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10—14世紀法語語序演變及動因

      2020-09-21 10:07:08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4期
      關鍵詞:拉丁語語序法語

      曲 辰

      (同濟大學 外國語學院, 上海 200092)

      語序演變是語言類型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相比于漢語語序演變的類型學研究來說,國外有一些對于法語語序演變的研究(Vennemannt,1974;Combettes,1985),但相對數(shù)量不多。國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語序演變的一些個案,例如:話題的演變過程(Marchello-Nizia,1985,2000;Combettes,1999)、代詞位置的演變過程(Prévost,2002,2010),以及法語語序演變和其他羅曼語演變的異同(Buridant,1999)等。國內(nèi)對于法語語序演變的研究,只是在介紹古法語的時候順帶有所提及(梁啟炎,1997)。

      本研究將語序演變作為上位術語,將語序演變分為語序選擇和語序創(chuàng)新兩種模式:在語序選擇過程中,兩種語序之間是一種競爭和替代關系,語序選擇的競爭和替代往往涉及不同的語言和方言系統(tǒng);在語序創(chuàng)新過程中,兩種語序之間是一種演變關系,所產(chǎn)生出的一種語序形式一般發(fā)生在同一個語言或方言系統(tǒng)中(吳福祥,2012)。在此基礎之上,本研究對10—14世紀法語語序的演變過程進行梳理,厘清每個階段所采用的不同語序演變模式,并且分析語序演變的動因。之所以選擇10—14世紀的法語語序演變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這一時期的法語語序變化最為激烈,14世紀以后法語語序就基本穩(wěn)定了下來,直至現(xiàn)代法語。

      一、 10—12世紀法語的語序選擇

      1. 10—12世紀法語XVY語序的出現(xiàn)

      法語發(fā)展的第一個階段是公元9世紀的法語萌芽時期。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圖盧斯被廢黜標志著西羅馬帝國滅亡。東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于公元418年在從直布羅陀海峽至盧瓦河的區(qū)域建立了西哥特王國。西日耳曼人的一支法蘭克人在克洛維的帶領下于公元486年占領了塞納河與盧瓦河之間的區(qū)域(大致為法國北部區(qū)域),同時期,東哥特人開始統(tǒng)治意大利。到公元500年,西羅馬帝國的每一塊土地都在各個日耳曼統(tǒng)治者的管轄中。日耳曼人的到來給原來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拉丁語(1)在拉丁語之前存在于法國大部分地區(qū)的語言是高盧語,高盧語是凱爾特語的一支,它的結(jié)構(gòu),尤其是詞法方面(即構(gòu)詞及語法系統(tǒng))同拉丁語相差不大。在法國被羅馬占領的過程中,高盧語逐漸被拉丁語淘汰(Dauzat,1956)。帶來了挑戰(zhàn),由此產(chǎn)生了一種競爭關系。這種競爭關系最顯著地體現(xiàn)在公元842年的《斯特拉斯堡誓言》(SermentdeStrasbourg),操羅曼語(2)羅曼語即通俗拉丁語的地區(qū)化版本。的西法蘭克王國(大致現(xiàn)在法國的區(qū)域)和操日耳曼語的東法蘭克王國為了讓雙方的士兵都能看懂誓言,以這兩種語言簽訂了互相支持的保證。這是用羅曼語文本保存下來的最早記錄。這證明,直到這個時期,日耳曼語在法國和拉丁語的語言競爭中仍處于弱勢地位。

      10—12世紀屬于法語發(fā)展的第二個階段古法語(10世紀—13世紀,基本就是卡佩王朝統(tǒng)治時期)的前半期,這一時期兩種語言的競爭關系開始有了變化,原來拉丁語的SOV語序被完全打破。

      例1Cunquerratliles teresd’ici qu’en Orient(Chansonde

      Roland,11th末)Conquerra

      (第三人稱

      單數(shù)變位)lui

      (間接賓語)les terresd’ici jusqu’en Orient占領Ta土地從這里直到東方 (Ta)占領了從這里直到東方的許多土地。

      例2Aucassinstentle main(AucassinetNicolette,12th)Aucassintendla mainAucussin伸出手Aucussin伸出了手。例3Sa dameacil lerressouduite(Yvain,12th末)Sa damea(助動詞)ce voleurtrompée(過去分詞)Ta的女人這個小偷欺騙這個小偷欺騙了Ta的女人。

