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耀
基金項目:課題項目:陜西省林業(yè)科學院荒漠化防治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VDVI提取林地植被覆蓋率研究”編號:SXLK2020-0308。
摘 要: 植被覆蓋率是林業(yè)科學中經(jīng)常用到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本文通過林業(yè)外業(yè)調(diào)查一個實例,闡述了從無人機操控軟件選擇,正攝影像拼接,到Arcgis中VDVI參數(shù)計算得出植被覆蓋率的全部流程,并提出筆者在實踐應用中的一些心得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 無人機;正攝影像;VDVI
【中圖分類號】P237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9.030
林業(yè)科學經(jīng)常計算植被覆蓋率,若試驗地面積較大,傳統(tǒng)作業(yè)方式是先人工踏查,選擇若干樣地,測量各樣地投影面積,計算出各樣地植被覆蓋率,求出各樣地植被覆蓋率平均值。這種作業(yè)方式耗時費力,而且由于是選擇樣地計算,不是整塊試驗地計算,所以最終植被覆蓋率計算結果精確度較差?,F(xiàn)在應用無人機高清攝影生成的正攝影像,再結合ARCGIS軟件解決這個問題,不但省時省力,而且精確度較高。
1 技術路線
應用無人機高清攝影技術結合ARCGIS軟件計算植被覆蓋率的技術路線大致分為正攝影像獲取,VDVI標準差異植被指數(shù)計算和ARCGIS應用三個步驟。
1.1 無人機選擇
因計算林地植被覆蓋率主要是野外作業(yè),地形復雜,無線信號易受高山影響,這就要求選用的無人機應具備安全性高,圖傳速度快的特點。
根據(jù)作業(yè)需求以及市面上各主流品牌無人機的性能指標,結合筆者近年無人機的使用經(jīng)驗,筆者選用大疆MAVIC 2機型,此款機型小巧,重量輕,電池續(xù)航時間較長,攜帶方便,標配1200萬像素攝像頭,在100米高度飛行拍攝,能產(chǎn)出分辨率為5cm的正射影像,基本能滿足作業(yè)需求。
1.2 操控設備選擇
大疆MAVIC 2機型需要配合移動設備運行飛行控制APP-DJI GO 4,另配備了航線軌跡設計軟件智飛地圖APP。智飛地圖軟件能在規(guī)劃確定的飛行地塊設計好無人機航行軌跡,然后控制無人機按照航行軌跡自動飛行,不但飛行效率高,而且省電池,有效避免重復飛行。
另外筆者還配備了顯示設備iPad mini 3,雖然手機也可作為顯示設備,但手機屏幕較小,航跡規(guī)劃不夠精確,另用手機作顯示設備時,一旦有電話打入,會影響無人機圖傳,甚至影響無人機飛行。
1.3 軟件選型
在智飛地圖APP進行航線規(guī)劃,首先要畫出飛行地塊,接著設置無人機飛行高度為100米、飛行速度為10m/s、影像重疊率為60%,航向重疊率為60%,自動返航高度100米等參數(shù),系統(tǒng)根據(jù)飛行地塊和影像重疊率、航向重疊率等參數(shù)自動規(guī)劃出飛行軌跡,再設置每間隔3秒自動拍照。
將無人機自動拍攝的所有基礎影像導入Drone2map軟件,此款軟件能將基礎影像拼接成正射影像。
再將Drone2map軟件生成的正射影像導入ENVI軟件,進行VDVI值計算,植被數(shù)據(jù)獲取后進行信息統(tǒng)計,最后導入ArcGIS進行計算,即可得出試驗地植被覆蓋率。
2 正攝影像生成
2.1 現(xiàn)場勘查
無人機飛行前應進行實地勘查,起飛點和降落點應選擇植被少,繞開民房、鐵塔、高壓線,視野開闊的小塊平整地面;飛行時應選擇無風或小風,能見度好的晴天;還應避免無人機飛行時被高山和高大樹木遮擋。
2.2 影像獲取
啟動無人機遙控器,啟動無人機,點擊智飛地圖APP,設置飛行范圍,飛行高度為100米,航向和旁向重疊度設置為60%。規(guī)劃完成后,無人機自動執(zhí)行任務,飛行途中電量用完,無人機會自動返航并降落到起飛點,更換電池后繼續(xù)執(zhí)行作業(yè),直至作業(yè)完成。
2.3 正攝影像生成
將無人機拍攝的所有基礎影像導入Drone2map軟件生產(chǎn)正射影像。步驟如下:
先自定義工程名稱,接著設置正攝影像的存儲路徑,然后選擇基礎影像文件夾,讀取基礎影像填入列表,再根據(jù)基礎影像元數(shù)據(jù)定位連成航跡,接著點擊“Processing Options”按鈕彈出“處理選項”對話框,勾選“Initial Processing”選項卡并使用默認設置,再勾選“Orthomosaic and DSM”并確保只勾選“Create Orthomosaic”選項,接著啟動多線程計算。計算之后即生成高清正射影像。
3 VDVI值計算
可見光波段差異植被指數(shù)VDVI(visible-ban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是借鑒歸一化植被指數(shù)NDVI的構造原理及形式,提出的一種綜合利用紅、綠、藍三個可見光波段的歸一化植被指數(shù)。具體如公式所示:
VDVI=2×ρg-(ρr+ρb)2×ρg+(ρr+ρb)=2×ρg-ρr-ρb2×ρg+ρr+ρb
公式中,ρr代表紅波段的反射率值;ρb代表藍波段的反射率值;ρg代表綠波段的反射率值。
計算步驟如下:
A在ENVI軟件的/Band Algebra/Band Math中輸入公式:(2*float(B2)-B3-B1)/(2*float(B2)+B3+B1)(式中B1代表藍波段,B2代表綠波段,B3代表紅波段),生成HN_VDVI.img文件。生成的VDVI結果文件是一個單波段文件,難以區(qū)分植被的范圍區(qū)域,接著要進行一個閾值設定,確定植被分布狀況;
B在ROI工具中,進行植被范圍的典型樣本的選擇,然后根據(jù)提供的ROI中的統(tǒng)計樣本工具進行典型樣本中的VDVI閾值范圍的界定;
C在Raster Slice工具中進行密度分割,就可提取出正攝影像多光譜信息結果。
D在Statistics/Compute Statistics工具中,進行植被覆蓋面積的計算,計算公式為:試驗地植被覆蓋面積=像元的分辨率平方×像元總數(shù);植被覆蓋面積/試驗地總面積×100%=試驗地植被覆蓋率。
完成以上步驟即可得出試驗地植被覆蓋率。
4 ArcGIS系統(tǒng)應用
在ArcMap的Raster to Polygon工具中,將從ENVI中獲取的植被覆蓋成果影像轉換為矢量面。由于提取精度或算法精度不足,導致矢量化之后的植被覆蓋面數(shù)量非常多,其中存在很多面積非常小的面,但因數(shù)量巨大會降低矢量圖層加載效率和統(tǒng)計精度。通過圖層屬性設置中定義查詢表達式過濾掉這些面積非常小的面。
5 注意事項
由于VDVI可使用的波段數(shù)較少,在植被的提取過程中容易受到人工綠色,如人工草坪、塑膠跑道和水面的影響,對“綠色”的來源難以進行較詳細的區(qū)分,應清除這些干擾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