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摘 要】目的:觀察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檢驗價值。方法: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即為觀察組)與80例正常體健個體(即為對照組)為本次研究對象,比較兩組參與本次研究的個體血清膽紅素與尿酸相關檢查差異。結果:觀察組患者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均低于對照組,且尿酸(UA)明顯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冠心病患者血清膽紅素低于正常水平,尿酸高于正常水平。
【關鍵詞】血清膽紅素;尿酸;冠心病
冠心病其病理改變基礎為冠狀動脈狹窄,心肌供血發(fā)生障礙,近些年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的發(fā)生與年齡、脂質(zhì)代謝等因素有關,冠心病患者普遍血脂濃度超過正常水平,膽紅素屬于機體內(nèi)源性抗氧化劑,可阻滯機體細胞發(fā)生氧化反應,尿酸可反應機體腎臟功能[1]。
本次研究通過比較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74例冠心病患者與80例正常體健個體血清膽紅素相關檢測結果與尿酸相關檢查差異,從而探究血清膽紅素與尿酸與冠心病之間的聯(lián)系,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n=74例):男、女分別40例、34例,年齡/平均年齡為:52歲~81歲、(63.12±1.12)歲。對照組(n=80例):
男、女分別42例、38例,年齡/平均年齡為:51歲~80歲、(63.11±1.14)歲。兩組患者性別、平均年齡等指標經(jīng)統(tǒng)計學驗證無明顯差異(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
(1)參考我國萬學紅 盧雪峰主編第九版《診斷學》中冠心病臨床診斷標準,參與本次研究的冠心病患者均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確診,健康個體均機體各項臟器功能正常。
排除標準:
(1)排除合并腎臟、肝、膽等臟器疾病患者。
(2)排除嚴重心力衰竭、嚴重心律不齊的患者。
(3)排除合并內(nèi)分泌以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
(4)排除參與本次研究前服用影響膽紅素以及尿酸代謝藥物患者。
(5)排除合并急性感染以及慢性感染患者。
1.3 方法
參與本次研究的兩組患者均禁食6h,在空腹狀態(tài)下,護理人員按照無菌操作的要求抽取肘靜脈5ml靜脈血送檢,靜脈血標本送入檢驗科后均水浴30min且高速離心5min以分離血清,最后取出適量血清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量患者。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T-BIL、D-BIL、I-BIL等血清膽紅素相關指標以及UA,T-BIL正常范圍在5.1umol/L-19.0umol/L,D-BIL正常值在0.0umol/L-6umol/L,I-BIL正常值在1.0umol/L-20.0μmol/L,UA正常值在142.0μmol/L-339.0μmol/L。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21.0軟件系統(tǒng)處理相關數(shù)據(jù),以()表示的平均值計量數(shù)據(jù),均應用t 檢驗,P值低于0.05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參與本次研究的個體血清膽紅素以及尿酸等相關參數(shù)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觀察組患者T-BIL、D-BIL、I-BIL等數(shù)值均低于對照組,UA明顯高于對照組。
3 討論
冠心病患者以心區(qū)疼痛為主要癥狀,目前冠心病臨床診療方法較多,主要分為藥物治療、介入治療以及手術治療,若冠心病患者未及時行有效治療可增加心肌梗死發(fā)病風險,因此冠心病早期實施科學干預對控制患者疾病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冠心病臨床診斷的黃金標準為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屬于侵入性操作,因此探究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在冠心病臨床診斷中的價值,可為冠心病臨床診斷提供較為理想的依據(jù)[2]。本次研究顯示參與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健康體檢個體T-BIL、D-BIL、I-BIL以及UA等指標均處于正常范圍內(nèi),參與本次研究的觀察組冠心病患者T-BIL、D-BIL、I-BIL均低于正常水平且低于對照組,UA指標檢測結果高于正常水平且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血清膽紅素以及尿酸均與冠心病的發(fā)生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其中膽紅素為機體內(nèi)源性性氧化還原劑,可抑制機體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可動態(tài)影響機體血脂參數(shù)變化情況[3]。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一方面與冠狀動脈生理性退化有關,另一方面與冠心病患者長期脂質(zhì)攝入量高于機體正常代謝水平,體內(nèi)血脂含量升高,破壞機體纖溶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氧自由基大量釋放、血小板聚集能力提升,血小板、血脂結合沉積于動脈血管壁上逐漸形成粥樣硬化斑塊,繼而影響冠脈供血。冠心病患者大量血清膽紅素通過降低補體活性的方式,抑制機體炎癥反應、降低血小板聚集能力,故而冠心病患者相關血清膽紅素檢測結果指標低。尿酸屬于機體嘌呤代謝產(chǎn)物,尿酸升高可使機體氧自由基含量升高,氧自由基可損傷心肌細胞功能,因此冠心病患者尿酸含量高于正常水平[4]。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通過觀察血清膽紅素與尿酸相關檢測結果變化情況,可為冠心病臨床診斷提供依據(jù),一般情況下冠心病患者血清膽紅素相關檢測結果低于正常水平,尿酸高于正常水平。
參考文獻
郭海閣.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對冠心病患者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4,23(1):100-102.
孫淑平.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在冠心病患者臨床檢驗中的價值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12(17):69-70.
王麗萍.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對冠心病患者的檢驗價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5,11(12):48-49.
陳娟.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對冠心病患者的檢驗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