      例4En le cambreentreAucassins(AucassinetNicolette,12th)Dans la chambreentreAucassin在房間里進入Aucassin Aucassin 進入了房間。

      例5Haltsuntli pui(ChansondeRoland,11th末)Hauts(形容詞)sont(系動詞)les monts高的是山峰山峰很高。例6Tropm′avezdemandé(Aliscans,12th末)Trop(程度副詞)me(間接賓語)助動詞

      (第二人稱單

      數(shù)/復數(shù)變位)demandé

      (過去分詞)過多我問 (您/你們)向我問得過多了。

      從表面上來看,這個時期的語序是比較混亂的,例1為VO語序,例2為SVO語序,例3為OVS語序,例4為AdvVS語序,例5為AttVS語序,例6為IntensiveAdvV語序(3)例6中有前置的間接賓語人稱代詞me,但它不屬于優(yōu)勢語序討論的范疇,優(yōu)勢語序討論的是名詞賓語。。但實際上,可以將這六種語序簡化為XVY語序。X為句子第一部分,動詞處在第二位置V部分,后面Y部分的可以是S/O/Adv/Att等,Y部分的成分可以自由移到動詞前。這一時期的XVY型語序明顯不同于更早期的拉丁語的SOV語序。

      2. 10—12世紀法語語序演變的模式

      SOV語序是拉丁語的基本語序。在古典拉丁語的陳述句中,SOV語序至少占到65%,在GuerredesGaules(《高盧戰(zhàn)記》)中甚至占到了85%(Adams,1976;Charpin,1994)。

      例7Caesarad Lingonaslitteras nuntiosquemisit(GuerredesGaules)Césaraux Lingonsune lettre et des messagersenvoya愷撒給林貢人信和信使送去 愷撒給林貢人送去了信和信使。

      但10—12世紀的古法語語序并沒有采用SOV的語序,而是采用了XVY的語序。從SOV語序到XVY語序是語序創(chuàng)新還是語序選擇,可以通過這兩個語序之間是替代關系還是繼承關系來判斷。

      第一, SOV語序形式在這一時期的古法語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其在11世紀末的LaChansondeRoland中共出現(xiàn)了26次,只占陳述句的2.4%,在13世紀的LaQuestedelsaintGraal中甚至一次也沒有出現(xiàn)(Marchello-Nizia,2000(4)Marchello-Nizia(2000)所做統(tǒng)計的研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描述法語語序的演變過程,但是更多的是為了比較古代法語語序和現(xiàn)代法語語序。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該研究并不是從語言類型學的角度來看待法語語序演變的過程。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只借鑒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結(jié)果,也就是語言事實,本文中一些觀點和Marchello-Nizia所持觀點不同。另外,在摘錄其數(shù)據(jù)時,刪去了與本文研究內(nèi)容無關的內(nèi)容,并根據(jù)需要進行了相關的數(shù)據(jù)推算。后文中引用Marchello-Nizia(2000)的數(shù)據(jù)情況也是如此,不再贅述。)。事實上,古典拉丁語在向通俗拉丁語的演變中,SOV語序就已經(jīng)逐步喪失優(yōu)勢了,在《斯特拉斯堡誓言》中SOV語序就已經(jīng)很少見了(Adams,1976;Bauer,1995;Dauzat,1956;Pinkster,1991)。在古法語階段出現(xiàn)的SOV語序是非常弱勢的語序形式,XVY語序中存在的SOV語序形式和拉丁語SOV語序并未顯示出任何繼承關系。

      第二,從法語萌芽時期開始,從句中V一直位于句末(如《斯特拉斯堡誓言》文本中的從句都呈現(xiàn)出了SOV的語序特點)同樣也不能證明兩者的繼承關系。首先,優(yōu)勢語序應該是一個具體語言中最自然的語序。所謂最自然就應該是最不具備標記性。一個值出現(xiàn)在句法環(huán)境和構(gòu)式的數(shù)量越大,分布潛能就越大,就越傾向于無標記。主句和從句相比較而言,分布潛能明顯更大,因此從句語序不能充分證明優(yōu)勢語序。其次,對于從句SOV語序的來源的解釋也是有分歧的。Buridant(1987)認為這種語序來自印歐語祖語,也有可能是從拉丁語那繼承來的;Sk?rup(1975)則認為這種語序受到了日耳曼語的影響,日耳曼語在從句中也是V居末的。至少來說,沒有強有力的證據(jù)證明這一時期古法語從句中V居末語序直接來源于拉丁語。

