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考官瞎碰狀元
唐代侍郎鄭薰做主考官時,有個舉人叫顏摞,鄭薰誤以為他是顏真卿的后代,當時徐淮一帶戰(zhàn)亂,為激勵忠義之士便取顏摞為狀元。關(guān)試謝恩時,鄭薰問起顏摞的家世,顏摞說: “我乃一介寒士,并非世家出身。”鄭薰這才知鬧了烏龍,低頭不語。后來有好事者作詩嘲笑道: “主司頭腦太冬哄,錯認顏操作魯公。”
為政敵說句公道話
北宋權(quán)臣曹利用驕橫跋扈,參知政事魯宗道勸他收斂,反而遭他構(gòu)陷,被罰俸離職。魯宗道索性在家養(yǎng)病,一日門人來報: “有好消息!”魯宗道忙擺手制止,對女婿說: “一定是說曹利用被罷官的事?!彼喜诲e,于是再問: “曹利用可曾向朝廷請辭?”門人說: “已押出午門了。”魯宗道嘆道: “他縱有過失也罪不至此啊,國家重臣豈能輕易貶黜?朝中怎么就沒明事理的人!”
口舌之快丟烏紗
清初,袁于令任荊州太守,十幾年間都沒升官。一天,監(jiān)司(主管紀檢的官員)問他, “聽說你的公署里有三種聲音,弈棋聲、唱曲聲、骰子聲。”袁于令反唇相譏道: “聽說你的公署里也有三種聲音,天秤聲、算盤聲、板子聲?!北O(jiān)司大怒,立刻罷了他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