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芬
2019年最新修訂《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并不拘形式地寫見聞、感言和想法,內容具體,感情真實。然而實際呢?大多數(shù)學生因為生活單調、經驗貧乏、各種體驗的缺失而不愿意寫,或者寫也是語言枯燥乏味,記流水賬。怎么才能有效地改變這一現(xiàn)狀,讓學生徹底地放飛心靈,愛上寫作文呢?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小學作文的現(xiàn)狀和原因,我認為讓孩子愛上寫作文,可以從以下去進行:
一、充分激發(fā)孩子習作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在老師?!敝逃胰~圣陶先生也指出:“寫作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币虼耍處煈摾卫巫プW生的興趣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指向學生心靈的深處,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學生的寫作興趣一旦被激發(fā),才會有寫作文的欲望。因此,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是最基本的。那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寫作興趣,讓孩子從此愛上寫作文呢?
(一)讓學生愛上教作文的老師
我們回顧自己學習成長的經歷,自己在讀書時是不是喜歡哪個老師,哪門功課就更好呢?孩子最初對于學科的興趣很大原因來源于對這個學科老師的興趣。同樣,要學生對作文有興趣,先要喜歡教作文的老師。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教授作文之前,更多是應該先了解學生的需求,和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在生活中做朋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孩子親近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同時教學中注意用幽默風趣、切近孩子們的語言進行教學,和孩子們互動,讓他們體驗到習作的快樂。同時,老師要尊重、鼓勵和發(fā)揚學生獨特的思想,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愛上寫作文。
(二)讓學生著眼生活,觀察并表達生活
孩子對作文沒興趣,覺得寫作文太難,是因為孩子頭腦空空,沒有什么可寫的,無處下筆。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看似是學生沒有素材,其實是孩子對生活中的事物和現(xiàn)象沒有留心觀察。作文離不開生活,正如朱熹所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池中碧波蕩漾,是因為源頭有活水流入。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個不停。同樣,孩子們只有仔細地觀察生活,才能給學生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才能讓學生想寫作文。所以,平時的課余時間,有目的地布置孩子們去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人、物、景,或者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或者開展多彩的活動——這樣,讓學生在作文上有內容可寫,不再胡編亂造,每篇習作都在輕松愉快中完成,這無疑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們都盼望多上作文課,從而愛上寫作文。
(三)愛上閱讀,自主積累,自主運用
教學作文時,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有了好的素材,可是卻苦于無法用恰當?shù)脑~語或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是頭腦中的語句積累過于貧乏。要有豐富的積累,吸收別人的精華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當然離不開閱讀,更離不開積累閱讀中的好詞好句好段。因此,在平時,我會給每位學生一個“摘抄本”,摘錄別人的好詞好句好段,并進行恰當?shù)脑u價,有選擇性地進行背誦;平時會每周定時進行閱讀欣賞,讓學生相互介紹優(yōu)秀文章書籍;在習作時有針對性地引導。這樣,孩子們對習作的興趣高了,從而愛上了寫作文。
(四)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只愿意做自己能夠做好的事情,因為這樣會讓他有一種成功感。在學習上也是同樣的道理。成功是使孩子產生學習興趣、感到滿足,并愿意繼續(xù)學習的一種動力。孩子一旦獲得成功,就會有興趣、有信心繼續(xù)學習,實現(xiàn)下一個目標。寫作文尤其如此,可能孩子在寫作中存在一些問題,但無論如何,我們要尋找其中的優(yōu)點,哪怕只是一個好的詞、句、段,我們都不要吝嗇使用贊美的語言,或是華麗的點評激起學生的主動參與,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同時在習作中注重展示,貼在教室的專欄里,讓其他的同學羨慕。爭取下一回的成功。學生在追逐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感,從而對習作的興趣不斷增加,因而愛上寫作文。
二、著眼課內,讓學生愛上寫作文
(一)上好每一堂作文課
我們知道,在平時的教學中,真正的作文課最多是一個單元一次,每次作文時間只有短短的兩節(jié)課。怎么樣在這彌足珍貴的課堂上,讓學生愛上作文呢?首先我們師者要注意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老師盡量把課設計得生動有趣。老師的課堂語言要抑揚頓挫,富有深情,讓學生享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精彩紛呈,從而愛上語文課,愛上優(yōu)美的文字并將其自主積累運用。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自然不攻自破,寫作文也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從而愛上寫作文。其次,一堂好的作文課,不應該是簡單的指導課,告訴學生開頭怎么寫,結尾怎么寫就可以的,而應該是活躍的,靈動的,可以爭得面紅耳赤,可以是歡聲笑語,是心靈的放飛。老師設計教學時,要在看似隨意卻是有目的的聊天中,滲透寫作教學。
(二)多做小練筆
讓學生愛上寫作文,僅僅靠作文課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在小學課程設置中,所選的每一個故事,或感人至深,或生動有趣,或發(fā)人深省;每一處景物也是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的。作為教師,要善于抓住課堂每一個能引起共鳴的地方,鼓勵學生個性表達,說說自己的真情實感,并抓住這一契機,讓學生以小練筆的形式寫一個片段。比如,教學《騎鵝旅行記》這篇課文時,孩子們對突如其來的結尾:“男孩騎在鵝背上,然而要在兩個扇動著的翅膀中間光滑的脊背上坐穩(wěn),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不滑下來,他不得不用兩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鵝的羽毛”迷茫不已時,我抓住這一契機,引導:“想知道故事后來發(fā)生了什么嗎?男孩騎上鵝都去了那些地方?都經歷了那些驚險刺激的冒險?男孩后來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從迷茫中醒悟過來。開始了激烈的討論,開始和男孩一起去冒險——在此基礎上,也就樂意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和同學分享了。這是心靈的放飛,學生在這樣的小練筆中自然而然地愛上了寫作。
三、充分利用課外
學生的生活永遠離不開課內和課外,二者永遠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老師要善于把握課內課外的各種契機,把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起來。課堂抓重點,指導方法,讓學生自讀自悟,領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由課內延伸至課外,在課外細致觀察,認真閱讀積累,從而讓學生也能妙筆生花,愛上寫作文。
總之,要讓學生愛上寫作文,幾者缺一不可,把幾者有機結合起來,就能事半功倍,讓孩子們在習作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撞擊出心靈的火花,從而愛上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