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玉雷
說起最近的流行語,這幾句話你應該不會陌生。
——“一起爬山嗎?”“我還有機會嗎?”
——“還要自我介紹,那這么多年我白混了?!薄癈位以作品而定,而不是以藝人而定。”
是的,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到《隱秘的角落》,從熱門綜藝到熱播網劇,這幾部作品承包了這段時間以來不少的話題。在影視行業(yè)因疫情影響持續(xù)低迷的背景下,無論是制作精良的劇集,還是獨辟蹊徑的舞臺,都在向觀眾展示一種可能,也給業(yè)界帶來了一種啟發(fā)。
從表面上看,兩部作品“風馬牛不相及”。一個是綜藝,一個是網劇;一個是選秀舞臺,一個是懸疑劇。但是,剖開作品的內核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獨特之處都在于打破了中規(guī)中矩的刻板印象,以“另類小眾”的方式取得了“耳目一新”的效果。誰說組女團就一定要吃“青春飯”?成熟美麗的姐姐一樣可以“乘風破浪”。誰說推理懸疑是成年人的專屬?小孩子的世界同樣讓人難以捉摸?!胺雌涞蓝兄钡膭?chuàng)作思路,在給熒屏注入了一股新鮮感的同時,也讓觀眾收獲了久違的陌生感。
如果只是延續(xù)“爽文”“爽劇”的套路,那么這樣的作品在人們的記憶中必然不會停留太久。之所以能從“隱秘的角落”變得“乘風破浪”,走紅的關鍵在于作品所具有的現(xiàn)實關照性。世事百態(tài),生活是最好的劇本,真實是最好的演員。以這兩部作品為例,舞臺上美麗如初的姐姐們,對應著“中年女演員”由來已久的討論;劇集里心思縝密的孩子們,折射出“未成年人犯罪”這個沉重的話題。正如一名觀眾的觀后感,“看的是熱鬧,品的是滋味”。
甚至不僅僅如此。傳遞的意蘊可以多維,理解的角度可以多樣?!冻孙L破浪的姐姐》里,除了年齡上的“看點”、表演時的“亮點”,那些或功成名就、或小有名氣的女演員從頭再來的勇氣、戰(zhàn)勝自我的決心更讓人敬佩;《隱秘的角落》中,不只是緊張刺激的懸疑,少年面對世界的困頓和掙扎,單親家庭和原生家庭的影響,都在拷問著“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談到這部網劇的類型定位時,制片人表示第一是家庭,第二是成長,第三才是懸疑??梢哉f,捕獲大眾目光的,不是類型化作品的獵奇,恰恰是源于現(xiàn)實中情感的共鳴、生活的共情、思考的共識。
只不過,縱然可以“乘風破浪”,萬不可憑此“興風作浪”。觀眾在欣賞兩部作品打破傳統(tǒng)“人設”的同時,也要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事實上,中年女性不都是舞臺上的姐姐那樣“懟天懟地”,這與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生活還有不小距離;少年心思也不是如劇里那般黯淡無望,燦爛明媚的陽光、童話故事的希望才是現(xiàn)實生活的主基調。讓觀眾津津樂道的,是中年歷經滄桑的淡定從容,是童年健康成長的總結反思;讓觀眾深以為然的,是“生活竟然也會這樣”的認識,而不是“生活一直都是這樣”的標簽。戲里戲外,人生百態(tài)。把握住生活的厚度,才能讓影視作品有深度,進而產生熱度。
再換個角度看,“姐姐”和“角落”的走紅,也給影視娛樂行業(yè)以啟示:最終能制勝的,不是噱頭、不是炒作,而是實打實的“產品質量”。“秀”或許能贏得一時,但“內秀”才能有更廣闊的空間。疫情期間即便暫時遇冷,但“貓冬”是避寒更是蓄力。更何況,公眾對屏幕上節(jié)目有了更多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此為契機,精心打磨作品,用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潛心沉淀經驗,才能在回暖之時,找到更多機會,迎來更美綻放。
(編輯: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