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配方施肥對麻竹葉片生理特性及竹筍產量的影響

      2020-10-09 08:48:32于增金陳凌艷榮俊冬何天友鄭郁善陳禮光
      關鍵詞:麻竹竹筍葉綠素

      殷 彪, 于增金, 張 盟, 陳凌艷, 榮俊冬, 何天友, 鄭郁善, 陳禮光

      (1.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2.福建農林大學園林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2)

      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是禾本科(Gramineae)牡竹屬(Dendrocalamus)大型叢生竹類,植株粗壯、高大,具有經濟價值高、用途廣、易栽培、周期短且適應范圍廣等特點[1],是我國南方重要的栽培竹種之一.但目前存在竹林經營粗放、林分生產力下降、竹筍產量不高等問題,科學施肥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

      施肥作為叢生筍用竹高產、高效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長期以來廣受我國學者和竹林經營者的關注,針對麻竹施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氮(N)、磷(P)、鉀(K)以及有機肥等方面.邱爾發(fā)等[2]研究了配方施肥以及施用生長調節(jié)劑和有機肥對麻竹產量的影響,發(fā)現施用N、P、K以及有機肥對竹筍產量有顯著影響,N、P對麻竹出筍數量有顯著影響;林電等[3]研究了平衡施肥對麻竹竹筍產量的影響,發(fā)現施肥能極顯著地增加麻竹筍產量,N、P、K對麻竹竹筍產量的影響程度表現為K

      本研究以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馬山地區(qū)麻竹為試驗對象,采用五因子二次通用旋轉組合試驗設計,研究施肥對麻竹葉片葉綠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竹筍產量的影響,以期為科學制定麻竹的施肥方案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馬山,該地區(qū)屬于低山丘陵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60~600 m,坡度15°~35°,土層厚,腐殖質薄,理化性質一般,土壤以山地紅壤為主.植被主要為芒箕(GleichenialinearisClarke.)群落,部分為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五節(jié)芒(Miscanthusfloridulus)等.全年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1 ℃,極端最高氣溫39 ℃,極端最低氣溫0.9 ℃,年平均降雨量1 500 mm左右,霜期極短.土壤基本養(yǎng)分狀況:全氮含量0.56 g·kg-1,全磷含量0.23 g·kg-1,全鉀含量19.35 g·kg-1,水解氮含量107.32 mg·kg-1,速效磷含量11.21 mg·kg-1,速效鉀含量13.25 mg·kg-1,pH 4.45.

      1.2 試驗設計

      2014年3月10日通過母竹移栽的方式營造麻竹林,2018年3月10日選取同一地形、立地條件一致、長勢較好的麻竹林為試驗林.共設33種處理[以不施肥樣地為對照(CK)],每個處理包含6叢樣,每叢立竹數5株,1、2、3年生立竹比例為3∶1∶1,立竹平均胸徑為6.52 cm.

      以N、P、K、Mn、Zn 5種營養(yǎng)元素為試驗因子,采用五因子二次通用旋轉組合試驗設計(表1),于2019年4月上旬進行施肥處理,將5種肥料混合后采用環(huán)狀穴施,環(huán)狀穴距離竹蔸30 cm,穴深10 cm,施后覆土.本試驗中N素采用尿素(含N 46%),P素采用過磷酸鈣(含P2O516%),K素采用氯化鉀(含K2O 60%),Mn素采用硫酸錳(含MnSO4·H2O 31.8%),Zn素采用硫酸鋅(含ZnSO4·H2O 35%).

      表1 N、P、K、Mn、Zn設計水平編碼值

      1.3 生理指標測定

      于2019年4月下旬,選取1、2、3年生麻竹植株中上部向陽的成熟功能葉片制成混合樣品,用冰袋保鮮帶回實驗室,分別測定其葉綠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乙醇法[6]測定葉綠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7]測定,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法[8]測定,每個處理重復3次.

      1.4 竹筍產量調查

      按福建省南靖縣竹筍的收購標準,于2019年7—8月挖取各處理下筍樣,并逐個記錄質量.

      1.5 數據處理與分析

      采用Excel 2007軟件整理數據,利用DPS 7.05軟件建立5個因素與各指標之間的五元二次回歸方程,并對數學模型進行降維分析,得到其中一個因素的偏回歸模型,利用Excel 2007軟件作出單因素變化趨勢圖.固定其他3個因子為零水平,求出兩因子的交互作用,并在DPS 7.05軟件中作出兩因子互作效應等高線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N、P、K、Mn、Zn對麻竹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根據試驗數據(表2)建立5個因素與麻竹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回歸方程:

      表2 五因子二次通用旋轉組合設計的結構矩陣及試驗結果

      該回歸方程的F檢驗P值為0.008 6(<0.01),失擬值F1=0.481 58(P=0.809),失擬項不顯著,因此方程擬合效果較好.當N、P、K、Mn、Zn分別在0.39、0.21、-0.34、-0.25、-0.16水平時,即N施用3.585 kg·叢-1、P施用1.105 kg·叢-1、K施用0.996 kg·叢-1、Mn施用0.006 1 kg·叢-1、Zn施用0.015 kg·叢-1,麻竹葉片葉綠素含量達到最大值(4.33 mg·g-1),與CK相比提高1.25 mg·g-1.

