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春
摘 要:“3+1+2”模式下的高考使物理這一學科的地位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傮w來說,對比以往的高考模式,物理學科在這一新模式下將會占有更多的比重,這也使得物理這一學科在考試側(cè)重點與規(guī)范上會有一些更新,這也將會影響到高中對物理課程的教學設置。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高考模式,高中物理老師將會在高考模式改革的浪潮中探索更加適合新形勢的物理教學方案,本文就是對新的高考模式下如何改革高中物理的教學進行了闡述。
關(guān)鍵詞:“3+1+2”高考模式;教學方案;物理
引言
“3+1+2”高考模式是2019年由江蘇等8個省市宣布啟用的一項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該方案是對之前“3+3”高考模式的一次更新與進步,主要是解決“3+3”模式下學生選科畸形的問題。由于傳統(tǒng)的高考方案,高中理科的物理課程屬于必修課程,但是課程難度比較大,因此“3+3”模式就給了學生棄學物理課程的機會。但是由于目前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是離不開類似物理這實用性強的專業(yè),因此選科畸形這一問題給大學的一些專業(yè)的教學,如電子信息、通信工程、機械制造等專業(yè)帶來了極大的教學困難,因此衍生出了新的高考方案,即“3+1+2”模式。新的模式上升了物理的比重,屬于二選一必選科目中的一項。高考的模式以及物理學科的地位的變化自然也給高中物理的教學帶來了新的困難與挑戰(zhàn),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充分展現(xiàn)物理的魅力,讓更多的學生選擇物理,也成為了目前高中物理教學方案改革的重點。
一、改變教學方式、提升物理的魅力
相對于物理來說,歷史會成為許多學生的選擇,因為在學生的印象中歷史就是故事,聽歷史老師講課就仿佛在聽故事會,沒有各種枯燥且乏味的定理、公式和推導,這也就使得更多的學生傾向于選擇歷史作為二選一中的選擇。所以如果教師想提高物理的選擇率,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物理的魅力,讓學生覺得物理的學習也是有趣的。讓學生主動做出選擇不但會解決物理選擇率低的問題,還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因此教師首先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純粹的灌輸概念、推導等只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將實驗搬進教室的方法,一些小的實驗比如粵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三單元關(guān)于摩擦力的講解,教師可以用兩本書,將其中一本書的書頁夾在另一本書的書頁中,會發(fā)現(xiàn)兩本書需要很大的力氣才可以分開,進而引出摩擦力的概念。一個小的實驗會提升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并且會讓物理的學習更加的形象、直觀,便于知識的掌握。一些比較難的實驗或公式推導,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視頻給學生做更加細致且直觀的講解,比如在學習粵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冊第四單元的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同學們播放詳細的實驗過程,加強記憶。此外,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用設置懸念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教師可以在下課時提出“為什么家長打孩子的時候,家長的手也會痛”、“為什么車的輪子會轉(zhuǎn)動”等一些有趣卻包含物理知識的問題讓學生思考[1]。
二、循循善誘、循序漸進
許多學生選擇歷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容易理解。歷史課程大多數(shù)是一些記憶性內(nèi)容,基本不會涉及到比較深度的理解層面,學生只需要在課堂上做好筆記,下課后多花時間閱讀、背誦,多加記憶,一般就可以起到比較不錯的學習效果。但是對物理而言,理解遠比記憶重要,很多的定理、公式往往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的去分析、運用,因此物理教學的改革在如何不影響課標要求和考試大綱的前提下去弱化物理課程的難度這一點上也應該有所側(c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是有所關(guān)聯(lián)的,如果學生可以完全接受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會激發(fā)學生的成就感,進而使學生對該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此,為了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度,教師應該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建議教師授課時先從簡單的內(nèi)容開始,比如在學習粵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二單元關(guān)于電容內(nèi)容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引出簡單的概念,配合一些比較簡單的選擇題、填空題,首先讓學生先接受這一小節(jié)的內(nèi)容,然后再逐漸地加大難度,安排一些針對性的計算型題目,最后再與之前的內(nèi)容做一些整合,安排一些綜合性的題目[2]。
三、知識、價值雙重傳授
對于高中學生現(xiàn)在的認知而言,物理僅僅是一門高考的科目,是高中教學安排的一節(jié)課程,但是學生往往無法深刻地意識到物理的實用價值[3]。因此,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傳授,還要向?qū)W生傳播物理的價值及其對于學生之后的生活、工作所帶來的實際意義,只有提升學生對物理的深刻認知才能更好的讓學生清楚物理課程設置的意義,進而提升學生對物理的接受度與選擇率。比如教師在講解高三物理選修3-5第一章的碰撞與動量守恒的內(nèi)容的時候,多多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中例子,比如打臺球、碰碰車、火箭升天等,這種聯(lián)系實際的講解方式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并且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物理的實用價值。此外,教師還可以講解一些物理在大學專業(yè)中的基礎性地位,這樣可以利用學生對大學專業(yè)、校園生活的期待來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物理知識,同時對于學生高考后的專業(yè)選擇也有所助益。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如果高中的物理教學想要適應新形勢下的高考模式,想要提升學生在二選一中的選擇率,就必須要有所革新。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提高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采取多樣且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讓學生認可并積極主動地選擇這門課程。
參考文獻
[1]宋代強.分析新高考下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及探索[J].數(shù)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9,000(006):19-20.
[2]潘衛(wèi)東.高中物理課堂"3+1"教學模式及應用實踐探究[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2016,000(021):P.52.
[3]郝志方,嚴國柱.江蘇省"3+2"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教學的困惑與思考[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