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迪
【摘要】在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格的發(fā)展,通過這篇論文研究康熙的一生,童年時期的孤獨,青年時候的清明大度,老年時期的多疑,他的這些“品質”我們將一一通過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來解釋。希望借此讓更多的人重視人格發(fā)展理論,父母能為孩子提供正確的教育獲得相關的積極品質。個人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各個階段面臨的問題及應該獲得的品質,在面對危機時能順利度過危機獲得積極的品質。
【關鍵詞】埃里克森;康熙;人格
康熙,是清代比較寬厚圣名的統(tǒng)治者之一,在位期間使清朝經濟發(fā)展,社會安定、政治清明,大清國成為當時歷史上的世界強國。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發(fā)展理論認為個體總是在自我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斷發(fā)展著的,自我依照其成熟程度,在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中不論順利與否,必須依次通過人生的八個階段??滴跻簧呢S功偉績與其性格是分不開的,而性格又是由環(huán)境決定的,本文決定用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來研究康熙的一生,讓人們重視各階段應該獲得的“品質”,了解生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1、康熙的童年時期
康熙帝8歲登基,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他開創(chuàng)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滴醯圩杂罪栕x詩書,擁有過人才華,在位期間,清朝國家統(tǒng)一,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疆域遼闊,屬于當時世界上的強國。
(1)嬰兒期——信任對懷疑,未能如期獲得希望品質
玄燁自幼離開母親懷抱,據清朝制度,皇子、皇女生下來需與生母分居,由乳母、保姆養(yǎng)育,很少能夠見到額娘,雖然皇子生活富足,相對于普通百姓家庭來說,錦衣玉食,身邊有保姆養(yǎng)育,太監(jiān)、宮女的服飾照顧,但是缺少來自親生父母的貼身關愛。少了來自父母的關愛,玄燁會對世界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雖然乳母可以代替一部分作用,但玄燁此時的希望品質并未如期獲得。
(2)兒童早期——自主對羞怯,意志品質獲得
玄燁兩三歲時,出宮閉逗(天花),皇宮內很容易感染天花,而當時又沒有天花的有效治療方式,一旦感染,死亡率極高。玄燁在宮外閉逗,與父母相見機會又極少,父皇這時候全身心都早董鄂妃身上,沒有心思來關注這個兒子。玄燁靠自己度過了這次難關,意志品質初步獲得,使得他有了堅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3)游戲期——主動感對內疚,勇氣品質的獲得
后來玄燁四五歲時又感染天花,沒有治療方法,玄燁全憑貼身宮女、太監(jiān)的全力照顧與自身的抵抗能力,九死一生,躲過一劫戰(zhàn)勝天花,這也體現(xiàn)出了他堅毅的品質。康熙在這一時期全靠自己的毅力渡過難關,沒有來自父母的關愛,卻有身邊人的悉心照料,經歷過生死難關,勇氣品質如期獲得,也為康熙后來在統(tǒng)治中敢于實施吏治改革,為康乾盛世做準備。
(4)學齡期——勤奮感對自卑感,能力品質的獲得
總的來說在玄燁的童年是過得不幸的,8歲登基,雖然生活富足,但是他的生母在玄燁8歲時就不幸離世,父皇在玄燁10歲時去世,對于他來說是極大地打擊,好在皇祖母還十分疼愛自己,并且玄燁自己十分爭氣,處在學齡期的他讀書勤奮刻苦,天資聰慧加后天努力,飽讀詩書,登基后也見證了宮廷的斗爭,其皇祖母孝莊皇太后對他的影響極大,每件事情皇太后都會教給玄燁一定的道理,玄燁虛心聽教,這對他的執(zhí)政也產生了很大的幫助。
童年時期的不幸,很少享受家庭的溫暖,使他產生了堅毅的品質,他在學齡期受到的良好教育,他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后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獲得了“能力”的品質,埃里克森說:"能力是不受兒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總的來說,兒童時期的生長環(huán)境對康熙的一生的性格都產生了極大地影響,使其擁有雄才大略,為后來除鰲拜、平三藩等事件奠定了基礎。
2、康熙的中年期
從小孝莊太皇太后就向康熙灌輸當一名有作為的名君,所以康熙時刻知道自己的使命—管理好國家。他幼年登基,朝政被幾位輔政大臣把持,康熙很多事根本無法做主。
(1)青年期——同一性整合,獲得忠誠品質