      第三,XVY(5)通常是日耳曼語序的寫法為TVX,但是其中的T并不是指話題,而是指“主題”這個寬泛概念。為了避免理解上的誤差,本文中一律寫成XVY。語序是日耳曼語語序的顯著特征,最直接的證據(jù)就是現(xiàn)代德語在主句中仍然基本保持了動詞居于第二位置(Coultre,1875;Thurneysen,1892;Herman,1954,1990;Sk?rup,1975;Harris,1976,1978;Combettes,1985;Buridant,1987)。

      對于XVY語序中存在的SOV語序形式,我們提出一種假設性解釋:

      例8Li quens RollantGaulter de l’Humapelet(ChansondeRoland,11th末)Le comte Roland Gauthier de l’HommeinterpelleRoland伯爵部下Gauthier詢問 Roland伯爵詢問部下Gauthier。

      例8中雖然呈現(xiàn)出了SOV語序形式,但不能就此認為這就是拉丁語的SOV語序。事實上,這一時期的XVY型語序可以有多個成分占據(jù)X的位置,在這里只是S和O共同占據(jù)了X的位置,通過例9、例10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

      例9Li roisle briefa sa mainprent(Béroul,TristanetYseut,12th末)Le roila lettredans sa mainprend國王信在手上拿著 國王在手上拿著信。

      例10A voz Franceisun cunseillen presistes(ChansondeRoland,11th末)à vos Fran?ais un conseil avez pris向您的法國國民一個建議采納 (您)采納了您的法國國民的一個建議。

      例9中占據(jù)X位置的有3個成分,S/O /Adv。例10中占據(jù)X位置的有2個成分,間接賓語和直接賓語,Marchello-Nizia(2000)認為X中的第一個成分是話題,隨后的成分是焦點。

      基于以上內(nèi)容,可以做出判斷:這一時期的古法語語序是拉丁語語序和日耳曼語語序競爭的結(jié)果,是XVY語序替代了SOV語序的結(jié)果,是一種語序選擇,而不是在拉丁語語序基礎之上的一種語序創(chuàng)新。但需要說明的是,這種選擇只是語序上的選擇,語序作為語言演變中的一個要素,不能充分描述語言本身的譜系分類。另從其他要素來看,如古法語的詞匯量約有2萬至2.5萬個,95%來自拉丁語,來自日耳曼的不超過1000個(梁啟炎,1997),這一時期的古法語仍然屬于羅曼語,或者可以這么說,是采用了日耳曼語序的羅曼語。

      二、 13—14世紀法語的語序創(chuàng)新

      1. 13—14世紀法語語序從XVY向SVO轉(zhuǎn)變

      13—14世紀包括了古法語的后期和法語發(fā)展的第三個階段中古法語(14世紀—16世紀,大約就是瓦盧瓦王朝統(tǒng)治時期)的初期。這一時期的法語語序從XVY語序向SVO語序發(fā)展,此語序演變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O和S的移動并不是同步的,而是包括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3世紀,也就是在古法語后期,賓語開始固定在動詞后。

      從表1可以看到,在11世紀末賓語的位置在XVY語序中仍然是比較自由的,相對于動詞來看,居前的比例為24%,居后的比例為65%。但到13世紀的時候賓語已經(jīng)基本上固定在動詞后了,居前的比例僅為3%,居后的比例高達97%。13世紀時,賓語位于動詞后的情況占據(jù)了優(yōu)勢,VO成了優(yōu)勢語序。

      表1 11—13世紀賓語位置的演變(Marchello-Nizia,2000)

      第二個階段是14世紀,也就是在中古法語初期,主語開始固定在動詞前。

      從表2可以看到,在11世紀末主語居于動詞前的比例并不高,僅為17%,到13世紀的時候,比例增加為36%,雖然比例有所增加,但仍沒有占優(yōu)勢。主語位置固定在動詞前要晚于賓語位置固定在動詞后,這其中存在一個先后關系。主語固定在動詞前這一過程要到14世紀才完成(Marchello-Nizia,2000)。

      表2 11—13世紀主語位置的演變(Marchello-Nizia,2000)

