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華
從1844年傳入中國到1910年,不足60 年間,晚清竟然有三位總督受攝影術(shù)牽連而丟官。
1844年,時任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的耆英(1787~1858),就拍攝了自己的肖像,并以此作為禮物送給外國使臣,開攝影術(shù)影響政局之先河。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期的1842年2 月,耆英由盛京將軍調(diào)任廣州將軍,并被授欽差大臣,主持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他本是主戰(zhàn)派,見識了英軍槍炮威力后,立即轉(zhuǎn)為主張羈縻洋人、委曲求全,力保民“夷”相安。他送照片給四國使臣,自然是討好之意。
費正清在《劍橋中國晚清史》中說:“在他(耆英)與璞鼎查(英國全權(quán)大使)的書信往來中,尤其是在他于1843 年6 月對香港的史無前例的五天訪問中,這位欽差大臣真是極盡討好巴結(jié)之能事?!彼硎鞠胧砧倍Σ榈拇髢鹤訛轲B(yǎng)子;與璞鼎查交換老婆的照片;他寫給璞鼎查的告別信中有“我們身雖為二,心實為一……分袂在即,不知何年何地再能覿面快晤,言念及此,令人酸惻”等語,被費正清評價為“聽起來頗像一封情書”。
耆英想把兩國公事當(dāng)作家事那樣有商有量地私下解決的企圖,奉行強權(quán)外交的英國殖民者并不領(lǐng)情。幾年后,英國人提出入廣州城居住等修約要求,并最終釀成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耆英因此被咸豐皇帝下令自盡。
將近半個世紀后的1907年,攝影術(shù)再次“大出風(fēng)頭”,終止了慈禧對兩廣總督岑春煊(1861~1933)長達七年的恩眷和岑春煊的仕途。
岑春煊出生于晚清高官家庭。岑春煊的“官屠”之名源于其糾參同僚不留情面,大刀闊斧地打擊官場貪瀆。岑春煊獲慈禧眷顧,最初的源頭是“庚子國變”,即慈禧、光緒1900年8月逃難西安。一路上,岑春煊對慈禧悉心照顧,鞍前馬后,為此極得慈禧太后寵信。
1907年4月,慈禧太后宣布改革東三省官制,盛京將軍改稱東三省總督,袁世凱的心腹段芝貴獲布政使銜、署理黑龍江巡撫。段此前只為四品道員,通過向慶親王奕劻的兒子、農(nóng)工商部尚書載振買獻妓女楊翠喜,即可署理從二品的巡撫。這一人事安排引朝野嘩然。4月29 日,一個月前剛由兩廣總督調(diào)補四川總督的岑春煊,一反常規(guī),在赴任途中未經(jīng)請示即突然入京,面見慈禧、光緒,痛陳奕劻之貪腐與誤國。最終,慈禧收回段芝貴署理黑龍江巡撫之旨,載振也被迫辭職。
楊翠喜案塵埃落定后,奕劻、袁世凱立即進行報復(fù),傾全力排擠軍機大臣瞿鴻禨,以及新被任命為郵傳部尚書的岑春煊。瞿鴻禨本頗得慈禧信任。岑春煊的參劾讓慈禧動了撤換奕劻的念頭。一天,她單獨召見瞿鴻禨透露此意,并詢問誰可接任。瞿回家后立即將此事告知其夫人。瞿鴻禨夫人立即又轉(zhuǎn)告了《京報》的創(chuàng)辦人、瞿鴻禨的門生汪康年的妻子。沒想到,汪康年傳了出去。
英國《泰晤士報》獲悉后,便登出奕劻失寵、將被趕出軍機處的消息。報道引起駐京英國公使的關(guān)注,并向慈禧表達關(guān)切。慈禧認為瞿鴻禨有意泄露,不禁大為震怒。奕劻、袁世凱等抓住時機,參劾瞿鴻禨“交通報館,漏泄機密”。慈禧收到奏折后,不經(jīng)查實,即于次日下旨將瞿鴻禨開缺回籍,岑春煊痛失臂膀。慈禧對岑信任猶在,奕劻、袁世凱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一張岑春煊與康有為、梁啟超密會的照片被送到了慈禧面前???、梁乃當(dāng)時慈禧最為痛恨之人,此照片一上,慈禧斷定岑春煊“結(jié)交亂黨”,對其信任大為動搖。8月12日,慈禧令岑春煊開缺養(yǎng)病。
與康有為、梁啟超的合影,無疑是扳倒岑春煊的致命武器。慈禧不知道的是,這是一張合成的假照片,岑春煊是被冤枉的。隨著攝影術(shù)的普及,諸如袁世凱等總督一級的大員已諳熟此技,蒙在鼓里的只有“老佛爺”慈禧。
岑春煊在回憶錄中沒有提到合成照片的操辦者,而關(guān)于此事件的眾多記載中,有說是興中會主要開創(chuàng)者陳少白,有說是時為外務(wù)部參議的蔡乃煌。時任兩江總督的端方,是合成“丁未政潮”假照片最大的“嫌疑人”。
端方憑借攝影術(shù)助奕劻、袁世凱扳倒岑春煊,但僅僅兩年后,他自己也因為照相之事而被革去直隸總督一職。
1909年6月,端方在兩江總督任上三年期滿,“蒙恩擢授”直隸總督。兩江、直隸歷來為全國總督之最重要者。未料四個月后,因為李鴻章之孫、御史李國杰的參劾,端方被革去直隸總督一職,完全淡出權(quán)力中樞。參折的主要內(nèi)容,是說慈禧奉安大典時,端方有在停放慈禧靈柩的地面上架設(shè)電話線、派人對送葬過程拍照等違例行為。慈禧侄女、光緒之妻隆裕太后獲悉后大為惱怒,革去了端方的直隸總督職務(wù)。此事轟動一時,史稱“東陵照相案”。
岑春煊活到1933 年,享年72歲,可謂長壽。而此時,他的政敵們早已不在人世:端方1911年為湖北新軍所殺,袁世凱病逝于1916 年,奕劻死于1917年。時間,成了替岑春煊報仇的最佳利器。
摘自《鳳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