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串利
摘 要:對于初中階段的教學而言,不能夠再一味地照本宣科,要開始注重起學生個人思維邏輯的培養(yǎng)。能夠真正加強他們的自學能力,提升他們對于學習的一些客觀態(tài)度,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而針對語文學習,它很大程度上都是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提供給他們一種看到更多內(nèi)容的可能性,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其語文教學。而針對語文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它本身就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極為緊密,更需要持之以恒地積累,而朗讀教學則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集中精力;理解文章;朗讀水平
首先通過大聲的朗讀,學生能夠盡可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課本之上,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課堂上的參與度,營造出來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其次,它有助于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是,通過堅持不懈的練習,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從而帶動他們語文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最終實現(xiàn)語文成績的提高。本文筆者結(jié)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對初中語文課堂中朗讀教學的策略探討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有效集中學生精力
學校教育的主要陣地就是課堂,如果課堂上學生處在一種昏昏沉沉的狀態(tài),那么對于個人的學習效果而言,毫無幫助。所以教師才要盡可能地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率。眾所周知,學生聽講是課堂學習的前提,那么通過朗讀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通過這個行為,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中來。因為他們在朗讀的過程中,不得不思考文章中的語言文字,這樣就起到了很好的幫助,大大提高了課堂上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教授《記承天寺夜游》時。對于這類古詩詞的學習,學生本身就有很大的排斥心理,因為古文有些難以理解并且還很枯燥,學生難免會有些厭倦。那么這時我就會要求他們在課前就進行充分的預習,對文章中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先進行查閱,并且自己不認識的字詞也要標注好拼音。在課堂上,先使他們再朗讀一遍,之后我會隨機提問學生站起來演講朗誦,檢查他們的朗讀效果,關于一些字詞的斷句和讀音是否正確。這能夠施加給他們一種緊迫感和壓力感,從而督促他們時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二、直觀理解文章情感
語文學習的重點,還是要能夠理解文章所傳達出來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情感狀態(tài),這樣他們在做題時,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主旨。而通過朗讀這種學習方式,他們能夠做到眼、腦、嘴并用,真正結(jié)合自己的多種器官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吃透理解。幫助他們集中自己的精力,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作傳達出來的情感,并且針對文章中一些情感和語氣的模擬練習,更能夠幫助他更加直觀深刻地體會到所傳達出來的不同內(nèi)容。
例如,在教授《故鄉(xiāng)》時。這篇魯迅先生的散文,深刻地描繪出了那種淡淡的鄉(xiāng)愁,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這種復雜的情緒。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往往沒有長時間離開過家的生活經(jīng)歷,對于作者所描述的鄉(xiāng)愁,可能感受不會過于深刻。這時教師可以使學生自己想象一下,一個人遠離家鄉(xiāng)的情景如果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再結(jié)合魯迅先生個人的經(jīng)歷,以及當時的處境。帶著這些背景和了解,再去朗讀這篇課文,他們會有一種更加深刻的體會,也能更加理解魯迅先生的哀愁。
三、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我們稍微觀察那些語文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的朗讀水平往往都十分優(yōu)秀;那些語文成績較差的學生,其他方面不怎么樣,對于朗讀也是興致缺缺。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督促學生進行朗讀,來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朗讀水平,這樣能夠大大加強他們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那么在面對一些文章內(nèi)容時,才可以更加深刻地體會作者所傳達出來的思想感情,也能更好的去表述自己一個人的想法和觀點。無論是針對應試教育下的考試而言,還是針對學生個人思維能力的提升,都有所幫助。
例如,在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這篇同樣是魯迅先生的散文,描繪了他幼時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度過的歡樂時光。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自己幼時的記憶仍然鮮明的,那么他們也有可能會有相同的體驗。這樣使學生自我朗讀這篇課文,他們會有一種更加深刻的體驗,能夠進一步地感受到魯迅先生對于幼時記憶的那種向往。這樣可以大大地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在面對一些文章的描述時,可以通過結(jié)合自我的經(jīng)歷,來理解文章內(nèi)容,大大地提升了他們的閱讀水平。
總之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課堂而言,仍然要重視起來朗讀這一項學習方式。首先它能盡可能地集中學生的精力,營造出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帶動他們更積極的參與到語文課堂中。其次,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了文章中的感情,通過這種朗讀,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時,他們往往會有一個更加深刻的體驗。最重要的是,它提升了學生的朗讀水平,而一旦朗讀水平有所提高,那么也會帶動學生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增強,從而真正地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唐少群.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5(12)
[2]高春月.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2(12)