      使用降維法分析N、P、K、Mn、Zn 5個因素對麻竹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單因素N(P=0.043 2)和K(P=0.043 2)對麻竹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顯著,P(P=0.217 2)、Mn(P=0.171 5)、Zn(P=0.286 3)對葉綠素含量影響不顯著.對N和K進行單因素分析(圖1A)可知,隨著N和K施用水平不斷提高,麻竹葉片葉綠素含量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

      2.2 N、P、K、Mn、Zn對麻竹葉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建立5個因素與麻竹葉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回歸方程:

      其中,方程擬合值F1=1.587 15,回歸方程F檢驗的P值為0.005(<0.01),失擬項檢驗不顯著,模型預測值與實際值較吻合.當N、P、K、Mn、Zn分別在0.32、0.40、-0.43、-0.47、-0.29水平時,即N施用3.480 kg·叢-1、P施用1.200 kg·叢-1、K施用0.942 kg·叢-1、Mn施用0.005 kg·叢-1、Zn施用0.014 kg·叢-1,麻竹葉片可溶性糖含量達到最大值(33.06 mg·g-1),與CK相比提高16.83 mg·g-1.

      由單因素效應分析可得,K(P=0.043 2)和Mn(P=0.010 1)兩種元素對麻竹葉片可溶性糖含量影響較顯著(圖1B).隨著K、Mn施用水平的不斷提高,麻竹葉片可溶性糖含量先緩慢上升,達到一定水平后開始下降.

      N與K對麻竹葉片可溶性糖含量有顯著交互作用.由圖2可以看出,在低N水平下,隨著K水平不斷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先迅速上升后緩慢下降;在高N水平下,隨著K水平不斷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先緩慢上升后迅速下降.N與K互作的等高線脊線夾角為銳角,說明N與K的交互作用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為正.

      2.3 N、P、K、Mn、Zn對麻竹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

      建立5個因素與麻竹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回歸方程:

      方程擬合值F1=2.829 48,回歸方程F檢驗的P值為0.001 9(<0.01),失擬項檢驗不顯著,方程擬合效果較好.當N、P、K、Mn、Zn分別在0.37、0.37、-0.18、0.50、0.18水平時,即N施用3.555 kg·叢-1、P施用1.185 kg·叢-1、K施用1.092 kg·叢-1、Mn施用0.009 kg·叢-1、Zn施用0.017 kg·叢-1,麻竹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達到最大值(0.996 mg·g-1),與CK相比提高0.544 mg·g-1.

      由單因素效應分析可得,N(P=0.047)和Mn(P=0.002 4)元素對麻竹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極為顯著(圖1C),麻竹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隨著N、Mn施用水平的升高,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

      N與K、K與Zn對麻竹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有顯著交互作用.由圖3A可以看出,在低N水平下,隨著K水平不斷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迅速上升后緩慢下降;在高N水平下,隨著K水平不斷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緩慢上升后迅速下降.N與K互作的等高線脊線夾角為銳角,說明N與K的交互作用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為正.圖3B表明,在低K和高K水平下,隨著Zn水平的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減少;K與Zn互作的等高線脊線夾角為銳角,說明K與Zn的交互作用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為正.

      2.4 N、P、K、Mn、Zn對竹筍產量的影響

      建立5個因素與麻竹筍產量的回歸方程:

      方程擬合F值F1=1.168 99,回歸F值F2=2.999 27(P=0.015 9<0.05),因此方程擬合效果較好.當N、P、K、Mn、Zn分別在0.36、0.35、-0.44、-0.24、-0.21水平時,即N施用3.54 kg·叢-1、P施用1.175 kg·叢-1、K施用0.936 kg·叢-1、Mn施用0.006 kg·叢-1、Zn施用0.014 kg·叢-1,竹筍產量能達到最大值(13.34 kg).

      使用降維法分析5個因元素對竹筍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N(P=0.048 6)對竹筍產量影響顯著.由圖1D可知,隨著N肥水平的升高,竹筍產量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當N在0.5水平時竹筍產量最大.5個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對竹筍產量的影響不顯著.

      通過統計頻數法分析得到,標準地內竹筍產量大于6.37 kg·叢-1即為高產,并計算出產量高于6.37 kg·叢-1的最佳施肥量范圍表(表3).從表中可以看出,N元素在0~1水平編碼時頻率最高;P、K、Mn、Zn 4種元素在0水平上頻率最高.綜合以上的頻數分析可以得出各元素最佳施肥量為:N 3.362~3.701 kg·叢-1,P 0.939~1.061 kg·叢-1,K 1.127~1.273 kg·叢-1,Mn 0.006 6~0.007 4 kg·叢-1,Zn 0.015 6~0.016 4 kg·叢-1.

      表3 竹筍產量≥6.37 kg·叢-1的頻率分布

      2.5 麻竹葉片生理、生長指標相關性分析

      根據相關性分析結果(表4)可以得出,麻竹葉片葉綠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竹筍產量之間呈現極顯著的正相關關系(P<0.01).