      2. 13—14世紀法語語序演變的模式

      因為不存在外來SVO語序語言的競爭問題,所以判斷從XVY語序到SVO語序是語序創(chuàng)新還是語序選擇,問題就集中在了SVO是不是從原有XVY語序的眾多表現(xiàn)形式之中通過語序競爭而產(chǎn)生的。

      首先,這一時期固定在動詞前的主語和在XVY語序中S占據(jù)X位置的性質(zhì)是完全不同的。XVY語序擁有眾多的表現(xiàn)形式,如SVO、OVS、AdvVSO等,其中SVO語序中的S充當話題或焦點。而SVO語序中S是句法上的主語,并不是話題或焦點。其次,按照語序創(chuàng)新的廣義定義(6)語序創(chuàng)新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定義。狹義的定義為:通過同一結(jié)構(gòu)式中有意義成分的語序重排產(chǎn)生出一種新的語序模式(吳福祥,2012)。本文對于語序創(chuàng)新采用廣義的定義。,同一意義成分在底層結(jié)構(gòu)上的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而產(chǎn)生出一種新的語序模式,如某一意義成分在底層結(jié)構(gòu)中因為充當話題或焦點,占據(jù)一定的位置,經(jīng)過演變之后,同一意義成分成了句子的主語,不論它是否移動位置,都應認為演變之后的語序和先前的語序是不同的,是一種語序創(chuàng)新。其本質(zhì)上就是重新分析(Harris et al.,1995)。

      因此,這一階段的法語語序演變應該是一種語序創(chuàng)新。從XVY到SVO的語序變化過程中,存在著兩種新舊語序,它們之間是一種演變關系,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因果關系,是在原有XVY語序的基礎之上,通過分別固定賓語和主語的位置以后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新的語序形式,與XVY語序的眾多表現(xiàn)形式之一的SVO語序無關。

      法語在這一階段的語序創(chuàng)新在羅曼語中是比較特別的。同樣作為羅曼語的一種,西班牙語似乎就停留在了XVY語序階段,也就是說,沒有經(jīng)歷和法語一樣的語序創(chuàng)新階段。

      例11Grande dueloavienlas yentes cristianas(CantardemíoCid,13th初)Grande douleuravaitle peuple chrétien巨大的痛苦有基督徒基督徒有著巨大的痛苦。

      例12Assiposómio Cid(CantardemíoCid,13th初)Ainsicampamon Cid這樣扎營我的Cid 我的Cid就是這樣扎營的。

      例11中,古代西班牙語呈現(xiàn)出了OVS的語序;例12中,其呈現(xiàn)出了AdvVS的語序??梢钥闯?,古代西班牙語也是XVY語序(Buriand,1999)。但是,現(xiàn)代西班牙語的自然語序仍然是XVSO。雖然在西班牙語中SVO語序是最常出現(xiàn)的,但是現(xiàn)代西班牙的SVO語序只是XVSO語序的一個最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S只是話題(Green,1976),這和法語是完全不同的。

      三、 10—14世紀法語語序演變的動因

      1. 從綜合到分析

      從10—14世紀法語的兩次語序演變可以看出,語序的總體趨勢是從靈活逐漸固定下來。拉丁語的語序以SOV為優(yōu)勢語序,但語序極為靈活,而在演變?yōu)槿斩Z序XVY后,動詞的中間位置得到了固定,在向SVO語序演變的過程中,O和S的位置也相繼固定了下來。探討10—14世紀法語語序演變的總的動因,首先就需要解釋為什么法語語序由最初的靈活多變而發(fā)展為固定語序。

      標記和語序是確定句法成分的兩種最基本的手段,當形態(tài)手段豐富時,語序就不那么重要了,而當缺乏標記手段時,語序就變得重要起來,也就更為固定,這實際上是受到了經(jīng)濟原則的制約,兩種手段通常只需要選擇一種(曲辰,2014)。

      拉丁語是形態(tài)極為豐富的語言,詞是一個豐富的集合,多個概念密集地聚集在一起,可以稱為綜合語或具有高綜合度的語言(Sapir,1921;Greenberg,1960)(7)SOV語序和高綜合度的語言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在Greenberg(1963)總結(jié)的45條語言共性中,第41條就明確指出:“如果一種語言里動詞后置于名詞性主語和賓語是優(yōu)勢語序,那么這種語言幾乎都具有格的系統(tǒng)?!薄@≌Z的靈活語序是建立在具有豐富格標記基礎之上的,豐富的格標記保障了人們在理解句子時,都能順利地分辨出處于靈活位置的句法成分,如主語、賓語等。

