拓寬網絡招聘渠道,加大網絡招聘宣傳力度
要想保證民辦高校網絡招聘效果,在采用網絡招聘方式時,就必須拓寬網絡招聘渠道,通過加大網絡招聘宣傳力度,使得更多高素質人才能夠獲取到民辦高校人才招聘信息,進而在了解信息的基礎上能夠進行簡歷投遞,完成后期應聘工作。在拓寬網絡招聘渠道時,民辦高校也必須認識到何種渠道才是最適合的,避免出現一味拓寬網絡招聘渠道,導致受眾過于寬泛,而受眾與所需人才匹配度不高的問題。因此,建議民辦高??梢詮囊韵氯N網絡渠道進行招聘。
一是民辦高校網站渠道,該渠道是高校自身的網絡招聘宣傳渠道,且具有運費最省更為便捷,全方位展現高效的優(yōu)良特點,因此招聘人員需要有效利用這一招聘渠道,通過在高校網站中建立專門的招聘專區(qū),讓瀏覽民辦高校網站的人員都可以直接看到招聘信息,使網絡公開招聘信息能夠具有更廣的受眾。二是招聘宣傳網絡平臺?,F階段有專門針對博士、碩士等學歷人才的網絡招聘平臺,借助該平臺,民辦高校不僅可以吸引到具有豐富知識儲備的高水平人才,同時也拓寬了自己的網絡招聘受眾。三是政府統(tǒng)一招聘網站平臺。很多人員都會直接上政府網站上尋找信息,他們認為這樣的招聘信息更加真實,因此民辦高校就可以通過與政府相關人員進行溝通,提供自己的招聘信息,并通過更詳細的展現本高校特點,使民辦高校招聘信息能夠得到廣泛傳播,進而更好的挖掘到社會人才。
2.2 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篩選網絡應聘信息
由于現階段在進行網絡招聘時,所呈現出的應聘信息過多,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應聘信息與招聘內容無關,因此為了提高招聘效率與招聘質量,民辦高校就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評價體系,借助云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合理篩選網絡應聘信息,盡可能減輕招聘人員工作壓力,提高其招聘效率。
一方面,所建立起的人才評價標準需要具有全面性,該全面性是指由于民辦高校在進行招聘過程中,所招聘的人員崗位是不同的,他們的工作特點與工作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所建立起的評價標準并不是統(tǒng)一的,而是要保證每一個崗位都有到相應的人才評價標準,使其在具有較高針對性的同時,在后期進行應聘信息篩選時更加精準,保證所選擇的人員專業(yè)知識、學習能力、品德素養(yǎng)、學習能力、科研能力等均能夠滿足崗位要求。另一方面,為保證所招聘進來的人才為高素質水平人才,因此必須保證人才評價體系的科學性,通過全方位多維度對崗位需求進行評價,使?jié)M足條件的應聘人員各項素質特征更為清晰,在進行人才與崗位匹配度評價時,才能夠更快速更準確地選拔出符合崗位要求的人才,進而使網絡招聘工作得以更順利的進行。
2.3 采用大數據挖掘技術,辨別應聘材料真實性
數據挖掘技術是現階段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所提出的一種數據分析方法,即能夠在模糊、隨機、不完全的信息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含義與價值,民辦高校在進行網絡招聘時,就可以積極采用大數據挖掘技術來輔助辨別應聘材料真實性,以保證自己所選取到的應聘人員真正與崗位相匹配。
首先民辦高校負責招聘工作的人員需要全面收集到應聘者材料,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需要保持完整細致的工作原則,通過詳細核對學信網等相關信息,保證應聘人員所提供的學歷學位與真實的學歷學位相一致。同時對于應聘者所提供的工作經驗,若在有證明人聯系方式的條件下,招聘人員也需要與證明人員進行核對,保證應聘人員所獲經驗與崗位更為匹配。其次,在篩選掉部分應聘者后,民辦高校招聘工作人員就需要借助大數據挖掘技術來甄別應聘材料中的真實性。在具體甄別過程中大數據挖掘技術可以給招聘人員提供具有高保障價值的信息,此時就需要良好利用該信息進行應聘人員內在素質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招聘人員也必須認識到大數據挖掘技術存在一定的使用偏差,因此,為避免錯失人才,還需要進行信息的進一步核對。最后,民辦高校招聘人員還需要及時做好網絡招聘信息統(tǒng)計,通過制作表格等方式,保證自己可以快速調取滿足條件的人員信息,為后期招聘工作打下基礎。
3 總結
總之,對于民辦高校而言,做好人才招聘是學校運行的重中之重,因此結合當前網絡招聘中存在的問題,民辦高校相關人員就需要積極拓寬網絡招聘渠道,并做好網絡應聘信息篩選與真實性辨別工作,使得所聘請的教師能夠為本校發(fā)展與人才培養(yǎng)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程晨.互聯網時代下高校網絡招聘現狀和對策分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35(12):436-437.
[2]覃娜娜.淺談高職院校人才招聘與“互聯網+”的融合創(chuàng)新[J].商訊,2019,37(08):185-186.
[3]馬曉超.“互聯網+”時代高校人才招聘新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20,6(24):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