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三月十八日丁丑 晴。風浪猶大。未初,至法國??隈R賽。
進口四壁洋樓高八九層,皆白色。炮臺石累,極固。大小輪船,依次列數十只。下船乘小舟登岸,入接客廳。明等乘車行十余里,至店名“笛路埃得拉佩”。其內鋪設以及簾幕床榻、飲食器皿,無不整潔。四面石樓七層,中置玻璃照棚。西面一門,內有石梯,寬五尺許,形如螺螄,盤繞而上,外立鐵闌,上鋪花氈。住屋數百間,上下皆有煤氣燈出于壁上,籠以玻璃罩,如花朵然。外國所燃之煤氣燈,系在郊外設廠蒸煤,令其氣從水中穿過而后燃之。其光倍于油蠟,其色白于霜雪。通城人家鋪戶,遠近高下,皆以鐵管通之。其氣頗臭,不可向邇。如不點時,必以螺螄塞住,否則其氣流于滿屋,見火皆著,實為險事。其廠所余之煤塊,可燒而力弱。又有油名石油,系在山中掘鑿,久則有泉涌出如注。此汁燃之,光亮而無渣滓。
二十日己卯 晴。至里昂。按火輪車形如平臺,每輛長二丈許,寬八尺,高七八尺,平頂無檐。鐵輪鐵軸,四輪各大約二尺。頂上鋪鉛,余皆以印度之木制造,質極堅固。內分三間,每間左右二門,門旁各兩窗,有活玻璃可上可下。藍綢小簾,自卷自舒,機關甚奇。晚燃玻璃燈于車頂。四壁糊以洋綾。前后兩木床,寬一尺五寸,分四槅,可坐八人??勘匙旌窠匀纾嬗谢亟q洋呢者,有馬尾緞者,其緞系馬尾所織,黑者厚錢許,如緞,灰質白花者,亞于綾絹。地鋪花氈。有唾盒、取燈匣。壁上有面鏡、帽架,有絲絡以便盛什物者。至晚兩床彼此抽出,并為一炕,此上等車也。二等者次之。三等者三屋皆通,中隔一木板,無他陳設,只有木凳而已。四等者載行李貨物、牛馬牲口。行時一行五十輛或六十輛不等,咸以鐵環(huán)聯之,首尾相銜,亦有數輛開行者,以接前站。
所有各國火輪車,沿途村鎮(zhèn)大小均有待客廳,系客人待車之所,亦按一二三等分。一等者裝飾華麗,桌凳器具備全;二等、三等者相似;四等者堆積行李貨物。又有小屋十間,系賣書籍與酒食者。外有男女客人凈房。有官人發(fā)賣車票者。票價之貴賤,以途之遠近、車之等第而分。其形長一寸,寬五分,厚二分,上印藍字云:由某處至某處。第一、二、三等,更有鐵印暗號??腿诵欣疃嗾?,計算分兩與貨并論。兩廳之間,隔以箭地,上有鐵架玻璃照棚,下各有來往兩軌;去者在左廳候乘,來者在右廳少憩。內有稅局查驗行李。登車后,有管車官將客票剪去一半,扃其車門。俟停車,該官啟鑰開門,收票核對,所以防宵小也。
第一車系蓄火機,形如炮車,通身鐵制,共六輪,四大兩小。上臥圓鐵筒,長約八九尺,高五尺余,內藏水火輪機,外樹煙筒,長約四尺。下橫二出水筒與鐵軸關鍵,后列氣管、鳴哨、機柄等物。初開時,筒內鏦鏦有聲,濃煙突出。后立二人指使,能進能退,可遲可速。若對面來車,或將至某處,則鳴其銅哨,以便當途回避。以此一車而帶數十輜重,行疾如飛,其力可知矣。第二車載煤,隨行添用。第三車沿途刊印新聞紙,攜帶信文。后則一、二、三等客車,再則行李貨物。惟末輛末間,高起一尺,后橫玻璃窗,內立二人,不時外看,以防遺失不虞。每一行車有二官人管理行裝貨物;仆夫四五名,節(jié)節(jié)稟報地名,以及燃燈等事。車欲回轉,照棚下有大圓蓋,長三四丈。只將頭輛移于蓋上。下有機關,一轉則車便倒回矣。因各車前后,皆有鐵環(huán)也。車有來轍,有去轍,以免相撞。中途按站皆有小客廳,亦賣車票。車至各村鎮(zhèn),皆停住少時,則有上下客人,接送信文,別者亦可下車小便、點心。臨開時搖鈴兩次,以為知會。又各處皆暗通有電線鈴,此站車開,則使鈴搖,以告下站。沿途每六里之地有堆撥,車過有人手執(zhí)紅綠二旗,夜則燃燈,舉紅者過,舉綠者止〔按:此疑有誤,應為舉綠者過,舉紅者止〕,不止必有危險。在各處亦有加添煤水之具。
二十二日辛巳 晴。
申刻回寓,戌初起身,乘馬車至客廳上火輪車。德善乃先往隔壁電報房送信,蓋人如欲到某處,而欲彼處某店預備車輛屋舍等事,必先送電氣信。當日戌正開車,北行少西,過黑山洞三,停車五次,甚冷。
電報一名“法通線”,又名“電氣線”,一時可傳信千萬里。譬如由某國往某國有此電報,則兩處各設一局,當中通一銅線,周于筆管,以印度樹汁裹之,永不生銹。隔大海則置此線于海底,在陸地離數武立一桿,長有丈五者。桿首有瓷碗,將此線自碗內穿過,有時一桿上橫數十條者。此線恒在輪車道旁。各局內皆有電氣機、字母盤等物,鎮(zhèn)日有人在內接送信文。有送信者,先將稿付于局內,其語貴簡,局內按字數計費。主信者按稿上語言,一一在字母盤上以指按之。此處隨按,彼處雖千萬里亦隨得之,其速捷于影響。蓋各局案上皆有一小銅輪,大約五寸許,其上繞一白紙條,有信到時,紙條自放,其上自有紅字印出。局人急以筆錄,轉為飭呈,毫無耽擱。此線多系國家所設,每年獲利更重。其制造之法,大都仗電氣之力。
二十五日甲申 晴。早,斌大人攜彥智軒往拜法國首相杜隆。
巳初,同眾乘車往照像處。上樓玻璃嵌窗,玻璃照棚。其照法令人端坐,不可稍動。對面高支一鏡匣,相隔十數步。匠人持玻璃一方,入一暗室,浸以藥水,出時以青氈遮之,不見光亮,仍放于鏡匣內,向人一照,則其影自入鏡矣。初則人影倒立,片刻照畢,入屋以白水洗滌數次。如面目微有不肖,拭去另照,再洗如式,則隔日向陽曬之。時不可久,久則必黑;亦不可速,速則必暗。一時可印數紙,印畢仍放水內。三日后,裝潢成頁。玻璃照棚內,另有白布照棚簾帳,以測日光之濃淡,以正照像之黑白。并有琴棋書畫諸多陳設,以及假園林花木山水樓臺,一切任人隨意布置點綴,情景各臻其妙。
摘自遼寧人民出版社《使西紀程——郭嵩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