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喜梅 孫永慶
摘要:本次研究對航空機務維修差錯成因進行芻議,對航空機務維修差錯預防對策加以探討,旨在及時明確航空機務維修差錯的原因后,及時采取適合的預防對策處理,確保飛機飛行安全、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關鍵詞:航空機務 ?維修差錯 ?預防策略
飛機,作為出行速度最快的交通方式,飛行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這就需要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以此有效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及財產安全。針對于此,需要在明確航空機務維修差錯后,采取多種預防策略減少航空機務維修差錯率,比如:編制相應的管理機制、提高機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合理設計航空機務維修復查機制等。
一、航空機務維修差錯成因芻議
(一)管理機制成因
航空機務維修機務人員維修工作初期,沒有構建完善的維修管理機制,為摸索中的階段更加重視飛機故障排查,不能按照相關規(guī)章機制/法律法規(guī)加強管理,故此發(fā)生維修差錯所致飛機事故的可能性較大。與此同時,沒有得到國家的重視,機務人員綜合素質無法得到提高,這時則容易引發(fā)維修差錯事件。當前,參照航空維修管理細則、航空機務安全工作規(guī)定,能夠使得航空維修工作更加規(guī)范,然而實際維修工作時涉及多領域內容,相關機務人員專業(yè)知識水平較低。
(二)航空機務人員素質成因
航空維修機務人員職業(yè)素質,直接關系到航空維修工作質量,然而聯系實際情況來看,相關技術人員沒有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所以致使開展工作的過程,無法秉持嚴謹的態(tài)度、遵循相關規(guī)定開展維修工作。與此同時,故障飛機停放時間比較長不能及時維修、飛機起飛前準備工作不到位、機務人員缺乏溝通和合作等問題比較凸顯,上述問題均和機務人員素質存在緊密的關聯性。經調查了解,絕大部分飛機維修差錯均和機務人員工作失職有關,主要表現在自我工作標準低、不能認真落實相關工作、無法正確看待財產安全、生命安全問題等多個方面。
(三)航空機務維修工作成因
航空機務維修工作比較復雜,維修差錯原因和人為因素、設備老化因素、技術創(chuàng)新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均存在緊密的聯系,因而導致當前航空機務維修差錯事件不斷增加。除此之外,航空機務維修差錯原因多且復雜,發(fā)生問題后相關機務人員、工種間易發(fā)生推卸責任的現象,如此一來不利于從根本上明確問題、彌補問題。
(四)航空機務維修設計成因
因我國航空行業(yè)處于發(fā)展階段,所以較多設備設計上有一定不足,這時則會加大維修工作難度。航空機務維修差錯原因較多,比如:主觀因素、客觀因素,不同因素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航空機務維修差錯率。由于航空機務維修工作未得到重視,故此會降低機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發(fā)現問題時無法立即處理。
二、航空機務維修差錯預防對策探討
(一)編制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
為避免發(fā)生航空機務維修差錯情況,需要編制相應的管理機制,以便為該項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在此之后,認真執(zhí)行管理機制、明確機務人員的職責,按照相關維修規(guī)定工作,保持勞逸結合。除此之外,應該引進先進的技術,合理使用維修管理技術,以便有效處理復雜的維修工作,要求管理人員合理安排機務人員工作任務,從而確保維修工作的質量。加強現場指導、學習同樣非常關鍵,應秉持嚴格監(jiān)測、合理安排的原則處理,并且加強安全監(jiān)督和檢查,參照各項規(guī)章機制管理。