      但是,隨著日耳曼人進入法國并開始居于統(tǒng)治地位后,他們發(fā)現(xiàn)在他們所征服的國家里都是講拉丁語的人民,征服者為了能夠相互溝通,也被迫開始學習拉丁語,但是他們一般不能夠掌握精妙的屈折語法規(guī)則,當?shù)鼐用褚虼吮黄热ダ斫夂湍7滦轮魅说牟灰?guī)范語言,這導致對規(guī)則逐漸遺忘,進而導致詞尾的消失(Schlegel,1818;Marchello-Nizia,1995)。例如,拉丁語中名詞共有主格、屬格、與格、賓格、奪格和呼格這六種變格,但是在古法語階段,就慢慢淘汰了屬格、與格、奪格和呼格,只剩下了主格和賓格,到了中古法語時期,主格和賓格也消失了(梁啟炎,1997)。標記的消失,使得在詞匯上脫胎于拉丁語的法語不再具備拉丁語的高綜合度,而被取消的標記原本是用來標記句子結(jié)構(gòu)和聯(lián)系概念的,必須用另一種方式來替代它,這就造成了分析語法的出現(xiàn),一個詞不再結(jié)合多個概念,詞開始居于次要位置,語序逐漸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從歷時類型和結(jié)構(gòu)類型之間的關系來看,綜合語/分析語類型也是最容易改變的類型(Sapir,1921)。

      拉丁語、古希臘語和梵語是綜合語,它們的繼承者是分析語。日耳曼語構(gòu)成了中間階層,它們的根源是綜合的,總是保留了一定的綜合力量,但非常傾向于分析形式。當古法語喪失了大部分格標記時,用來表達句法成分的形態(tài)手段也隨之大部分喪失了,事實上古法語就處在了形態(tài)上的“中間階層”,而統(tǒng)治階層原來掌握的日耳曼語XVY語序正好適應于具有這個階層形態(tài)特點的語言,法語就順理成章地開始拋棄無法適應新形態(tài)的拉丁語語序,而采用了日耳曼語語序,動詞開始固定在了句子的中間位置,語序手段和形態(tài)手段共同發(fā)揮著作用。直至中古法語最終喪失了所有格標記時,就需要依賴于語序手段來區(qū)分句法成分,這時候整個句法成分的位置就徹底固定了下來。

      2. 法語語序創(chuàng)新中賓語和主語相繼固定位置的動因

      根據(jù)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當法語最終喪失了所有格標記時,為了更容易地區(qū)分出主語和賓語,將兩者分別固定在了動詞的兩邊,進而XVY語序向更固定的語序演變。但是還需要討論一下,為什么這次語序創(chuàng)新的結(jié)果是賓語固定在了動詞后而主語固定在了動詞前,并且存在一個先后順序的問題。

      第一,先詳細討論一下在XVY語序中X的性質(zhì)。在13世紀初期之前,X既可以作為焦點,表達的是新信息,具有“強調(diào)、凸顯”的功能,也可以作為話題,表達的是舊信息,具有“關于、有關”的功能,這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Marchello-Nizia,2000)。語言類型學認為,人類語言具有有定性前置傾向的共性,可以將其總結(jié)為以下等級關系:類指、定指<特指<非特指<無指(Croft,2003;徐烈炯,1995)。而話題結(jié)構(gòu)對于前置成分的有定性是有要求的。這在例10中比較明顯,在占據(jù)X位置的兩個成分中,間接賓語“您的法國國民”有定性等級高,是話題,而直接賓語“一個建議”是由不定冠詞“un”來修飾的,有定性等級低,是作為焦點出現(xiàn)的。

      為了分清X部分的性質(zhì),再舉兩個例句:

      例13 《…》Itieusparolesdistrent li frere de Lancelot (LamortArtu,13th初)

      《…》cesparoles,ce sont les frères de Lancelot qui les dirent

      “……” 這些話,是Lancelot的兄弟們說的。

      例14 Sire,(…)aucunechosepense Lancelot,qui s’est armez en son hostel (Perlesvaus,13th初)

      Seigneur,(…) c’estquelqueplanque prépare Lancelot,qui s’est armé en sa maison

      大人,(……)這是Lancelot準備的某個計劃,他在家里全副武裝。

      例13中的X部分有一個指示形容詞“ces”(這些)修飾,說話人知道,聽話人也知道,屬于定指;例14中的X部分有一個泛指形容詞“aucune”(某個)修飾,說話人不知道,聽話人也不知道,屬于非特指。例13中X部分的有定性高于例14,適合于當話題,而例14中的X部分則充當了句子焦點。

      但是,事實上要判斷X的性質(zhì)有時候是很不容易的。

      例15 — 《Dites,qui est ceste meson? Qui est li sires,conme a non?》

      — Premiers parla Melyagés qui fu cousin Eth?oclés: 《Sire,fet il,que voulez vos?

