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9月20日文章,原題:西方應注意拿破侖的忠告,讓中國沉睡21世紀過去20年了,西方的主要挑戰(zhàn)已顯而易見:中國重返舞臺中心。1980年到202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階段,西方的應對不錯,但在第二階段卻面臨失敗。這種失敗源于三個錯誤的成見。
第一個——也是西方人頭腦中最根深蒂固的——是認為,只要中國由共產黨統(tǒng)治,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好伙伴。按照此種邏輯,一個違反人民意愿的政黨進行統(tǒng)治,世界怎么可能與之合作?
然而,大量證據表明,大多數(shù)中國人并不那樣認為。事實上,最新的愛德曼全球信任度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的支持率是全球最高的。斯坦福大學美籍華人心理學研究者珍妮·范2019年訪華后寫道,“中國正在變化……
速度很快,若非親眼所見,幾乎無法理解。與美國的停滯不前相比,中國的文化、自我評價和精神風貌正快速轉變,大多是向好的方向?!?/p>
盡管如此,鮮有西方人能擺脫第二個有問題的成見,即認為即使大多數(shù)中國人對共產黨滿意,但若中國立即轉為民主制度,中國和其他國家會更好。
蘇聯(lián)解體以及隨后俄羅斯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時,可能確實有一些中國人那樣認為。但如今,許多人毫不懷疑,一個軟弱的中央政府將導致中國人民遭受巨大的混亂和痛苦。事實上,中國的任何一個鄰國甚至亞洲最大民主國家,都沒有推動北京的政權更迭。一個穩(wěn)定的、可預測的中國,即使變得更強硬,也比其他選項要好。
第三個有問題的假設可能是最危險的,即認為一個民主的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接受西方規(guī)范和做法,并像日本那樣愉快地成為西方俱樂部成員。這不是亞洲的主流文化動態(tài)。土耳其和印度都是西方的朋友。但土耳其已從凱末爾的世俗意識形態(tài)變?yōu)榘柖喟驳囊了固m意識形態(tài),印度則從親英派的尼赫魯轉變?yōu)橛《冉绦磐侥稀?/p>
我們必須承認,一場去西方化的海嘯正在發(fā)生。拿破侖當初提醒西方國家,“讓中國沉睡吧,因為她醒來時,將會震動世界”。比起土耳其和印度,中國更有一座潛在的反西方情緒火山在等待爆發(fā)?,F(xiàn)在是西方徹底重啟并重新考慮對華所有基本假定的時候了。西方政府應學會與北京共處、合作,而不是希望其轉變或早日消亡?!?/p>
(作者馬凱碩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員,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