      表4 麻竹各指標相關系數1)

      3 討論

      N、P、K、Mn、Zn 5種營養(yǎng)元素與植物光合作用密切相關,葉綠素、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作為光合作用產物,很大程度上影響植物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響應以及作物產量.葉綠素是植物體內重要的光合色素,它能夠捕捉光能并將其轉變?yōu)榛瘜W能,用于植物生長和代謝過程[9].大量研究[10-12]發(fā)現,施肥能夠有效提高植物體內葉綠素含量,增強植物光合作用.本試驗結果表明,各施肥處理下麻竹葉片葉綠素含量均高于未施肥處理.其中N、K肥對麻竹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較為顯著,適量施用N、K肥能夠提升麻竹葉片葉綠素含量,這與王春枝等[13]研究結果相似.但是,隨著N、K水平的不斷上升,后期麻竹葉片葉綠素含量呈現下降趨勢.張曉偉等[14]研究發(fā)現,當N施用量過多時,麻竹體內N素濃度過高,易破壞葉綠體結構,加速葉片衰老,進而導致葉綠素含量降低;K是葉綠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適量施用K肥能夠促進麻竹葉片葉綠素合成與穩(wěn)定[15],但在低K和高K水平下麻竹葉片細胞的滲透勢失衡,葉綠體結構遭到破壞,加快了葉綠素的分解[16].

      可溶性糖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產物,在植物C、N代謝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7-18].本研究發(fā)現,合理施用K、Mn肥,能夠增加麻竹葉片可溶性糖含量,但當K、Mn施用過量時,麻竹葉片可溶性糖含量會下降.這與曾進等[19]、孫澤晨等[20]研究結果相似,主要因為過量施用K、Mn肥會使麻竹葉片葉綠體膜結構遭到破壞,葉綠體解體,葉綠素含量下降,葉片喪失光合能力,進而導致可溶性糖含量降低.N與K對麻竹葉片可溶性糖含量有顯著交互作用.K能夠提升植物對N的利用,增強麻竹的光合作用,積累光合產物,從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因此,在低N水平下可以通過適當增施K肥來提升麻竹可溶性糖含量.

      可溶性蛋白常被作為判斷植物光合能力的指標[21],其含量與植物抗逆性以及產量密切相關[17,22].本試驗中,N和Mn元素對麻竹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較為顯著,合理施用N、Mn肥料能夠提升麻竹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這與劉垚[23]對合江方竹(Chimonobambusahejiangensis)施肥的研究結果一致;但當N、Mn水平過高時,麻竹葉片中蛋白酶的活性提高,加快了蛋白質的水解,同時RNA轉錄和翻譯受到抑制,導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24].

      本試驗中,P元素對各指標都無顯著影響,因為該地區(qū)土壤為酸性紅壤,其中鐵(Fe)、鋁(Al)含量較高,施用P肥后磷酸離子與土壤中Fe、Al反應,使P的有效性降低.Zn元素對各指標影響也不顯著,可能是因為Zn肥施用水平較低.

      4 結論

      施肥對麻竹葉片葉綠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存在差異,各肥料因子之間的交互作用對麻竹葉片生理指標有一定影響,較低和較高水平的施肥組合均不利于麻竹生長;在麻竹栽培過程中,合理施用N、K、Mn肥會促進麻竹葉片碳水化合物的轉移和消耗,為麻竹提供充足養(yǎng)分,進而促進筍芽萌發(fā),增加竹筍產量[25].以竹筍產量≥6.37 kg·叢-1為綜合優(yōu)化目標,N、P、K、Mn、Zn的最優(yōu)施肥方案為N 3.362~3.701 kg·叢-1、P 0.939~1.061 kg·叢-1、K 1.127~1.273 kg·叢-1、Mn 0.006 6~0.007 4 kg·叢-1、Zn 0.015 6~0.016 4 kg·叢-1.

      猜你喜歡
      麻竹竹筍葉綠素
      清遠市麻竹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策略
      提取葉綠素
      桃樹葉綠素含量與SPAD值呈極顯著正相關
      竹筍
      竹筍
      葉綠素家族概述
      生物學教學(2017年9期)2017-08-20 13:22:32
      小竹筍的夢
      小布老虎(2017年4期)2017-08-10 08:22:40
      挖竹筍
      分析麻竹的引種栽培及管理經驗
      現代園藝(2017年14期)2017-02-05 00:38:45
      麻竹配方施肥對竹筍產量和礦質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扶风县| 鲁山县| 明光市| 黎城县| 秭归县| 霍州市| 马龙县| 大冶市| 沁阳市| 新河县| 密云县| 宜春市| 得荣县| 托克托县| 吴旗县| 夏邑县| 雷州市| 桃园县| 鹿泉市| 玉树县| 晋中市| 晴隆县| 丹巴县| 上犹县| 定州市| 班戈县| 方正县| 遂昌县| 炎陵县| 九龙城区| 玛沁县| 泊头市| 偃师市| 洪雅县| 屏边| 西充县| 寻甸| 普兰县| 吴堡县| 肥城市|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