      De nostre seingneur et de nous vous respondrai em pes sanz ire;Eth?oclés,il est mes sire.》(RomandeThèbes,12th中)

      — 《Dites,à qui est cette maison? Qui est son seigneur,comment s’appelle-t-il?》

      — Meliages parla en premier,qui était le cousin d’Ethéocle: 《Seigneur,dit-il,que voulez-vous? A propos de notre seigneur et de nous-mêmes,Je vous répondrai en paix et sans colère; Mon seigneur,c’estEthéocle.》

      — “您告訴我,這個房子屬于誰?誰是您的主人,他叫什么名字?”

      — Meliages第一個說話,他是Ethéocle的表兄:“大人,您想要什么,關于我們主人和我們的情況,我可以很平靜地告訴您,我的主人是Ethéocle?!?/p>

      例15的“Eth?oclés”只看答句是很難判斷性質(zhì)的,只有結(jié)合問句“誰是您的主人,他叫什么名字?”,才能明確這是說話人知道,但聽話人不知道的特指,是作為焦點位于X位置的。為了區(qū)分話題和焦點,還曾出現(xiàn)過專門復指X位置作焦點的主語的復指成分。例15中的復指代詞“il”復指了作焦點的主語“Eth?oclés”。例16也是同樣的情況,復指代詞“il”復指了作焦點的主語。

      例16LiniesMarsilie,ilest venuz avant sur un mulet(ChansondeRoland,11th末)LeneveudeMarsilie,ils’est avancé sur un muletMarsilie的侄子,他騎著一頭騾子前行 騎著一頭騾子前行的是他,Marsilie的侄子。

      X既可以作為話題也可以作為焦點,這對句子理解造成了更多的困難。在經(jīng)濟原則的驅(qū)動下,為了避免混亂,X的性質(zhì)從13世紀初期開始朝著固定為話題的方向發(fā)展,而焦點則轉(zhuǎn)移到了動詞后。在Geoffroi de Villehardouin所寫的laConquestedeConstantinople(13th初)中,59個不確指的主語中就只有2個是位于X位置的(Buridant,1999)。同時,復指焦點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在LaQuestedelsaintGraal(13th)中的1728個陳述句中一次也沒有出現(xiàn)復指焦點的復指代詞(Marchello-Nizia,2000)。

      語言類型學認為,OV語序的自然焦點位于動詞前,而VO語序的自然焦點位于句末(Kim,1988)。根據(jù)和諧原則,隨著焦點退出X位置,出現(xiàn)在動詞后,賓語在13世紀也就隨之固定在了動詞后,完成了向VO語序的演變。

      第二,當X位置單獨留給話題并且賓語固定在了動詞后時,就出現(xiàn)了TVO語序。這個時候,T可以是S充當話題,也可以是其他成分充當話題。如果主語要固定在動詞前,最大的障礙就是會和T產(chǎn)生混淆。為了避免混亂,法語開始大量使用一些標記手段來標記話題。語言類型學認為,話題較主語來說,應更具有標記性,標記手段的廣泛使用使得話題和主語的區(qū)分成了可能。

      第一種話題標記手段是13世紀前后開始使用“de,que,pour,quant à,quant est de”(關于……)等詞。

      例17Quevousenayésestéadverty,vous savez que par plusieurs fois et en divers lieux de vostre royaulme vous avez fait assembler voz trois estas…(Ecritspolitiques,15th)

      Quantaufaitquevousenayezétéavertis,vous savez (…)

      至于您已經(jīng)被警告了這個事實,您知道(……)

      第二個話題標記手段是從14世紀中期開始使用重讀人稱代詞。法語中重讀人稱代詞和主語人稱代詞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如果把主語位置上的人稱代詞看成零標記,那把重讀人稱代詞用在句首,充當話題,包括充當主語人稱代詞的話題,它是具有標記性的。這種用法一直延續(xù)到了現(xiàn)代法語。

