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
幼小銜接較為重要,需要家庭、幼兒園和小學三方加強合作,共同幫助幼兒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階段。家庭教育在幼小銜接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會影響幼兒小學階段的學習與生活,關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本文主要從家庭角度出發(fā),談談家庭幼小銜接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以期為幼小銜接提供有益參考。
科學的家庭教育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積極影響,在幼兒適應社會生活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兒心智尚不成熟,思想價值觀以及各方面能力處于形成階段,在學習過程中離不開家長與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不論是幼兒園教育還是小學教育,都需要家長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學校布置的家庭勞動、親子游戲等都需要家長的參與,這些活動不僅有利于鍛煉幼兒的溝通能力,還有助于促進親子關系,完善幼兒人格,使其在日后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此外,幼兒接觸最多的是家長,家庭環(huán)境以及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幼兒。因此,家長需要以身作則,進行正確的示范,及時糾正幼兒存在的問題,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形成優(yōu)秀的品質。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有著學校教育達不到的效果,所以,幼小銜接必須重視家庭教育。
當前家庭幼小銜接教育存在許多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家長教育觀存在問題。部分家長對幼小銜接存在錯誤認知,導致了超前教育。他們忽視了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幼兒園階段便向幼兒灌輸小學階段知識,認為提前學習有利于奠定知識基礎,但實際影響了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二是盲目報班問題嚴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選擇了課外輔導機構。各式各樣的輔導班占用了幼兒的游戲時間,增加了學習壓力。這種盲目跟風報班,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不利于幼兒成長。三是家庭、幼兒園沒有有效合作,導致家長不知道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教育。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家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的接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和行為習慣等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要善于利用家里的資源,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同時,家長要積極參與幼兒園組織的活動,與幼兒一起成長。日常生活中,家長應主動、積極與教師聯(lián)系,了解幼兒在幼兒園或學校的情況,及時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另外,家長應用科學、發(fā)展的眼光及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幼兒的學習,不要進行超前教育。對此,教師要向家長科普一些教育理念,傳授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了解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立足幼兒成長的實際情況,合理進行教育,促進幼兒穩(wěn)定發(fā)展,幫助幼兒順利從幼兒園學習過渡到小學學習。超前教育違背幼兒成長規(guī)律,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從終身發(fā)展角度出發(fā),進行幼小銜接教育,讓幼兒快樂成長,享受成長的過程。
(二)科學選擇輔導機構
興趣是個體學習、探究新事物最好的教師。在選擇輔導機構時,家長要關注幼兒自身的想法,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詢問幼兒的意見,不能增加幼兒學習壓力,更不能過度影響幼兒的休息娛樂時間。此外,家長要注意多花時間陪伴幼兒,多和幼兒交流溝通,了解幼兒自身的想法。在幼兒遇到困難時,家長要正確引導幼兒,讓幼兒學會處理問題的方法,幫助幼兒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
(三)注重家園合作
此外,家長還要主動參與到幼小銜接教育中,積極了解自身在幼兒過渡時期需要做什么,如何做。家長需要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幼小銜接,銜接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學習以及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幼小銜接也不是小學提前化,而是讓幼兒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因此,家長和教師要注重家園合作,將課程知識、能力訓練、行為訓練以及習慣訓練等多個方面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一方面家長要積極參與幼兒園組織的小學一日體驗活動,與幼兒共同感受小學生活,從而降低自身的焦慮與幼兒的恐懼。另一方面,家長要積極參與幼兒園開設的家長課程,定期學習家庭教育的相關知識,從而更好地解決幼小銜接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家園合作是建立在家長與幼兒園雙方共同參與的基礎上,家長作為家庭教育的實施者,需要積極配合幼兒園工作,在遇到問題時主動尋求幫助,從而不斷優(yōu)化家庭教育,促進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成功實現(xiàn)銜接。
綜上所述,幼小銜接中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在幼小銜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端正的態(tài)度看待幼小銜接,以正確、科學的方法引導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