康熙帝滿十四歲的時候,親自執(zhí)政。這時候,由于鰲拜勢力龐大,結黨營私,居心叵測,康熙帝決心除掉鰲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幾歲的貴族子弟擔任侍衛(wèi),把他們留在身邊,天天練摔跤,為的就是有一個可以手刃鰲拜。終于有一天,鰲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單獨進宮商量國事??滴醯塾糜嫵袅琐棸荩⑸舷露己芨吲d。一些原來比較驕橫的大臣知道這個年輕皇帝的厲害,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康熙獲得了同一性,成功塑造了一個全新的人格—果斷、善謀略。除了鰲拜后,他始終朝著自己的目標進發(fā),開始勵精圖、懲治貪官、成功“平定三藩”。他用盡一生拼搏最終打造了“康熙盛世”,受盡后代的稱贊與敬仰。這一時期的康熙有明確的目標,并且有自我觀念,進行自我追尋,這一時期,康熙獲得了忠誠品質,為勤政及以后的治國奠定了基礎。
(2)成年早期——親密對孤獨,獲得愛的品質
康熙與赫舍里氏是少年夫妻可以說他們兩個人的感情關系還是非常穩(wěn)定的。兩個人是發(fā)小。他們是從小的玩伴,可謂是青梅竹馬、總角之交,情投意合。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竇初開的赫舍里氏皇后這對小夫妻婚后恩愛甜蜜,生活非常和諧,彼此感情頗深。他們是一對幸福的夫妻。康熙與赫舍里氏建立了親密的夫妻關系,獲得了愛的品質。他們共同度過了鰲拜專權的日日夜夜。在他們共同生活的歲月里,他們相互扶持很是恩愛。
(3)成年期——繁殖對停滯,關心品質獲得
康熙是一個仁愛的父親,他一生有五十五個子女與幾十位嬪妃。他對他們都比較好,特別是孝仁皇后、皇太子和德妃。皇太子幾乎都在康熙身邊長大,康熙親自教養(yǎng)他并且很是寵愛他幾乎傾注了所有的愛。他對其他皇子也很關心,進了一個當父親的職責。王藩叛亂時皇四子染患痢疾,他晝夜兼程,用兩天的時間趕回京城。他親自安排皇四子的治療事宜,直到十六日,皇四子病痊愈,他才再次出巡??滴跏且粋€有家庭責任意識的人。
愛的品質的如期獲得使得他有了忍耐之心,在處理家事國事上一直以仁愛之心對待,因此才有了許多對百姓有益的政策。這一時期,對家庭、對社會他以仁愛之心和善的對待。
3、康熙的老年時期
(1)自我整合——愧疚
“老年期自我整合對失望大多數(shù)人到老年時都能保持原來的狀態(tài),但埃里克森認為,老年人還有一種危機要克服。過去的歲月和經歷,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使老年人要么達到一種自我整合,要么產生失望感。以滿足的心情回憶往事的人,將以一種完善感走完最后的發(fā)展階段。生活中沒有什么東西比一個老年人的失望更悲哀,也沒有什么事情比一個充滿完善感的老年更令人滿足。”(JerryM.Burger,陳會昌,2004)
“智慧”,即老人對自己人生走過的路的回望,如果獲得快樂,則老年生活可以很樂觀幸福。反之,老人會對自己前半生的生活產生懷疑,進而郁郁寡歡的過完晚年生活。
康熙在位61年,前半生除鰲拜親政、一生推出了許多為百姓謀福利的政策,清代的康乾盛世,也是有他的努力,作為一代明君他得到了后人的很多認可和贊賞??滴醯囊簧诶糁紊希胁恍〉贸删?,也得到了肯定,而這些和他嚴謹?shù)膽B(tài)度有關。老年的時候這些問題就開始出現(xiàn)夸大化。“在康熙52年(1713)年,卻仍然想起鰲拜的功勞。一次,他在與諸王貝勒大臣聚會上曾真誠的說:‘憶及數(shù)事,朕若不言,無敢言之人,非朕亦無知此事者?!⒄f:‘我朝從征效力大臣中莫過于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些話的背后,透露出當初擒拿鰲拜只是迫不得已?!保ㄍ踝郁~;崔文龍,2012)
老年康熙對鰲拜這件事情的回憶,使得它的心中出現(xiàn)了一些愧疚,懊惱的負面情緒。這一情緒會加重它的多疑情緒。當然,康熙的童年經歷也會對他后來造成影響,從小的“信任”品質未獲得,而這也會導致康熙的多疑。
(2)九子奪嫡——多疑
“康熙統(tǒng)治中后期,多采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事不可深究者極多’,不能嚴禁浮費和歸銀,這些措施使本來就相當嚴重的錢糧虧空問題積重難返。到了晚年問題更加嚴重?!边@些更加劇了康熙的晚年的不穩(wěn)定性。最后在九子奪嫡中表現(xiàn)出來。
康熙對于諸子奪嫡的反應是震怒。他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八、老十三,一度被康熙全部圈禁,估計是有爭儲的嫌疑活資格的,全部被康熙警告了。后來基本全放了出來,唯有大阿哥胤褆和十三阿哥胤祥例外;但根據請安折等史料,胤祥應該沒關太久。此外,八阿哥胤禩的爵位被削奪。
“九子奪嫡”從某些方面來看是由康熙所導致的??滴醯亩嘁桑瑥拇蟀⒏绲桨税⒏缍际强滴鯌岩傻慕Y果。看似是康熙的無可奈何,實際上是因為康熙的一生的人格發(fā)展的寫照,各個階段看似分離,實際相互聯(lián)系。早期的品質若是不能很好的獲得會影響以后的各個階段的發(fā)展。通過埃里克森的理論,我們可以透視康熙的一生。完整的人格培養(yǎng)是我們作為教育者的核心任務,希望我們不要忽略孩子在任意一個時間段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美)JerryM.Burger:(2004)《人格心理學》(第六版),陳會昌等譯,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第五章,第78-82頁。
[2]康熙:君臨天下六十年[J]王子魚;崔文龍,2012年
[3]康熙朝漢文朱批奏折文獻字詞考略[J].許巧云.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12)
[4]《康熙王朝》“硬傷”何其多——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清史專家馮佐哲[J].吳明.北京檔案.2002(01)
(四川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