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人教育理念下,高職英語教材不僅要成為教師傳授知識的工具,更要承載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健全人格和陶冶情操的功能。面對目前高職英語教材的特點和局限性,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全人教育;高職英語教材;改革
1.引言
全人教育理念倡導英語教學過程既要實現學生在英語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發(fā)展,也要實現在人文、道德、思維、潛能等各方面的發(fā)展。這一理念對英語教學目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引發(fā)了對英語教材的改革的要求。本文立足于英語教育中 “全人”的培養(yǎng),指出高職英語教材的局限性,提出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從而促成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全人教育理念的建立和發(fā)展
上世紀70年代末,國際上的一些教育學家建構了以“人多的整體發(fā)展”為宗旨的教育理論。隆 ·米勒把這種理論稱之為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全人教育強調要在教育教學中實現學習者 自身的完善、不斷超越、探求本源的真正的人?!保愱挎拢?013)隨后,許多教育學家對“全人教育”思想進行發(fā)展和革新。
1996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發(fā)表了一篇題為 《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指出:“教育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fā)展。應該使每個人尤其 借助于青年時代所受的教育,能夠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識?!?/p>
此后,全人教育的理念在世界范圍的各級教育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全人教育是教育界的理想追求,但是其實施卻差強人意。在我國,高職英語教學是以“實用性、工具性”為標準,以A、B級考試來檢驗教學成果的。這樣,就把教學的重點強調在了技能和分數上,違背了全人教育的思想理念。
“在外語教育方面,全人教育以受教育者的個體需求、情感、經驗、性格、意愿等作為外語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保愱挎?,2013)而教材作為基本教學元素和師生交流的載體,既承擔知識的傳授功能,也是教師培養(yǎng)“完全人格”學生的重要媒介。
3.高職英語教材的特點和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選用的教材主要有《新世紀高職高專英語》、《新編實用英語》、《新視野英語教程》、《新世紀實用英語》、《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高職高專英語》、《高職高專英語系列教材》等教材。這些教材具有“以應用為目的”的鮮明特點,注重實踐能力培養(yǎng),力求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教材的聽說材料以實際工作為情境,閱讀和寫作材料則引入應用文,如進行涉外業(yè)務工作的應用文:商業(yè)信函、通知、說明書、手冊、專利、合同、廣告等。
但是,所有這些主流教材都沒有在內容上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教學內容以“技能”為主。英語學習的最終用途淪為工具。高職英語教材在語言技能和全人培養(yǎng)上的不平衡性,制約了英語教學中人文性的彰顯,無法實現在語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無法完成“全人教育”的任務。
為實現全人教育目標,高職英語教材的改革不可避免。本文提出以下幾點,以供探討。
首先,高職英語教材編寫需要拋棄功利主義思想。這是指導思想的改變。英語課不應該只作為一門工具性課程而存在,而是作一門獨立的人文學科課程。“就全人教育的內涵而言,其首先是人之為人的教育;其次是傳授知識的教育?!保ㄋ斡潇o,2017)英語教材應將語言的工具訓練與人文教育有機結合,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是學做人,發(fā)展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
其次,高職英語教材應該為提供大量正能量的素材。通過這些素材的閱讀,使學生在道德、觀念、情感和意志方面有了正確的導向,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優(yōu)秀的素材會具有豐富的內涵;呈現給學生的是其多面性,需要學生的參與和感悟。在這個過程中,不止有素材的分析與解讀,知識的汲取和掌握。以教材為橋梁,師生共同挖掘素材所蘊含的人文思想,進行體驗和感悟,提高人文素養(yǎng)。
例如,素材中光輝的人物形象和英雄事跡會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會產生較強的感染作用,樹立良好榜樣,增強學生的社會道德或者愛國情懷,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再次,高職英語教材應該做到“體裁多樣、題材廣泛”。教材盡量提供豐富多樣的體裁,可以是小故事、新聞報道、詩歌,電影腳本等,相應降低應用型文本的比例。增加更具趣味性和娛樂性的資料。
4.結語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在全人教育理念下,英語學習不僅僅在提升學生的分數,幫助學生通過技能考試,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發(fā)展自己,健全人格,激發(fā)潛能,實現自我價值。因此,將全人教育的思想融入高職英語教材中,在英語教學中,努力將學生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潛能的“全人”。
參考文獻
[1]陳昕媛.全人教育思潮理念下外語人才培養(yǎng)的新視角[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6)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 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3]宋愉靜,如何開展全人教育初探[J],《知識文庫》2017(6)
[4]Mille,R.HolisticEducation:AnIntroduction.(s.d.)http//www.holistic—education.net/visitors.htm,2007
作者介紹:王志麗(1977,03-),女,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于環(huán)北電力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英語教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