(二)提高航空機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航空機務人為維修差錯需要機務人員參與,所以在實際工作過程需要加強對安全文化的學習、了解,加大安全知識方面的宣傳,使機務人員明確飛機安全直接關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財產安全,以此不斷提高機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進行安全警示轉變機務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與此同時,應該提高對航空機務維修差錯的警惕性,降低航空機務維修差錯情況的發(fā)生率,定期和機務人員溝通交流,主要目的:實施心理疏導、減輕機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及心理壓力,使其將所有精力集中在航空機務維修工作,認真執(zhí)行各項工作。
(三)選擇適合的方法維修
為嚴格控制航空機務維修差錯率,可通過不同的方法處理,同時作以相應的文字說明、符號標注,借助專業(yè)工具的作用處理航空機務維修方面的工作,以此使得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處理。
(四)科學設計航空機務維修復查機制
通過研究發(fā)現,較多機務人員會通過猜測維修,因而比較容易發(fā)生習慣性差錯問題,需結合各個機型特點合理分配機務人員,保證維修工作的整體效率。與此同時,應該考慮到維修機型特征,對常見故障深入分析,從而聯系具體情況編制相應的整改方案,逐漸形成科學、可行的維修機制。
(五)合理使用檢測設備
運用滑油光譜分析方法、無損探傷方法,以及原位檢測方法等,對飛機、發(fā)動機相關參數變化加以監(jiān)控,同時進行精確維修,目的為實現定性分析、定量預測的效果,充分發(fā)揮出檢測設備的最大作用,提高故障檢出率,促使飛機維修質量、運行安全得到保障。
(六)施行維修包裝模式改革
維修差錯的主體為機務人員,為提高操作的準確性,要求機務人員具備較好的心理素質、保證行為的規(guī)范性、準確性。針對于此,在實際操作的過程,需及時整理、總結維修相關差錯信息,深入分析機務人員行為特征,正確梳理不同場合、各個工作環(huán)節(jié),以及機務人員,和維修差錯間的關系,然后選擇適合的方法處理[5]。與此同時,需對發(fā)生率較高維修差錯的研究,以相關研究成果定期組織機務人員參與到專題知識講座活動中。
(七)創(chuàng)設良好維修工作環(huán)境
加強機務管理人員組織指揮方面的水平,可很好的維持工作現場的秩序,同時需創(chuàng)設良好的安全操作環(huán)境,要求相關單位合理安排機務人員的工作任務、工作及休息的時間,防止機務人員在高強度工作下長期疲勞作業(yè)。此外,需要管理人員定期和機務人員加強溝通,旨在給予機務人員心理方面的支持,促使其保持最佳的狀態(tài)工作。
(八)組織防差錯安全教育工作
進行防差錯安全教育活動的目的:提高機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幫助機務人員正確看待自身工作對于飛行安全的影響,秉持嚴謹的態(tài)度落實各項工作。同時應實行法規(guī)教育,逐漸提高機務人員法規(guī)方面的意識,促使機務人員知法守法。此外,需組織機務人員參與到維修差錯知識方面培訓學習,以便促使機務人員了解到維修差錯發(fā)生為可控制的,應保持客觀的態(tài)度看待該項問題,在發(fā)生維修差錯時采取對應的措施處理。
三、結語
飛機的運行安全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出行安全問題,通過研究發(fā)現航空機務維修差錯和多方面因素存在聯系,比如:管理機制、機務人員素質、航空機務維修工作、航空機務維修設計等因素,這就需要聯系具體成因出發(fā)分析,編制相應的預防對策、處理對策,進而維護各方利益、確保出行者的安全。
參考文獻
[1]翟越,陳昊,俞輝三.航空機務維修差錯與預防建議[J].科學與財富,2019,000(017):58.
[2]丁曉賢.航空機務維修差錯與預防建議探究[J].科技風,2018,366(34):141.
[3]劉暢,程瀟旭,郭岳.直升機維修差錯的控制分析及預防措施探討[J].南方農機,2019,050(006):138-138.
[4]支興偉,陶士平,謝新華,等.基于風險管理的航空維修安全管理機制研究[J].南方農機,2018,049(024):164.
[5]劉玉清.民航機務維修系統(tǒng)安全風險監(jiān)測[J].中國新通信,2019,21(008):145.
[6]嚴文潔,王寧,郝田義.基于AOS的機務維修質量管理工作流程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