      除了以上兩個話題標記手段之外,12世紀中期開始出現(xiàn)的話題的復指成分在13世紀以后開始占據(jù)優(yōu)勢。從寬泛的角度來說,也可以將話題的復指成分看作是對話題的標記。

      例18Cestchevalier,je nel’aime pas(ErecetEnide,12th中期)Cechevalier,je nel’aime pas這個騎士,我不喜歡他。例19Encestvilequimoultfaitàprisier

      (AmietAmile,12th末)Jeiving certes bien a set ans entiersEncettevillequisuscitel’admiration,j’yvins il y a bien sept ans révolus在這個讓人喜歡的城市,我來這已經(jīng)整整7年了。 例18中直接賓語作了話題,復指代詞“l(fā)’”用來復指“他”,例19中地點狀語作了話題,復指代詞“i”用來復指“這”。需要說明的是,復指話題的代詞雖然大量出現(xiàn),但并不意味著必須要出現(xiàn),在實際中只是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

      例20Cestfable-cySaint Ambroiseloue (ArchilogeSophie-Livredebonnesmeurs,

      15th末) 這個虛構(gòu)的故事Saint Ambroise贊頌 在例20中作話題的直接賓語“Cestfable-cy”在句中就沒有復指。由此可以看出,雖然話題的復指成分有著廣泛應用,但不是明晰話題的唯一手段。

      話題標記及復指話題的復指代詞共同發(fā)揮著作用,使得人們對于動詞前部分的理解變得更容易了,可以更容易地厘清話題和主語,為主語最終在14世紀固定在動詞前創(chuàng)造了可能。TV語序存在的同時,SV語序也可以同時存在了,最終TSVO語序得到了確立,延續(xù)至今。

      四、 結(jié) 語

      經(jīng)過梳理可以得出以下的結(jié)論:第一,10—12世紀,法語的優(yōu)勢語序是XVY語序,這是拉丁語語序(SOV)和日耳曼語語序(XVY)競爭后的結(jié)果,是一次語序選擇。第二,在13世紀時,法語完成了賓語固定在動詞后的過程,即VO語序的確立;在14世紀時,法語完成了主語固定在動詞前的過程,即SV語序的確立。這兩個過程合力完成了法語優(yōu)勢語序SVO的確立,這是在XVY語序基礎上通過語序創(chuàng)新所得到的一種全新的語序。第三,10—14世紀法語語序演變總體上來說就是綜合走向分析的過程。由于綜合度越高,越不注重語序;綜合度越低,越注重語序,所以從古法語到中古法語,法語在逐步喪失格標記的同時,其語序也分階段固定了下來。另外,焦點后移導致了XVY語序向TVO語序的演變,而話題標記和話題的復指成分的廣泛使用使TSV語序的出現(xiàn)成為可能,最終使延續(xù)至今的TSVO語序確立了下來。

      猜你喜歡
      拉丁語語序法語
      拉丁語在東羅馬帝國消退緣于實際使用需求的減少
      自殺呈現(xiàn)中的自殺預防——法語動畫電影《自殺專賣店》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
      語序類語法填空題的解題技巧
      as引導狀語從句的倒裝語序
      以意大利傳教士為例淺談孔子思想在歐洲的傳播
      漢韓“在”字句的語序類型及習得研究
      小型法語口語語料庫的創(chuàng)建與應用研究
      英語知識(2016年1期)2016-11-11 07:08:01
      論法語的體系統(tǒng)
      FOU:法國對外法語教學新概念
      外語學刊(2011年6期)2011-01-22 05:55:06
      安德魯?shù)睦≌Z課
      女子文摘(2009年3期)2009-06-24 08:57:59
      东城区| 松潘县| 土默特右旗| 内江市| 长治县| 蓝田县| 墨玉县| 邻水| 神农架林区| 进贤县| 平度市| 遵化市| 奉节县| 石阡县| 定日县| 婺源县| 伊宁市| 封开县| 依兰县| 晋中市| 梁平县| 邓州市| 舟山市| 连南| 安吉县| 桂阳县| 河北区| 建瓯市| 和林格尔县| 读书| 江西省| 邵东县| 台东县| 安国市| 新巴尔虎右旗| 田林县| 台南市| 景东| 来宾市| 西畴县|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