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新
摘要:2011版英語課程標準提倡使用任務型語言教學,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而課堂的第一步是要將教學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呈現(xiàn)的原則、方法以及呈現(xiàn)中要注意的問題都是我們需要研究的。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呈現(xiàn)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5-0131-01
呈現(xiàn)新語言知識是現(xiàn)代英語教學過程其中的第一步。教師首先要用“在一種能使意思明了的情景中清楚而自然地說出新的語言”,學生通過觀看、模仿上課教師的語言示范、表演,從而更好地感知和充分理解被教師呈現(xiàn)的這些新語言知識材料。怎樣有效地才能讓聽課的學生充分感知、理解所教師呈現(xiàn)的語言內容呢?我們一致認為教師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
1.呈現(xiàn)過程要自然、合情合理
在語言材料呈現(xiàn)的過程中,讓教師和學生更好地感知、理解和運用了教師所要求呈現(xiàn)的新語言材料,同時更好地了解新的語言材料所需要適用的環(huán)境和場合,達到了見景生情的教學目的。
1.1?通過復習自然呈現(xiàn)。復習是吸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準備活動。教師通過復習、鞏固過去所學知識,同時利用新舊知識的相互聯(lián)系,“順理成章”地引出新的語言材料。如學習《新目標英語》談論未來的打算“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我充分利用學生已學過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vacation?”這一內容。利用海灘、公園、農場、北京、上海等不同場景的圖片,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詢問他們要到哪里去度假。并引出“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Sunday?”然后引導學生回答,自然呈現(xiàn)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這個新知識點。
1.2?通過真實、接近真實的語言情景呈現(xiàn)。交際是語言的特性,不同場合使用不同語言。要根據(jù)語言所表達的功能和意念,創(chuàng)設與之相適應的真實、接近真實的情景。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老師可以通過動作、表情、手勢,借助音視頻多媒體技術,清晰而準確地把教材中設置的情景再現(xiàn)出來。如《新目標英語》七下呈現(xiàn)新單詞koala時,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認識koala。koala的圖片就失去了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的意義。我放了一段生活在澳大利亞樹林中的koala的影片,并配上介紹,這樣就好多了。
2.呈現(xiàn)時注意音形義、視聽說不能脫節(jié)
語言材料的音、形、義是一個完整體,呈現(xiàn)時要注意不能單獨呈現(xiàn)其音,而與其形、義脫節(jié)。教師要清晰、準確地呈現(xiàn)出語言情景,學生通過聽、觀察、模仿,迅速掌握新語言材料。在學生聽清楚、弄明白后,適時、規(guī)范、完整地呈現(xiàn)其形,把新語言材料的結構展現(xiàn)給學生,學生將新語言材料的音、形、義一一對應,并認真地觀看、聽、模仿新語言材料,完整掌握說呈現(xiàn)的語言材料,從而準確、順利地“輸入”語言材料,為緊接著的“輸出”打下良好的基礎。
3.呈現(xiàn)要循序漸進
3.1?呈現(xiàn)的內容要分散,各個擊破。學生年齡小,這限制他們的認知水平,他們難以接受一次性大量感知、接受新語言材料。呈現(xiàn)太多的新語言材料,學生根本沒有聽清楚,或者抓不住重點?;蛘咧宦牰艘徊糠謨热?,或者前后內容太多,讓學生理解混亂。想一次性呈現(xiàn)所有新語言材料,結果是使學生學得一塌糊涂。在呈現(xiàn)時要抓住主要語言材料。最好只呈現(xiàn)一個重點語言材料,將不同新語言材料分多次呈現(xiàn),各個擊破。
3.2?呈現(xiàn)內容的要由易到難。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過程。因此在呈現(xiàn)新內容時要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4.同一內容應在不同情景中多次呈現(xiàn)
學生由于個性心理、思維方式的差異,他們往往對同一事物做出的反應是不一致的,如果對新語言材料只呈現(xiàn)一次,有些學生是不能準確地感知和理解,甚至有時學生會產(chǎn)生歧義。如介紹on表示地點用法時,教師把書放在講臺說:“The book is on the desk?!?有的學生理解為“書在桌子上?!?有的學生理解為 “書在桌子中間(旁邊)等?!睘榱俗寣W生更準確理解on的含義及用法,教師必須反復多次呈現(xiàn)其它情景。如教師拿一張圖貼在黑板上說:“ The picture is on the blackboard?!?再指著教室里的鐘說: “The clock is on the wall?!?等。來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感知和理解。
5.呈現(xiàn)之后要及時檢查和操練
教師所呈現(xiàn)的內容是“輸入”,學生對所“輸入”的新語言材料能“輸出”多少,是檢查教學效果的好手段。方法要靈活多變,例如在學過文具類和生活用品類的單詞后,采用了“整理房間”的游戲來檢查和操練所學的單詞,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張雜亂無章的房間背景圖,讓學生邊整理物品邊說出相應的英語名稱。在教完數(shù)詞后,采用了聽數(shù)詞拍手(Listen and clap)這個游戲來檢查學生對數(shù)詞掌握的熟練程度。在呈現(xiàn)新的句型之后,應采取多種形式來操練。例如one by one、group work、pair work,替換練習,角色表演對話,創(chuàng)設新的情景進行對話。
諺語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A good beginning is a thing half done。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處理好“呈現(xiàn)”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介紹Jane,Willis著《任務學習法概覽》[J].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8(04):78-79.[2]霍慶貴.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初探[J]. 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 2013, 000(003):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